第三百一十章 願意投降的,既往不咎
字數:4965 加入書籤
然後想盡一切辦法,偷偷摸摸地運回江南。
他們心裏跟明鏡似的,隻要把這些東西弄回去。
轉手就能賣出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暴利。
這種躺著就能發財的買賣,沒人能頂得住誘惑。
就這樣,一條用金錢和欲望堆起來的,黑色的走私通道,迅速成型。
數不清的真金白銀,像開閘的洪水一樣,從江南湧向了北方。
而江南的那些士族門閥們,非但沒察覺到危險。
反而還一個個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
他們甚至為了爭奪北方商品的獨家代理權,互相拆台,打得不可開交。
原本抱成一團的江南士族集團,內部開始出現了一絲裂痕。
而這,還僅僅是個開始。
隨著越來越多的北方商品湧進江南。
江南本土那些落後的手工作坊,立刻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他們的產品,跟北方用機器流水線生產出來的,又便宜又好的商品一比。
根本就沒有任何還手之力。
大片的作坊接連倒閉,無數的工匠因此失業。
整個江南的經濟,開始顯現出一片凋敝的跡象。
而那些靠著走私北方商品賺得盆滿缽滿的士族們,卻依舊在醉生夢死。
他們把從底層搜刮來的錢財,全都換成了北方的奢侈品。
互相攀比,互相炫耀。
他們根本不在乎,那些破產工匠和農民的死活。
社會底層的矛盾,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點燃。
整個江南,就像一個被吹到極限的氣球,隨時可能砰的一聲炸開。
而這一切的幕後黑手劉啟,隻是隔岸觀火,冷冷地看著一切發生。
他在等,等一個最好的時機。
等江南這顆爛熟的果子,自己從樹上掉下來。
新長安,大將軍府。
王坤滿麵紅光地快步走進議事大廳,聲音裏都是掩飾不住的興奮。
“太上皇,南征軍,已經全都準備好了。”
“十萬將士,武器裝備都已到位,隻等您一聲令下,隨時可以踏平江南。”
劉啟緩緩地從一份軍報上抬起頭,臉上看不出什麽情緒。
“江南那邊,現在什麽情況?”
“回太上皇。”
站在一旁的崔鶯鶯,聲音依舊清冷。
“根據錦衣衛送回的情報。”
“現在的江南,民怨已經到了頂點,到處都是幹柴。”
“隻需要丟個火星子過去,就能燒成一片火海。”
“那些士族門閥,為了搶我們的商品代理權,自己人已經快打成一鍋粥了。”
“靖王那個草包,皇帝,根本壓不住場子。”
“所謂的南瀝小朝廷,現在就是個空架子。”
劉啟的嘴角,終於勾起了一絲弧度。
“是時候,該去收網了。”
“傳我的命令,南征大軍,立刻出發。”
“不過,我們不打金陵,我們的目標,是泉州。”
劉啟這個命令,讓在場所有人都直接愣住了。
泉州?那不是南瀝最南邊一個靠海的小城嗎?
離金陵城,隔著十萬八千裏遠。
放著金陵這個賊窩不端,跑去打一個鳥不拉屎的泉州。
這到底是什麽路數?
“太上皇,這,是為什麽?”
王坤滿臉都是想不通。
“我們的大軍如果從正麵打過去,必然會遭到江南士族的瘋狂抵抗。”
“到時候就算贏了,也是慘勝。”
“整個江南都會被打爛。”
“這不是我想要的。”
“而泉州,是江南那些士族們,走私我們商品最大的一個港口。”
“也是他們錢袋子的命根子。”
“隻要我們拿下泉州,就等於死死掐住了他們的脖子。”
“到時候根本不用我們動手。”
“那些因為我們的商品而破產,失業,活不下去的江南百姓。”
“就會主動替我們,把那些士族門閥,一個一個全都撕成碎片。”
“這就叫,借刀殺人,驅虎吞狼。”
劉啟的眼睛裏,閃爍著一種近乎妖異的光。
王坤和孔融這些人,聽得是後背發涼,又佩服得想當場跪下。
他們發現,自己和劉啟的差距,已經不是簡單的聰明不聰明了。
這是一種,思維維度上的,徹底碾壓。
他們還在一層,琢磨著怎麽攻城拔寨。
而劉啟,卻已經站在了五層,盤算著怎麽操控人心,怎麽顛覆整個社會。
這根本不是凡人的智慧,這是神魔才有的手段。
“末將,明白了。”
王坤深深吸了口氣,強行壓下心頭的驚濤駭浪。
“末將這就去傳令,大軍立刻轉向,目標泉州。”
“不急。”
劉啟卻擺了擺手。
“出征前,還有最後一件事要辦。”
“把蘇勳,給我帶過來。”
蘇勳被帶到議事大廳的時候,整個人都處於一種遊離狀態。
這段時間對他來說,比下地獄還難熬。
他被迫動用自己一生的名望和人脈,去幫劉啟推廣北方的商品。
眼睜睜看著自己出身的那個階層,一步步被蠶食,走向滅亡。
他的每一個門生故舊,寫給他的信裏,字裏行間都透著刺骨的怨恨和咒罵。
他已經成了整個江南士林,人人唾棄的千古罪人。
這種精神上的淩遲,比肉體上的酷刑更讓他痛苦。
他現在,已經徹底變成了一具,沒有靈魂的空殼。
“蘇首輔,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劉啟看著他那副丟了魂的樣子,臉上甚至露出了一絲溫和的笑容。
可這個笑容,在蘇勳眼裏,比魔鬼的獰笑還要讓他恐懼。
“為,為太上皇分憂,是,是臣的本分。”
蘇勳嘴唇哆嗦著,說出這句話。
“很好,既然你這麽有本分。”
“那我就再交給你一個,更要緊的任務。”
“我要你,以我的名義,寫一篇討伐江南士族的檄文。”
“我要你,把你所知道的,江南士族所有的肮髒事,一件不留,全都寫進去。”
“我要你,號召所有江南的百姓,都起來反抗他們的壓迫。”
“告訴他們,我劉啟的大軍,是去解救他們的。”
“所有願意投降的,既往不咎,還能分田地,過好日子。”
“所有頑抗到底的,殺無赦,誅九族。”
“這篇檄文,我要你用最漂亮的句子,最能煽動人心的詞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