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輪不到他們旁人染指
字數:4355 加入書籤
那些出身世家或與世家有千絲萬縷聯係的官員,開始頻繁地私下串聯商議對策。
他們不敢公開跟劉啟叫板,虎牢關下的屍山血海還冒著熱氣呢。
誰也不想當下一個項宇,被那個男人像捏雞仔一樣捏死。
可要讓他們眼睜睜看著祖宗基業被毀,也實在做不到。
矛盾、恐慌還有憤怒,種種情緒交織,最終匯成了一股足以顛覆帝國的力量。
京城,太原王氏的別院之內。
當今天下最頂級的幾個世家門閥的家主,正秘密聚集在此。
太原王氏的王淩,博陵崔氏的崔源,再加上清河崔氏、範陽盧氏和滎陽鄭氏。
這裏隨便哪個人跺跺腳,都能讓大晉的官場抖三抖。
他們背後的家族盤根錯節,勢力遍布全國。
從朝堂到地方,從軍隊到商界,處處都有他們的人。
在劉啟出現之前,他們才是這個國家真正意義上的統治者。
“諸位,今天請大家來是為什麽,想必都清楚了。”
王淩坐在主位上,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他年紀最大資曆最老,自然由他先開口。
“皇帝陛下的那道土地令,已經發往全國。”
“地方上的官員,正在錦衣衛的監視下丈量我們的土地。”
“再不想辦法,我們這些家族,就要被那個暴君連根拔起了。”
他的話音一落,屋子裏的氣氛頓時更加壓抑。
“連根拔起,他說得倒輕巧。”
博陵崔氏的家主崔源冷哼一聲,他的性格最為剛烈。
“那是崔家幾代傳下來的田地,自先皇年間就裏裏外外浸透著祖宗的血汗。”
“一個農戶出身的劉啟,到了今天也不過是個靠武力起家的粗人。”
“仗著手裏幾件火器撿了個皇位,就真以為他一個武夫能駕馭天下?”
“動我崔家一寸地……哼,我一定要叫他明白世家真正的分量。”
崔源漲紅著臉,話裏殺氣狠厲,卻難掩心虛。
可屋子裏的人都不是外道,耳朵最靈,總能聽出這點言不由衷。
真要真的正麵對幹,恐怕底下沒人真敢點頭。
“崔兄,這話不過如此吧,慎言。”
王淩明顯有擔憂,眉心輕皺,還是忍不住提醒。
“磕嘴沒用,下場都擺在這,你們瞧瞧匈奴南楚,誰能正撼?”
“那家夥已經不是尋常人,心狠手辣,比魔鬼更難對付。”
“再琢磨套用舊套路荒唐,王朝裏的皇帝沒有二個像他。”
很少有人能再開口,王淩說得確實沒錯,客廳一片安靜。
到底該怎麽辦,不幹等死,又有誰甘心就被人割肉宰殺?
“不可能躺著等死挨刀子。”
王淩眸子深處閃過極快的亮光,別人不易覺察。
“他武藝的確驚天,可要管好萬裏國土,誰單憑一身本事能撐下去?”
“推行什麽新法,要把莊田一刀一刀分給那些貧民,他可想過天下大亂時什麽代價?”
“大家都想明白這件事,如果沒有世家做根基,他憑什麽去撐這一攤吃人的廟堂?”
“找來的讀書人,不過都是沒有見識世情的寒門儒生。”
“就算進得衙署,又能管什麽大事?”
“真到我們這些人不管事的時候。”
“那群人還不是兩眼一抹黑?帝國廟堂什麽結構都支不住。”
“朝廷機器一旦崩塌,也就三五個月,用不了多久千瘡百孔,根底盡失。”
“百姓會怎麽辦?四處烽煙,家國人心沸騰,我看他的位置還能坐得安穩多久?”
聽王淩這樣分析,屋裏的氣氛忽然變了,所有人下意識握緊坐席。
原先那種慌的氣,仿佛被硬生生壓了下去。
被劉啟嚇破膽倒是真的,但潛意識告訴他們,還沒徹底完蛋。
畢竟這個國家說到底真正命脈依靠的是誰,比打仗要緊的根子從不是外頭軍械。
地主當然光有地還不算本錢,這一肚子的學問、仕途和人脈才是真靠山。
家家戶戶握有卷軸,是個郡縣主官八成出身這些姓氏。
幾十年幾百年都如此,這才叫底氣。
往上數清門第,沒有什麽世外武將或新進進士說能紮下去。
這樣的體係不是隨便能替代、能拆換的。
不是王家,不是崔家,也不會是小門小戶能撼動的。
崔源終於明白過來王淩的深意,眼底一亮。
“王兄意思是,我們合個計,把非暴力不合作擺到前頭?”
王淩當即點了點頭,“認得透就是這路。”
王淩點了點頭。
“我們不動刀,不動槍,就用我們最擅長的方式來跟他鬥。”
“一步,發動我們所有能發動的力量,在輿論上給他製造壓力。”
“讓天下的讀書人都知道,他劉啟是一個什麽樣的暴君。”
“是一個倒行逆施,妄圖毀滅我中華千年禮教傳承的千古罪人。”
“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尤其是要得士子之心。”
“他要是把天下的讀書人都得罪光了,他的統治根基也就動搖了。”
“二步,在經濟上對他進行封鎖。”
“我們立刻開始囤積糧食、布匹、食鹽,所有跟民生有關的東西。”
“等到市麵上的物資變得稀缺,物價飛漲的時候,他所謂的仁政就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那些剛剛分到土地的下層人,轉頭多半會把怨氣直接撒在他的身上。”
“三步走,這三步可算最要緊的,就是讓下麵的人去拖後腿,悄悄抗拒他的命令。”
“按照土地令,朝廷肯定要下來丈量土地。”
“那我們就讓地方官摸魚耍滑,幹脆裝聾作啞。”
“到時候再煽動那些佃農自己去和朝廷的新官吏鬧出點亂子。”
“反正隻要人多,律法也拿他們沒招。”
“他劉啟又不可能真拿幾千萬個佃戶全部開刀,大不了落個民怨滔天的罵名。”
“我們齊心合力這幾招下去,他的‘帝國’根基早晚得碎,從裏麵爛掉隻是時間問題。”
“那會兒,我們世家再出來收拾爛攤子,順理成章,名正言順。”
“眼下這江山,最後該是誰的,還是隻會姓王姓鄭,還是輪不到他們旁人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