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親自定下的國策
字數:4848 加入書籤
一輪齊射過去,就是成百上千的人仰馬翻。
他們那密不透風的步兵方陣,在晉軍的榴彈炮的覆蓋轟炸下。
更是瞬間就土崩瓦解。
整場戰鬥,從開始到結束,隻持續了不到半天的時間。
五十萬大食聯軍,全軍覆沒。
他們的蘇丹,被韓信親手斬下了頭顱,懸掛在了營寨的旗杆之上。
怛羅斯之戰的慘敗,像一記重錘,徹底敲碎了大食帝國,所有的驕傲和脊梁。
韓信率領著大軍,長驅直入,幾乎沒有遇到任何像樣的抵抗。
無數的城池望風而降,無數的貴族跪地乞活。
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整個大食帝國,這個曾經盛極一時的龐大文明。
就徹底地,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它的土地,成了大晉的又一個海外行省安西都護府。
它的人民,成了大晉帝國的二等公民。
它的財富,則源源不斷地通過絲綢之路。
被運往了東方的那個,已經強大到了令人窒息的國度。
當大食帝國滅亡的消息,傳到劉啟的耳中時。
他隻是平靜地點了點頭,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驚訝。
仿佛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他現在關心的,是另一件事。
“海軍那邊,準備得怎麽樣了?”
劉啟看著站在自己麵前的海軍總司令官,蘇勳,淡淡地問道。
“回陛下,我們已經按照您的吩咐,建造了十艘全新的。”
“以蒸汽輪機為動力,全鋼結構,裝備了三百毫米主炮的鎮遠級戰列艦。”
蘇勳的臉上,充滿了抑製不住的興奮和自豪。
“我們還建造了二十艘致遠級穹甲巡洋艦,以及上百艘各種型號的驅逐艦和補給艦。”
“我們現在的海軍實力,足以碾壓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海上力量。”
“很好。”劉啟滿意地點了點頭。
“朕給你們最後一個任務。”
他走到牆邊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圖前,伸出手指。
指向了那片位於世界中心,被兩大洋所包圍的富饒而又古老的大陸。
“朕要你們,用一年的時間,征服這片大陸。”
“將我們大晉的龍旗,插遍那裏的每一個角落。”
蘇勳順著劉啟手指的方向看去,他的瞳孔,瞬間收縮成了針尖大小。
他的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
因為他看到,皇帝手指的那個地方。
赫然標注著兩個古老的,讓無數東方人都感到陌生的名字,歐羅巴。
劉啟的野心,已經不再滿足於稱霸東方世界了。
他要的是整個星球。
他要建立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日不落帝國。
蘇勳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被皇帝這堪稱瘋狂的雄心壯誌,給徹底震撼了。
但隨即,一股更加強烈的,讓他渾身血液都為之沸騰的狂熱湧上了他的心頭。
能夠追隨這樣一位君主,去開創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時代。
這是何等的榮耀。
“臣,遵旨!”蘇勳單膝跪地,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
“臣,必將那些蠻夷之邦的君主頭顱,悉數獻於陛下座前。”
大晉神武十二年春,一支由上百艘鋼鐵戰艦組成的史無前例的龐大艦隊。
在蘇勳的率領下,從東海的港口出發。
一路向西,浩浩蕩蕩地駛向了那片未知的,充滿了機遇和挑戰的遙遠大陸。
他們的出現,將徹底改寫人類的曆史進程。
而就在大晉的無敵艦隊,揚帆遠航的同時。
紫禁城的坤寧宮裏,也傳來了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
皇後趙含嫣,在經曆了十月懷胎之後,終於為劉啟,誕下了一個皇子。
劉啟為他取名為,劉據。
希望他將來,能夠成為一個有根據,有擔當的君主。
皇長子的誕生,為這個鐵血的帝國,增添了一抹難得的溫情。
也讓劉啟那顆因為常年征戰和殺戮。
而變得有些冰冷的心,重新感受到了溫暖。
他抱著自己那小小的還在繈褓中的兒子,臉上帶著難得的笑意。
他清楚,自己拚盡全力的一切都沒有白費。
他為兒子打下了無人能及的疆域。
他的兒子會繼承他的誌向,把帝國帶向更遠的未來。
時光在溫情與鐵血之間悄然流淌。
一轉眼,二十年過去了,已是大晉神武三十二年。
此時的大晉,已經成為橫跨亞、歐、非三洲的龐大帝國。
這顆星球上的所有人,無論出身在哪裏,膚色如何,都成了大晉的子民。
劉啟也從少年時代,變成了兩鬢微霜的中年。
他一手開創了這一時代,功績已遠超曆代帝王。
後人稱他為“始皇帝”。
但再強的君王,也擋不住歲月的腳步。
劉啟清楚感覺到自己漸漸衰老,他知道,離開這個世界的日子已不算遠。
於是他開始張羅身後事,他的全部心血都放在太子的身上。
他親自教劉據讀書、寫字,處理政務,研習、帝王之道。
他希望兒子能夠比自己做得更好,守護這個龐大的江山。
劉據果然沒有令他失望,少年時便展現出過人的聰敏與沉穩。
政務、軍陣,都做得井井有條,頗有劉啟當年的影子。
這讓劉啟感到非常欣慰。
可劉啟終究沒算到,就在他以為能放心把帝國交到兒子手上時。
一件他從未想過的事,終究還是發生了。
事情的起因,是安西行省遞上來的一份奏折。
內容倒也尋常,地方官請求朝廷在當地推行科舉。
允許那些已經歸化的大食貴族子弟,參加考試進入帝國的官僚體係。
這本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小事。
畢竟按照大晉的律法,所有歸化的子民都有參加科舉的權力。
這也是劉啟當年為了加速民族融合,親自定下的國策。
劉啟看過便順手將奏折,遞給了身邊已經開始學習處理政務的太子劉據。
這不過是他對兒子能力的一次尋常考驗。
劉據接過奏折,仔細看了起來。
他今年剛滿二十歲,麵容俊朗,舉手投足都帶著一股與生俱來的貴氣。
常年的帝王教育,讓他養成了沉穩內斂的性格。
尋常的政務早已難不倒他。
奏折看完,他幾乎沒怎麽思索,提筆便寫下批複。
“允其所請,然名額減半,另設吏員考核,優者可入官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