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煽風點火

字數:5129   加入書籤

A+A-


    “一旦此書流傳,則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人倫盡喪,天下崩壞。”
    “屆時烽煙四起民不聊生,陛下,你將成為斷送我大晉江山的千古罪人。”
    孔聞伯這番話說得聲色俱厲痛心疾首。
    仿佛真的已經看到了天下大亂生靈塗炭的末日景象。
    然而劉啟卻隻是笑了笑。
    “孔大人,你先別急著給朕扣這麽大的帽子。”
    “朕隻問你一個問題。”
    “在你看來是祖宗的規矩重要,還是讓這個國家和這個國家的人民活下去重要?”
    孔聞伯被他這個問題問得一愣。
    他下意識地就想回答當然是祖宗的規矩重要。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禽獸就是因為有這些規矩的約束。
    但當他看到龍椅上那個男人那雙不帶一絲感情的冰冷的眼睛時。
    他卻又將這句話給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因為他知道一旦他這麽說了。
    對方一定會用那兩場剛剛結束的堪稱神話的戰爭來狠狠地抽他的臉。
    會告訴他就是因為你們這群抱著祖宗規矩不放的老頑固。
    才害得我大晉差點就被北方的蠻夷和東海的倭寇給亡國滅種了。
    這個罪名他擔不起。
    “陛下,規矩和生存並非是相互對立的。”
    孔聞伯深吸一口氣換了一種更為委婉的說法。
    “聖人立下規矩正是為了讓天下能夠長治久安,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隻要我等恪守聖人之道君聖臣賢,天下自然太平,何來生存之危?”
    “說得好聽。”劉啟的臉上露出了毫不掩飾的嘲諷。
    “君聖臣賢?孔大人你摸著自己的良心問問你自己。”
    “你們這些滿口仁義道德的聖人門徒裏,又有幾個是真正的賢臣?”
    “朕還沒動手清算你們,你們倒先自己跳出來了。”
    “就說你孔聞伯,身為翰林院大學士,兩朝元老,士林領袖。”
    “你的嫡長子在山東老家侵占民田上萬畝,逼死人命數十條。”
    “你的二兒子在京城利用你的名頭開設賭坊放印子錢,逼得多少人家破人亡。”
    “你的幾個得意門生如今都身居要職,哪一個不是富得流油家中良田萬頃妻妾成群。”
    “這些錢這些地難道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
    “你們就是這樣來恪守你們的聖人之道的嗎?”
    “這就是你們想要的天下太平嗎?”
    劉啟的每一句話都像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孔聞伯的臉上。
    讓他那張原本還充滿了道德優越感的老臉瞬間變得慘白如紙。
    他張了張嘴想要反駁,想要說那些都是汙蔑是無稽之談。
    但他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因為他知道皇帝說的句句屬實。
    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皇帝那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目光麵前,他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被扒光了衣服的小醜。
    所有的肮髒和不堪都暴露無遺。
    整個大殿陷入了一片死一樣的寂靜。
    所有剛剛還跟著孔聞伯一起慷慨陳詞的文官們。
    此刻全都低下了頭連大氣都不敢喘。
    生怕皇帝的下一句話就會點到自己的名字。
    他們這才終於意識到眼前這個年輕的帝王到底有多麽的可怕。
    他不僅要砸他們的飯碗還要把他們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
    劉啟的目光掠過大殿,像鷹隼俯瞰疆場。
    底下那群剛剛還慷慨激昂的文官,此刻一個個都成了被掐住喉嚨的雞。
    在場的人終於認清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時代變了,遊戲規則也跟著變了。
    他們過去賴以為生的那套東西,現在根本不好使了。
    皇帝手裏的王炸,是工業化和新思想,這兩張牌太硬了。
    任何還抱著舊觀念不放的勢力,膽敢挑戰他的權威,下場隻會有一個。
    就是被曆史的車輪給活活碾死,連點渣都不剩。
    “朕知道你們心裏在想什麽。”
    劉啟的聲音在大殿內回響,每個字都像砸在地上的鐵塊。
    “你們覺得朕這是在刨自己的根,是在動搖國本。”
    “覺得朕離經叛道,是個不敬祖宗,不尊聖賢的瘋子。”
    “沒關係,你們大可以繼續這麽想,朕根本不在乎。”
    “曆史會證明一切,看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瘋子,誰又是這個國家的罪人。”
    他停頓片刻,眼神冷得像西伯利亞吹來的風。
    “朕給你們最後一次機會。”
    “要麽現在就脫了這身官袍,滾回你們的老家去。”
    “朕可以當什麽都沒發生過,讓你們安穩當個富家翁。”
    “要麽就給朕老老實實閉上嘴,拿起朕寫的書,一個字一個字啃進去。”
    “然後用你們的下半輩子去想明白一個問題。”
    “是想當一個被時代淘汰的廢物,還是想成為新時代的開創者。”
    “話朕就說到這裏,怎麽選,你們自己看著辦。”
    話音落下,他看都懶得再看一眼底下那些麵如死灰的臣子。
    徑直轉身,拂袖離去,隻留下一個孤高決絕的背影。
    整個太和殿,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
    沒人敢出聲,甚至沒人敢抬頭看一眼。
    那兩本書,就這麽靜靜躺在冰冷的地磚上。
    卻像兩座看不見的大山,死死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他們心裏都清楚,從今天開始,這個國家的天,算是徹底變了。
    養心殿裏,暖爐燒得正旺。
    劉啟獨自坐在書案後,手裏正把玩著一枚精致的玉佩。
    他臉上沒什麽表情,眼神卻深邃得像是要把人吸進去的星空。
    好像剛才朝堂上那場驚心動魄的對峙,對他來說就跟喝了口水一樣平常。
    趙含嫣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身後。
    “陛下,事情都安排好了。”
    “孔聞伯一下朝就遞了辭呈,人已經連夜出京回山東老家了。”
    “跟他一起辭官的還有三十七個京官,大部分是翰林院和國子監的清流。”
    劉啟點了下頭,似乎一點也不意外。
    “讓他們走,這幫人留著也是個禍害。”
    “他們的腦子早就被聖人經典格式化了,沒救。”
    “派人盯緊點,別讓他們在地方上煽風點火就行。”
    “是。”趙含嫣應了一聲,又接著匯報。
    “剩下的人都老實下來了。”
    “今天下午內閣就發了紅頭文件,要求全國所有官署衙門。”
    “必須在三天之內,組織全體官員集中學習《國家論》。”
    “而且每個人都得寫一篇不少於三千字的心得。”
    “宣傳部那邊也已經開始動起來了。”
    “一批一百萬冊《帝國公民手冊》加急印了出來。”
    “正由新成立的風紀部隊護送,往全國各地送。”
    “估計一個月內,就能發到每個保甲長的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