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剛出茅廬的黃口小兒
字數:4929 加入書籤
“並且,立刻開倉放糧,平抑物價,救萬民於水火。”
“這,才是真正的為君之道,這,才是真正的江山社稷。”
他這番話說得聲情並茂,擲地有聲。
好像他才是那個真正為國為民的千古忠臣。
而高高在上的劉啟,則是個禍、國殃民的昏君。
他身後的那些舊派官員,也立刻跟著隨聲附和。
“王大人所言極是,銀行乃是亂國之策,必須馬上廢除。”
“陛下,您為了推行這銀行,已經殺了太多的人,流了太多的血。”
“難道,您真要為了這個所謂的奇技淫巧,毀掉我大晉百年的基業嗎。”
“請陛下懸崖勒馬,回頭是岸,為天下蒼生留條活路吧。”
他們一個個痛心疾首,捶胸頓足。
把所有的責任,一股腦全都推到了劉啟和皇家銀行的頭上。
他們就是要用這種方式,用民意,用道德,來死死綁架劉啟。
逼著他,親手否定自己建立起來的一切。
隻要劉啟一低頭,隻要他承認自己的政策是錯的。
那麽他們這些舊勢力,就能立刻卷土重來。
重新奪回,本該屬於他們的權力和地位。
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政治大反撲。
而他們自認為,已經勝券在握。
因為這一次,他們站在了“人民”的那一邊。
站在了,所謂的“正義”的那一邊。
劉啟看著底下這群又開始上躥下跳的小醜,臉上連一絲多餘的表情都沒有。
他就那麽靜靜地看著,聽著。
好像他們說的那些事,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種過分的漠然,反而讓王安等人心裏有點發毛。
他們完全看不透,這個年輕的攝政王,腦子裏到底在想些什麽。
就在這時,一個讓他們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來。
新科狀元,李斯。
他走到大殿正中,對著劉啟,深深地作了一揖。
“殿下,王大人他們,雖然言辭有些過激,但所說之事,卻並非虛假。”
“京城糧價飛漲,確實已經到了一個十分危險的境地。”
“要是再不加以控製,恐怕真的會激起民變。”
“臣以為,當務之急,是立刻動用國庫的儲備糧投入市場,平抑糧價。”
“同時,必須嚴厲打擊那些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的奸商。”
“隻有先把糧價穩住,民心才能跟著穩住。”
“至於皇家銀行,臣以為其本身並無過錯,錯的是我們沒能預料到,它會帶來如此巨大的通貨膨脹。”
“這是我們經驗上的不足,但絕不能因此就全盤否定銀行的作用。”
“臣懇請殿下,給臣一些時間,臣有信心能想出辦法,解決眼下的危機。”
李斯這番話,說得不卑不亢,有理有據。
既點明了問題的嚴重性,又給足了劉啟的麵子。
還主動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
可以說把一個臣子的本分,做到了極致。
然而,王安等人聽完,卻是不屑地冷笑起來。
“李狀元,你倒是挺會給你主子臉上貼金的。”
“什麽經驗不足,這分明就是好高騖遠,禍、國殃民。”
“還想出辦法解決,你拿什麽解決?”
“你知不知道現在京城每天要消耗多少糧食?”
“你知不知道國庫裏那點儲備糧,又能撐幾天?”
“你知不知道那些囤積居奇的奸商背後,都站著些什麽人?”
“你一個剛出茅廬的黃口小兒,什麽都不知道,就在這裏大放厥詞。”
“我看你,跟你那個主子一樣,都瘋了。”
王安的話,極其刻薄,句句誅心。
根本就沒把李斯這個新科狀元放在眼裏。
在他看來,李斯不過是劉啟身邊的一條狗罷了。
現在主人眼看要失勢,這條狗自然也得跟著一起打死。
李斯被他罵得是臉色漲紅,卻又無力反駁,因為王安說的確實都是事實。
京城的糧食缺口,已經大到了一個恐怖的地步。
國庫裏那點糧食扔進去,連個水花都濺不起來。
而那些趁機發國難財的糧商,背後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很多,甚至就是他們這些世家大族在暗中扶持的。
想動他們,談何容易,這根本就是一個死局,一個用陽謀布下的無解的死局。
所有人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了龍椅上的那個年輕人身上。
他們都想看看,這一次他還能不能像上次一樣,創造出奇跡。
然而,劉啟的反應,卻讓所有人都大失所望。
他隻是淡淡地對李斯說了句,“就按你說的辦吧。”
說完,他竟然直接站起身,拂袖而去。
留下了一整個大殿,麵麵相覷的官員。
所有人都傻了,就這麽走了?
這不就等於,是默認了自己的失敗,默認了王安等人的勝利嗎?
王安更是愣了半天,才反應過來。
然後,他的臉上就露出了狂喜的表情,他贏了。
他竟然真的把那個不可一世的年輕暴君給鬥倒了。
一種前所未有,巨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瞬間湧上了他的心頭。
他感覺自己,簡直就是匡扶社稷,再造乾坤的千古名臣。
“哈哈哈哈。”
他忍不住,當著所有人的麵,放聲大笑起來。
笑得,是那麽的得意,那麽的猖狂。
而李斯,則是一臉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
他想不通,為什麽,劉啟會做出這樣一個決定,這根本就不像他。
那個在他心裏,如同神明一般的男人。
怎麽可能會,如此輕易地就認輸了呢?
難道,他真的已經黔驢技窮了嗎?
一種巨大的失落和懷疑,籠罩了他的心頭。
而就在朝堂之上風雲變幻,所有人都以為劉啟已經認輸的時候,誰都沒有注意到。
那個一直像影子一樣跟在劉啟身後的趙高。
在離開大殿的時候,嘴角勾起了一抹,極其詭異的笑容。
那人的笑容裏,帶著一股濃濃的蔑視和一點點的可憐。
就像是在看一幫明明已經走到了絕路上,還死撐著覺得一切盡在掌控的呆子。
但凡誰關心京城的動向,這幾天都能覺出風聲一天緊似一天。
李斯雖然聽了劉啟的命令,急忙打開糧倉放糧,還要查奸商的把戲。
可真到了百姓手裏,這一切都和沒辦一樣。
國庫那點可憐的存糧,麵對整座京城的人和嘴,根本不夠塞牙縫。
放了點糧出來,馬上就被通風報信的糧商重價買回去了。
糧食非但沒降價,反而一步步往上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