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軟弱才是最大的罪過
字數:4815 加入書籤
帕默斯頓實在看不下去了,趕緊站出來打圓場。
“陛下息怒,卡洛斯年輕氣盛,說話不過腦子,您別跟他一般見識。”
“我們絕對沒有跟您作對的意思,一切都按您說的辦。”
劉啟擺了擺手,示意孫虎退下,他看著卡洛斯,語氣平淡得可怕。
“年輕氣盛不是你說蠢話的理由,不過念在你是初犯,朕可以給你一個機會。”
“回去告訴你們國王,西班牙在菲律賓的所有利益,全部交給大晉。”
“作為補償,朕可以給你們十年的香料貿易優先權。”
“這是朕最後的仁慈,下次再有人敢在朕麵前胡說八道,就不是這麽簡單了。”
卡洛斯如蒙大赦,連連點頭,他現在隻想趕緊離開這個恐怖的地方,再也不敢多說一個字。
可就在這時,一個穿著樸素的中年人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這人叫托馬斯,是美利堅合眾國的代表。
美利堅這個國家才建國幾十年,在泰西圈子裏根本排不上號。
所以之前一直站在最後麵,沒人注意到他。
托馬斯走到殿中,態度倒是很恭敬,可說出的話卻讓所有人都愣住了。
“陛下,我們美利堅願意接受您的所有條件。”
“不過我們有個提議,希望陛下能考慮一下。”
劉啟看了他一眼,這個美利堅代表跟其他泰西人不太一樣。
其他人要麽傲慢,要麽怯懦,唯獨他看起來很冷靜,像是早就想好了對策。
“說來聽聽。”
托馬斯清了清嗓子,聲音不大,但每個字都說得很清楚。
“陛下用經濟手段打垮了泰西各國,這種手法確實高明。”
“但您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真的徹底崩潰了,對大晉也沒有好處。”
“因為一個破產的市場,是買不起你們商品的。”
“與其把我們榨幹,不如留我們一條活路,讓我們繼續做生意。”
“這樣大晉既能得到想要的資源,又能保持一個穩定的貿易夥伴。”
“雙贏的局麵,不是比趕盡殺絕更好嗎。”
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而且角度很刁鑽。
他沒有求饒,也沒有威脅,而是從利益的角度分析問題。
大晉雖然強大,但也需要市場來消化產能,如果泰西徹底完蛋了,大晉的商品賣給誰。
朝中的一些文臣聽了都覺得有道理,開始竊竊私語。
就連蘇詩都皺起了眉頭,因為托馬斯說的確實觸及到了一個關鍵問題。
經濟戰雖然痛快,但如果真的把對方打死了,後續的貿易就沒法維持了。
劉啟卻笑了,他欣賞地看著托馬斯。
“行啊,終於有人用腦子說話,叫什麽名字?”
托馬斯嘴角含笑,恭敬地做了個禮。
“托馬斯·傑斐遜,美利堅合眾國的國務卿。”
劉啟認了認他,心裏有點印象,這不就是美利堅那邊的建國大佬嗎。
“你說得對,但還漏了一點。”
“朕要的可不是平等關係,也不是互利,我要你們乖乖聽話,像附庸一樣。”
“你們做生意沒問題,隻不過規矩得按朕的來。”
“朕說多少就是多少,你們必須照單全收。”
“什麽貨該買,朕讓你們買你們也得買。”
“這才叫雙贏,明白沒有?”
托馬斯的微笑瞬間停住了,沒料到劉啟會直接把話挑明。
這一套哪裏是雙贏?還不就是一邊倒的壓製。
但現實他也清楚,就現在這形勢,他們根本沒資本討價還價。
“陛下說得在理,美利堅願意應下。”
“不過我還有個疑問,如果我們照辦了,陛下還能保證以後不再用那種武器嗎?”
話音剛落,全場的人全都打起精神來。
畢竟大家最害怕的,無非就是那種能把一片地全炸沒的武器,簡直是壓頂的大石頭。
劉啟沒急著答,沉默著思考了一下,才慢慢開了口。
“這點你們放心,隻要你們按規矩做事,我不會主動動用它。”
“但隻要有人耍花樣,背後搞事或者聯手反對我。”
“那我不介意讓全世界看看,末日到底是什麽滋味。”
聲音平穩沒什麽起伏,但每個人心底都忍不住一哆嗦。
托馬斯深吸一口氣,他知道今天能問到這個答案已經是極限了。
“多謝陛下,美利堅告退。”
他說完轉身離開,其他泰西使節也紛紛行禮告退。
他們現在隻想趕緊回國,把這個噩耗傳回去,然後商量對策。
等到泰西使節都走了,殿內隻剩下大晉的官員。
氣氛這才稍微放鬆了一些,不少人都長出了一口氣。
可就在這時,禮部尚書突然站了出來。
劉啟看了他一眼,這個禮部尚書叫王鴻儒,是個老古板,平時很少說話。
“講。”
王鴻儒捋著胡子,一臉憂心忡忡的樣子。
“陛下今日雖然威壓泰西,大漲我朝國威。”
“但老臣擔心,這樣做會不會樹敵太多。”
“泰西各國雖然暫時屈服,但心裏必定懷恨在心。”
“一旦他們緩過氣來,聯合起來反撲,恐怕會很麻煩。”
這話說得小心翼翼,但意思很明確,就是覺得劉啟做得太絕了。
朝中立刻有幾個老臣跟著附和。
“王大人說得有理,對外政策還是要以和為貴。”
“咱們雖然打贏了,但也不能趕盡殺絕,總得給人留條活路。”
“陛下如此強硬,恐怕會落下窮兵黷武的名聲啊。”
這些老臣說的都是場麵話,聽起來冠冕堂皇,實際上就是怕惹麻煩。
劉啟聽完這些話,臉上的笑容徹底消失了。
他站起身,走下龍階,一步步走到王鴻儒麵前。
“王鴻儒,你在禮部幹了多少年。”
王鴻儒被他的氣勢壓得往後退了一步,但還是硬著頭皮回答。
“回陛下,老臣在禮部幹了三十二年。”
劉啟點了點頭,“三十二年,難怪你滿腦子都是之乎者也,仁義道德。”
“朕問你,前朝是怎麽亡的。”
王鴻儒一愣,沒想到劉啟會突然問這個。
“這,前朝是因為朝政、腐敗,民不聊生,所以。”
劉啟打斷了他的話,“錯,前朝是因為太軟弱,才會被泰西人欺負得體無完膚。”
“他們用堅船利炮轟開我們的國門,逼著我們簽下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
“割地賠款,開放市場,這些屈辱你都忘了嗎。”
“現在朕好不容易把場子找回來了,你卻跟朕說什麽以和為貴。”
“你是不是覺得,咱們大晉就該被人欺負,才符合你的仁義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