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洪波定策
字數:6201 加入書籤
洪水退去半個月了,太平卷煙廠像個剛從泥坑裏爬出來的漢子,渾身是傷,卻還硬撐著站在那裏。庫區裏的積水還沒全退,泥地裏腳印摞著腳印,煙葉庫的牆壁上,洪水留下的黃褐色水印子像一道道疤,從地麵一直爬到兩米多高,默默地訴說著那七天七夜的劫難。
就在全廠上下剛喘過氣,憋著勁要恢複生產的時候,一輛京牌黑色轎車慢慢開進了廠區。車門一開,國家煙草專賣局局長邵海平邁步下車,身後緊跟著計劃司、運行司、財務司等部門的頭頭。他們一路風塵仆仆,臉上帶著凝重,但腳步堅定,像一群帶著使命來打仗的將軍。
這一刻,太平卷煙廠的空氣一下子熱騰起來了。
上上下下的煙草人,眼睛裏都閃著期待的光,那眼神像黑夜裏不肯熄滅的油燈,雖然微弱卻死命撐著,滿是對盼頭的執著。他們緊緊盯著局長一行人的一舉一動,連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好像這些細微處能決定他們將來的命運。
這場洪水,就像個可怕的噩夢,讓廠子傷得不輕,效益也眼看著往下掉。要知道,在煙草行業,實行的是工效掛鉤,工資和效益、利稅綁在一塊,就像藤纏樹、樹繞藤,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效益和利稅一降,職工們的工資收入肯定要少,這可是關係到每個人吃飯的大事。所以,大家都伸長了脖子盼著,巴不得國家局能給出點優惠政策,好讓廠子能挺過這個難關,就像旱了很久的莊稼盼雨水。
省委省政府對這次抗洪搶險也看得很重。在河東省,大半縣市都在洪水裏遭了災,經濟受了重創,就像被刀劃開個大口子,愈合起來得費不少功夫。而經濟指標,就像指揮棒,是考核幹部政績和升遷的關鍵。所以,各級領導都死死盯著災情和後麵的應對措施,一點不敢馬虎。
省長辦公會給全省災後重建定了調子,提出"全力自救,跑部求援"八個字,這方針像黑夜裏的一盞燈,給大家指了條明路。煙草行業,作為省裏的龍頭老大,利稅占了全省經濟的一半,在全省經濟盤子裏分量不輕。在全省官場,一直流傳著這麽句話:“好不好,看煙草;升不升,看利稅。”這話說得實在,把煙草行業在全省經濟裏的分量說得明明白白。
這回還沒等省裏派人去北京求援,國家煙草專賣局的一把手就親自來太平考察,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省裏自然看得很重,省委書記、省長親自接見,副省長何良和太平市長李和平全程陪著,那場麵,莊重得很,要不是國家局領導人來,煙廠職工平常還真難得見到,可見對這次考察有多重視。
車慢慢停在煙葉庫前,邵海平局長急著推開車門,快步下車。他眼神銳利,快速掃了一圈,臉色凝重。隻見倉庫牆上,洪水淹過的印子像條褐色的牆圍子,默默說著那場災難的無情。那顏色暗沉壓抑,裝著說不盡的苦和難;那印子紮眼卻安靜,像曆史的烙印,深深刻在牆上。
就算沒親眼看見洪水逞凶的場麵,光看看這些災情展示畫和洪水高度記錄板,人們腦子裏就能冒出當時嚇人的慘狀:洪水像野獸一樣衝過來,無情地吞掉一切,煙葉在水裏泡著,倉庫在水裏晃著,那是多絕望的一幕。
邵海平局長來之前,心裏對災情有個大概估計,但親眼看到被水泡過的煙葉堆的跟山似的,像一片死沉的廢墟,還有洪水留下的那些嚇人印子,心裏還是一陣揪著疼。他不由得長歎一聲:"災情不小啊!"
從他沉沉的語氣和微微發顫的聲音裏,能真切覺出他動了真感情。他一邊仔細看現場,一邊認真聽工作人員介紹,臉色一直凝重得像壓著塊大石頭。腳上的皮鞋不知不覺沾滿了厚泥,這是他深入受災現場的證明。
他不時彎下腰,拿起被水淹過的煙葉,仔細瞅,那沒了往日光澤的煙葉,好像在說過去的生機;又輕輕聞一聞,想從那剩下的氣味裏找出以前的香。他還時不時插話:"可惜呀、教訓啊、能不能廢物利用啊、多好的煙葉啊。"這些實在話,像溫暖的陽光,照進了每個人的心裏。
邵海平局長走到一群正在清理煙垛石頭縫裏淤泥的職工麵前時,臉上露出和氣的笑,挨個和大家握手。有的職工手上沾滿了泥,有點不好意思伸手,邵海平局長卻毫不猶豫地主動握住他們的手,輕輕搖晃著,動情地說:"不要緊,你們才是最可愛的人。"
這溫暖的話,像春風拂過,好多職工眼裏泛起了淚花,哽咽著說:"謝謝局長!"
邵海平局長微笑著回:"我該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
握完手後,邵海平局長走到中間,兩腳分開踩在兩塊垛石上,身板挺得像山,給人一種踏實有力的感覺。他大聲對職工們說:"同誌們!辛苦了!謝謝你們!這次災情雖給我們造成不小損失,但我相信,有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有局黨委的支持,有全廠職工的辛苦努力,什麽困難我們都能克服!"
他的聲音堅定有力,像鍾一樣在空中回蕩,振奮著每個人的心。
隨後,邵海平緩了口氣,又用力提高嗓門,說道:"同誌們,鑒於這次災情損失太大,來之前國家局黨組特別授權我宣布,給太平煙廠特別追加2萬箱的年度卷煙生產指標,用來補損失。"
話音剛落,人群中立刻爆發出長時間的熱烈掌聲,那掌聲像洶湧的海浪,一浪接一浪,好久不停,甚至有人激動地喊起來。
這些天來,災情像烏雲一樣籠罩著職工們的身心,給人帶來太多的痛苦和壓抑,大家心情格外沉重。就在人們迷茫無助,像在黑夜裏迷失方向時,邵局長的到來,就像黑暗中發光的燈塔,照亮了前麵的路;政策的扶持,像溫暖的陽光,趕走了心裏的陰霾,讓人們在天黑時看到光亮,在難處裏看到希望。
國家局的這一政策來得太是時候了!邵海平局長的到來真是太鼓舞人心了!局長的話,像把神奇的鑰匙,打開了希望之門,它的價值沒法估量,說它一句值萬金,都遠遠低估了它的分量。
在場所有的人都明白其中的重量。
主管工業的何副省長,這些天一直壓力山大,心裏像壓著塊石頭,反複盤算全省今年的工業指標受洪水影響有多大,該想什麽法子補救。聽邵局長這麽一說,他立刻像打了雞血似的,精神頭一下子就上來了。
他心裏快速計算著,今年的指標不但不會受影響,反倒增長幅度比往年還大,工業利稅要跨上個新台階。原本一直緊繃的臉,就像被太陽曬蔫的花朵遇上雨水滋潤,一下子舒展開來,露出好久不見的笑,說話聲也比往常高了:"聽了邵局長這句話,我這些天的失眠徹底治好了,我們河東省今年的經濟發展有底氣啦!我代表省委王書記、省府齊省長,代表全省人民,真心感謝國家煙草專賣局、真心感謝邵局長!我也代表河東省委省政府表個態,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煙廠搶險救災工作,有什麽事可以直接找我,特事特辦,急事急辦。按照國家相關政策,稅費免交緩交的手續我來批,你們隻管專心生產。"
說到最後,他的聲音裏都帶著一絲激動的顫音,那是對將來有信心的顫音。
也許,外邊的人很難真正明白追加卷煙生產指標這句話的分量。但熟悉煙草行業的人都清楚,煙草生產指標,那就是實實在在的黃金、是真金白銀。真是指標一長,黃金萬兩。
國家實行市場經濟後,多數行業都能根據市場情況靈活決定產品生產數量。但煙草行業卻完全不一樣,由於實行卷煙專賣專營政策,卷煙實行嚴格的生產計劃指標,各煙廠每年的卷煙生產數量,都由國家局統一下達,管得特別嚴、特別緊。國家煙草專賣局三令五申,逢會必講:卷煙計劃生產指標是紅線,絕對不能碰,一旦發現超產,對廠長實行先免職、再調查。前兩年,南方一家挺有名的煙廠,因為市場供應緊,就心存僥幸,偷偷多生產了一千大箱卷煙。結果很快被國家局知道,國家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宣布免掉該廠廠長職務,接著組成專項調查組再深入調查。由此可見卷煙生產指標的珍貴,也更能體會追加卷煙生產指標的難度與價值。
要不是在洪水現場,得保持該有的莊重,不能表現得太高興,換個別的時候、別的場合,估計人們都要載歌載舞、敲鑼打鼓來慶賀這個天上掉下來的好消息了。
在會議室裏,邵海平局長認真聽了煙廠的匯報後,對當前的搶險抗災工作做出了明確又具體的指示。他特別強調:"要科學分揀,濕煙葉要盡快晾曬,防止發黴;幹煙葉要妥善保管,防止再受潮。搶救回來的煙葉,要集思廣益,看看能不能利用起來,盡量減少損失。同時,要總結經驗教訓,亡羊補牢,杜絕這類事情的再次發生。"
他也口頭同意了太平卷煙廠的搬遷提議,要求做一份科學、嚴謹、長遠、周密的可行性報告並及時上報。他還讓陪著考察的各部門全力配合,確保搬遷工作順利推進。
"太平煙廠不能光靠天吃飯,“邵海平語重心長地說,”要提前想,提前做,未雨綢繆,居安思危,防患未然。這次是洪水,下次可能是別的什麽災。工廠選地方,必須往長遠看。"
會議結束後,邵海平局長沒有立即離開,而是在廠領導的陪同下,又深入車間視察。他走進製絲車間,看到工人們正在修理備用的設備。車間主任介紹說,為了盡快恢複生產,工人們已經連續加班好幾天了。
邵海平走到一位老師傅身邊,看他正專注地修理一台機器,額頭上滿是汗珠。“老師傅,辛苦了。”邵海平輕聲說道。
老師傅抬起頭,看到是局長,連忙用袖子擦擦手:“不辛苦,應該的。早點修好,早點生產。"
"設備損壞嚴重嗎?”邵海平關切地問。
"有些電路板受潮了,得更換。機械部分還好,清理清理就能用。“老師傅如實匯報。
邵海平點點頭,轉身問陪同的廠領導說:"庫裏有備件嗎?"
設備副廠長說:“有。”
邵海平說:“那就好。沒有的,要加急調運,特事特辦。”
接著,他又來到包裝車間。這裏的受災情況相對較輕,工人們已經開始試生產。流水線上,一包包香煙整齊地流動著,機器發出有節奏的轟鳴聲。邵海平拿起一包剛下線的香煙,仔細查看包裝質量。
"質量不能放鬆,"他對車間主任說,"越是困難時期,越要保證質量。這是我們煙草人的本分。"
車間主任連連點頭:"請局長放心,我們嚴格把關,絕不讓一包不合格產品流出廠區。"
視察完車間,邵海平又特意去了一趟職工食堂。午飯時間剛到,工人們陸續來吃飯。邵海平走到打飯窗口前,看了看今天的菜品:紅燒肉、炒青菜、肉末茄子、西紅柿雞蛋湯。
"夥食不錯啊,"他笑著對食堂負責人說,"工人們幹活累,一定要保證營養。"
食堂負責人趕緊匯報:"局長放心,我們每天都保證兩葷一素一湯,米飯管夠。廠裏還特意撥了專款,這段時間加餐不加價。"
邵海平滿意地點點頭,隨即又想到什麽:“對了,被洪水困過的職工家裏都安頓好了嗎?有沒有需要特別幫助的?"
廠黨委書記接過話:”我們已經組織黨員幹部一對一幫扶,確保每個受災職工家庭都有住處、有飯吃、有幹淨水喝。"
"好,這樣就對了。"邵海平讚許地說,"職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一定要照顧好大家。"
視察完煙廠,太陽已經開始西斜。邵海平看了看表,對陪同人員說:"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往回趕了。最後再去煙葉庫區看一眼吧。"
回到煙葉庫區,夕陽的餘暉照在尚未完全清理完畢的廢墟上,給那片泥濘的土地鍍上了一層金色。工人們還在忙碌著,搶救那些尚未完全泡壞的煙葉。
邵海平對陪同的廠領導說:"同誌們,困難是暫時的,前途是光明的。我相信,有國家局的支持,有省委省政府的幫助,有全廠職工的共同努力,太平煙廠一定能渡過難關,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場的人們再次報以熱烈的掌聲。這一次的掌聲中,不僅有感激,更有堅定的信心和昂揚的鬥誌。
邵海平局長的車隊緩緩駛離廠區,但他的話卻像種子一樣,在每個人心中生根發芽。工人們繼續投入到災後重建工作中,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希望的光芒。
林秋水望著遠去的車隊,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這場災難雖然給煙廠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但也讓全廠上下更加團結,更加堅定了發展的決心。
而他,將和千百名職工一起,守護著煙廠,守著這片土地,守著他們共同的家。無論前路有多少艱難險阻,他們都將攜手同行,共創太平煙廠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