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數字迷蹤

字數:5306   加入書籤

A+A-


    在太平煙廠這一畝三分地上,紀檢和審計這兩股力量要是合起來使勁兒,那動靜可真的小不了。接下來出的這檔子事兒,真像顆威力巨大的炸雷,把整個河東省煙草界都震得抖了三抖。
    那時候,太平煙廠也跟著時代潮流走,開始搞起工資發放形式改革,試著用工資卡代替發現金。從那以後,職工們的工資不再是一遝遝厚厚的鈔票,而是通過銀行轉賬,悄沒聲兒地打進那張小小的銀行卡裏。這本是再正常不過的改變,可誰能想到,卻引出了一件讓人驚心動魄的大事件。
    1999年年底,人們即將要迎接新世紀到來的時候,本該是大家高高興興拿年終獎的豐收季節,勞資處的人卻意外發現了個怪事:單位十二月份的工資總額,居然比前幾個月還要低不少。在煙草行業幹久了的人都知道,年底年初從來都是工資收入最高的時候,獎金、福利就像秋收一樣碩果累累,這種時候工資總額不升反降,簡直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絕對不可能。
    警覺的勞資人員立刻意識到,這裏頭肯定有大問題,最可能的就是工資表出了差錯。
    為了弄清楚到底是怎麽回事,勞資人員趕緊行動起來。他們讓各車間把工資明細一項項仔細核對,然後把各車間的核對結果匯總起來。可是反複核對了兩天,愣是沒找出任何問題。帶著滿肚子疑問,他們又去問財務部門,把工資表和銀行撥付數仔仔細細對了又對,結果還是沒錯。在勞資部門內部,把工資匯總表和各部門工資表也來回比對,發現兩者一模一樣,仍然找不到毛病出在哪兒。沒辦法,他們隻好去找計算機中心,盼著能從那兒找到答案。可是計算機中心查來查去,給出的答複依然是沒問題。
    這一切好像陷入了一個死胡同,明明知道工資數據有問題,可各個部門都一口咬定自己沒錯;明明感覺不對勁,可不管是明細表、匯總表還是撥款數,所有數據看起來都對得上。
    那時候,太平煙廠的電算化係統還沒完全建成,工資核算工作一半靠手工輸入,一半靠電腦完成。這種半手工半電算的方式,給查問題添了不少麻煩。數據要在不同係統間來回倒騰,難免會出現差錯。而且那時候大家對電腦知識沒有普及,都不太熟悉操作,出了問題也不知道該怎麽查。
    在這種情況下,勞資處的人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思來想去,總覺得這裏邊問題很大,說不準是個大窟窿。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勞資處長最後隻好把情況一五一十匯報給了主管勞資工作的一把手袁源廠長。
    袁源廠長乍一聽說四季度工資比三季度低、十二月比十一月低,第一反應就是這簡直是胡扯,根本不可能。在他看來,年底正是發年終獎的時候,工資總額不光不該降,還應該大幅增加,出現這種情況絕對是開鬼的玩笑。他當即要求勞資處長組織全部門人員開展檢查,徹底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勞資處長回到辦公室,要求部門所有人一律把手頭工作放下,集中精力檢查各個環節、各張統計表。忙活到晚上十點多,大家卻一致說沒有問題,這時,勞資處長頭上冒汗了,她知道,這事鬧大了。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到廠長辦公室匯報自查結果。袁源聽了匯報,一下子也懵圈了。他原以為肯定是那個環節把數字寫錯了,糾正過來就得了,沒有太當回事。這下,他徹底警覺起來,出於對問題的重視,他嚴厲要求勞資人員跟財務、車間、計算機三個部門緊密配合,加班加點,把工資數據徹徹底底核對一遍,非得找出問題的根子不可。他還特意囑咐:"這事不能拖,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當財務、勞資、車間、計算機幾個部門的人坐在一起,共同核對工資數據時,一個嚇人的差異突然冒出來了:勞資部門統計的十二月份單位工資總數,和財務部門十二月份的工資撥款數竟然差了三十多萬元。但是,問題出在哪?到底誰的錯?還是一團霧水。
    要知道,那時候職工一個月工資也就剛不到一千,三十多萬可是筆巨款。更嚴重的是,這隻是一個月的工資差額,接著往下查連續倒推三個月的工資數據,發現每月的差額都在二三十萬左右。這麽算下來,三個月就差了將近一百萬,這可把大家都嚇壞了。
    這個巨大的差異像晴天霹靂,把在場的人都震懵了,腦子裏一片空白,又驚又怕。每個人都清楚,這絕不是個小問題,而是個大事兒,一場可能涉及貪腐舞弊的危機已經悄悄到來。在場眾人都驚呆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勞資處長和財務處長一點不敢耽誤,性急火燎地把情況匯報給了袁源廠長。袁源廠長馬上召集廠務會,通報了情況,緊急成立專項調查組,由監審處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全力配合,加緊調查這件事。負責審計工作的林秋水,自然也被委以重任,挑起了這個擔子。
    林秋水深入了解情況後,憑著職業敏感,覺得還有個關鍵環節沒查到,那就是銀行。於是他趕緊去銀行打聽。
    銀行查完後表示,確實是按廠裏提供的工資撥款明細表操作的。再仔細一問才知道,在工資發放流程裏,撥款是財務部門負責,工資表是信息中心提供,這兩個環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核對,就像兩張皮,各幹各的。財務部門按信息中心提供的工資表數撥款,從來不去核實表格內容的真實性;信息中心也隻管做表,不管後續的撥款環節。這兩個重要環節脫節,就讓人鑽了空子。
    種種跡象表明,問題肯定出在這兩個環節中的某一個。要麽是信息中心做的工資表有問題,要麽是財務部門撥款時出了差錯,或者兩者都有問題。
    為了盡快查明真相,林秋水決定讓調查組先抽一個月的工資數據來查。他們把車間的工資表、財務的工資統計表、工資撥付款數、勞資的工資匯總表、計算機中心的工資電子表還有銀行的工資撥付表等各項數據逐一核對,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這個過程特別繁瑣,要把一堆堆的報表和數字來回比對,眼睛都要看花了。
    因為廠領導對這件事高度重視,催得特別緊,相關部門處長和車間主任、相關科室經辦負責人員和所有車間勞資員、核算員、統計員不得不沒日沒夜地加班。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點多,才能拖著快散架的身子回家。連星期天也不能休息,還得堅守崗位。那段時間,辦公樓裏總是燈火通明,大家忙得連吃飯都顧不上,泡麵成了主食。
    林秋水坐在計算機中心的服務器前,手指輕輕敲著鍵盤,不放過屏幕上的一行行數據。他突然停住,目光盯在一條異常的工資記錄上,每月有好幾千塊錢進賬,林秋水警覺了,即使當時的廠長一個月也拿不到這麽高的工資數。再細看,這個人他認識,是一個調走一年多職工的工資卡,按理說這張卡早就停用或銷毀了。他順著這個線索往下查,發現這個本該作廢的銀行卡每月工資數都異常的高。林秋水趕緊找勞資處的人核實,經勞資處細查檔案,這名職工確定調走已經一年八個月了。"
    林秋水如釋重負,說了一聲:“終於找到了。”
    那一刻,他好像看見了藏在數字背後的黑手,正悄悄伸向企業的命脈。這些看似冰冷的數字背後,是一個精心算計的人,是他貪婪的欲望和僥幸的心理。
    2000年元旦,本是全家團聚、喜迎新年的好時候,林秋水卻沒法回老家和親人團聚,隻能全身心撲在工作上。他組織各部門各車間的勞資員、核算員和統計員一起加班加點,不辭辛苦地倒推三年的工資統計表。經過無數個日夜的奮戰,這起涉及金額高達五百多萬元的貪汙舞弊案,總算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了。
    當調查結果送到袁源廠長桌上時,袁源廠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被眼前的數字驚掉了下巴。他好幾次帶著懷疑的口氣厲聲問林秋水:"你們確定沒搞錯?確定是500多萬元?"他的手都有些發抖,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
    “問題到底出在哪?誰是這張銀行卡的實際持有人?”袁源廠長聲音顫抖地問。
    “目前看,問題出在計算機中心,他們有兩份工資統計表,一份對付勞資處,一份對付財務處。至於兩份表的工資差額,資金是怎麽提走的,目前隻發現一起通過職工廢卡轉賬的證據,至於是誰持有這張卡,據我們了解,計算機中心主任杜胖子負責保管或銷毀工資卡廢卡。其餘的,銀行有規定,不讓我們查。需要公安介入才行。”
    袁源廠長再三確認後,他才不得不相信這個殘酷的事實,自己不是在做夢。他的臉色變得很難看,沉默了好久才說:"報警吧。"當即,他果斷要求廠辦室向太平市公安局報案,請警方立即進廠調查,把違法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隨著調查深入,真相慢慢浮出水麵。原來,這起舞弊案的根子出在計算機中心的杜胖子。計算機中心的主任杜胖子,自從和卷包車間勞資員楊曉紅好上後,手頭就緊巴起來。楊曉紅是個愛時髦、好交際的女人,衣服化妝品都要買名牌,三天兩頭下館子,開銷特別大。她丈夫吳明軒是安保處的民警,卻因為工作三班倒又沉迷打牌喝酒,不顧家,也給不了她想要的生活。
    杜胖子為了討好楊曉紅,隻能想方設法弄錢。他利用職務之便,在工資係統上做了手腳。每個月做工資表時,他都會虛增幾個名額,或者把已經調離、辭職人員的工資卡繼續保留,把這些虛設的工資都轉到他控製的銀行卡裏。因為財務部門和信息中心之間缺乏核對,這個把戲一直沒被發現。
    杜胖子和楊曉紅結成相好的事,還要從吳明軒說起。
    民警吳明軒不光下班後常和一幫車間工人打牌喝酒,還通過縱容工人偷煙賣煙來撈好處。這些工人為了順利偷煙出廠門,和吳明軒達成了默契,他們每次偷煙前,都會提前和吳明軒約好時間,而吳明軒則在門衛室等著,給他們打掩護,保證他們順利通過廠門。作為回報,工人們會把賣煙得來的錢分給他一部分。
    這些工人偷煙,可謂極盡雞鳴狗盜之能事,個個都是老手,手段五花八門。夏天天再熱,也不穿短褲,而是隻穿肥肥大大的褲子,在一條小腿上用繩子綁兩條煙,再用褲子一罩,就這麽大搖大擺地把煙帶出廠門。女職工更隱蔽些,她們穿長裙,借著長裙的掩護,有的甚至能在每條腿上綁三條煙,小腿上綁兩條,大腿上綁一條。而且因為中夜班的民警大多是男的,女民警不值中夜班,所以基本上沒人檢查女職工,除非有人舉報。
    到了冬天,更是偷煙的好時候,不管男女,人人都穿件軍大衣,每次偷煙的數量也更多。有的工人甚至專門縫製了特製的內衣,裏麵縫了好多口袋,一次能帶出去十幾條煙。
    要是仔細觀察這些偷煙的工人,會發現他們走路姿勢和別人不一樣。兩腿分得比別人開,不管年紀大小,走路都格外小心,生怕一不小心,煙就掉下來。這種小心翼翼的樣子,明顯就是心裏有鬼。有時候他們碰見熟人,連招呼都不敢多打,嗯哼一聲,就趕緊分開慢慢往外走。
    有些安保人員想盡責阻止偷煙,卻遭到吳明軒等人阻攔,雙方甚至吵得麵紅耳赤,矛盾一觸即發。有一次,一個新來的保安不知情,攔下了一個偷煙的工人,結果被民警二班班長吳明軒狠狠訓了一頓,還威脅說再這麽多事就找人修理他一頓。慢慢地,大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一片烏雲之中,一絲微弱星光能夠堅挺多久?偷煙的背後,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肮髒勾當?太平煙廠的偷煙劇情,有時候,就像一部苦情片中的滑稽場麵;有時候,又像一串讓人腦洞塌方的驚奇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