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首返回現實後猩紅汙染率報告分析

字數:2474   加入書籤

A+A-


    神經接駁室的應急燈泛著冷白的光,蘇寒摘下頭盔時,太陽穴的電極陣列還沾著冷汗——意識從烽火地帶抽離的瞬間,像被一隻無形的手拽出深海,耳邊的電子雜音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技術人員急促的鍵盤敲擊聲。他剛站穩,就被遞來一份打印好的報告,標題“猩紅汙染率初步檢測結果”格外醒目。
    “幽靈,你的汙染率7.8%。”技術主管指著報告上的紅色折線圖,圖線在“安全閾值(10%)”下方兩格處波動,“主要汙染源是視網膜猩紅化和AI鎖定期間的因子接觸,雖然沒到黃燈預警,但視網膜紅紋擴散速度比預期快30%,需要每天注射定製抗畸變劑。”
    蘇寒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視線落在報告角落的小字上——“量子迷彩適配性下降12%,推測與視網膜紅紋幹擾有關”。他想起在核心室被拉結爾鎖定的場景,林夏殘片化作紅光護住他的瞬間,心口還殘留著細微的灼痛感,“林夏的意識殘片……還在全息裝置裏嗎?”
    “暫時穩定在裝置的儲存模塊裏。”技術主管調出屏幕上的能量圖譜,一道淡紅色的波紋在圖譜中央閃爍,“但殘片能量在流失,每天會衰減5%,如果找不到‘純淨因子’補充,最多撐兩周。”
    另一邊,白璃正對著結晶檢測儀抬起左臂——之前在烽火地帶蔓延到鎖骨的裂痕,此刻隻剩下幾道淺粉色的痕跡,像愈合後的傷疤。屏幕上的數據流快速滾動:“結晶化程度4.2%,較接駁前上升1.8%;能量穩定性89%,需持續使用V2.2型穩定劑,每周複查一次結晶擴散情況。”
    “營地的淨化裝置……”白璃剛開口,就被技術主管打斷,對方遞來一份營地監測報告,紙上的“因子濃度2.9%”讓她攥緊了拳頭。
    “我們已經派支援隊去修複了,但破壞痕跡顯示是人為的——用的是哈夫克的特製炸藥,殘留能量和血喉義肢的能量同源。”技術主管的聲音沉了下去,“而且,你們離開後,烽火地帶第一層的腐蝕蠕蟲屍體消失了,拉結爾的AI在現實中的信號幹擾也變強了,像是在……收集你們的戰鬥數據。”
    陸沉坐在旁邊的檢測椅上,懷表被放在透明的能量罩裏——表蓋裏的淡綠光與暗紅殘片交織,在罩壁上投射出細碎的光斑。技術人員正用探針檢測懷表的能量波動,屏幕上跳出“意識殘片保存率91%,與核芯能量同步率76%”的字樣。
    “曉曉的殘片比林夏的更穩定,因為懷表的能量場和她的意識頻率匹配。”陸沉盯著屏幕,指尖無意識地敲擊椅臂,“但剛才檢測時,殘片突然波動了一次,像是感應到了核芯的方向——血喉肯定在利用殘片定位我們的位置。”
    技術主管突然調出全息投影,畫麵切換到切爾諾貝利核區的衛星圖——原本隻覆蓋反應堆的猩紅光暈,此刻正沿著廢棄城區的道路向外擴散,邊緣標注著“24小時擴散範圍:5公裏”。“這是最新的衛星數據,猩紅之核的能量泄漏速度加快了。”他的手指點在光暈中心,“如果按這個速度,一周後就會波及最近的城鎮,到時候會出現大規模畸變案例。”
    蘇寒站起身,走到投影前,目光落在核區深處的紅點上——那是意識融合儀的位置,“我們得盡快再進烽火地帶,找到純淨因子,不僅要穩定殘片,還要阻止能量泄漏。”
    “但你們的汙染率已經接近安全閾值了。”技術主管皺起眉,“總部建議休整三天,等新的抗畸變劑研發出來再行動,強行接駁的話,汙染率可能會突破10%。”
    白璃搖了搖頭,收起結晶檢測報告,左臂的淺痕在燈光下泛著微光,“營地的人等不了三天,小周的結晶化已經反複兩次了,而且血喉肯定在這三天裏搞更多小動作,我們不能等。”
    陸沉也拿起懷表,能量罩打開的瞬間,淡綠光輕輕蹭過他的指尖,“曉曉的殘片在給我傳遞信息——核芯第四層有‘因子平衡艙’,能暫時壓製汙染率,我們可以先去那裏,再找純淨因子。”
    三人對視一眼,沒有再多說——從進入烽火地帶的那天起,他們就沒了“等待”的資格。蘇寒將全息裝置塞進戰術服內側,林夏殘片的淡紅能量隔著布料傳來微弱的溫度;白璃把穩定劑放進背包,指尖劃過瓶身的刻度,計算著下次注射的時間;陸沉握緊懷表,表蓋裏的殘片光影輕輕跳動,像在回應他的決心。
    技術主管看著三人的背影,最終歎了口氣,調出一份加密文件推過去,“這是總部剛傳來的‘核芯第四層地形詳圖’,標了平衡艙和可能的純淨因子位置,但……”他頓了頓,聲音壓低,“最後一頁有個備注,是拉結爾的AI破解後留下的,你們自己看。”
    蘇寒翻開文件最後一頁,一行猩紅的字跡刺得人眼睛發疼:“下次見麵,我會讓你們的意識,永遠留在烽火地帶——血喉。”
    窗外的夜色漸深,G.T.I.分部的探照燈掃過遠處的樹林,留下一道道光柱。三人走出接駁室時,晚風裹著細微的沙塵吹過,蘇寒的視網膜突然閃過一道淡紅——是林夏的殘片在預警,還是拉結爾的AI又在窺探?
    他們不知道答案,但腳步沒有停頓。第一卷的烽火已經點燃,猩紅的回響在現實與烽火地帶之間蔓延,而他們的戰鬥,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