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青囊殘卷,療傷結義
字數:6792 加入書籤
赤兔馬的速度並未全開。
關羽控著韁繩,讓坐騎維持著一種既能快速脫離戰場核心,又不至於將身後那個踉蹌的身影徹底甩開的步伐。
馬蹄踏過狼藉的土地,濺起暗紅色的泥點。
馬忠咬緊牙關,幾乎將全部的意誌力都用在跟上那抹躍動的綠色身影上。
每一次邁步,左肩的傷口都傳來鑽心的劇痛,仿佛有無數根鋼針在血肉中攪動。
失血帶來的眩暈感陣陣襲來,眼前的景象時而清晰,時而模糊。
他隻能死死盯著前方赤兔馬飛揚的馬尾,將其當作黑暗中唯一的光亮,拚命追趕。
呼吸粗重得如同破舊的風箱,喉嚨裏滿是血腥味。
汗水浸透了破爛的衣衫,與血汙混在一起,冰冷地貼在皮膚上。
他知道,關羽那句“若掉隊,某不會回頭”絕非戲言。
這位傲絕天下的名將,能允許自己這樣一個來曆不明、甚至曾是敵兵的人跟在身邊,已是破例。
若自己連跟上腳步都做不到,那便真的毫無價值,隻能被拋棄在這亂世荒野。
求生的本能,以及內心深處那股不甘就此沉寂的倔強,支撐著他榨幹身體裏最後一絲氣力。
他們穿過一片稀疏的林地,繞過幾個仍在零星廝殺的戰團。
關羽手中的青龍刀偶爾揮出,將個別不識趣衝上來攔路的潰兵或黃巾輕易斬翻。
他的大部分注意力,似乎放在觀察四周地勢和遠處旗幟的動向上,顯然對馬忠提到的“張遼伏兵”心存警惕。
終於,在奔行了一段距離,喊殺聲漸漸被甩在身後之後,關羽在一處相對隱蔽的土坡後勒住了赤兔。
這裏地勢稍高,可以觀察來路,且有幾塊巨石和灌木叢可供遮掩。
“在此稍歇。”
關羽的聲音依舊平淡,他翻身下馬,動作矯健沉穩,將青龍刀頓在一旁,目光銳利地掃視著來時的方向。
馬忠幾乎是立刻癱軟下來,靠在一塊冰涼的巨石上,大口大口地喘息,胸膛劇烈起伏,眼前金星亂冒。
短暫的休息並未緩解多少痛苦,反而讓疲憊和疼痛更加清晰地席卷全身。
左肩的簡易包紮處,鮮血又開始慢慢滲出,將布條染得更深。
關羽回過頭,丹鳳眼掃過馬忠慘白的臉色和那不斷滲血的肩膀,眉頭幾不可查地皺了一下。
他雖傲,卻並非完全漠視生命,尤其此人方才也算間接助了他,更提供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警告。
“傷勢如何?”他開口問道,語氣比之前稍緩。
馬忠艱難地抬起頭,舔了舔幹裂的嘴唇。
“回將軍……箭簇恐有倒鉤……未曾取出……失血過多……”
他頓了頓,深吸一口氣,仿佛下定了某種決心。
“卑職……略通一些岐黃之術……或可自行處理……隻是……需尋些清水與可用草藥……”
這是他思考了一路的機會。
展現價值的機會。
華佗的青囊書知識,就是他此刻最大的依仗。
關羽眼中閃過一絲訝異。
這馬忠,竟還懂醫術?
武藝(至少箭術詭異)、膽略、見識(道出伏兵),如今又添一樣。
此人究竟還藏著多少東西?
他沒有多問,隻是微微頷首。
“某去取水,汝自便。”
說著,他取下掛在馬鞍旁的一個皮質水袋,轉身向坡下不遠處的一條小溪走去。
身影依舊挺拔,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卻也在此刻顯露出一絲難得的、 不容置疑的關照。
馬忠心中稍安。
他不敢耽擱,忍著劇痛,目光快速掃過周圍的灌木和草叢。
“地榆……三七……還有……車前草……”
腦海中的藥材知識自動浮現,他辨認著那些看似普通的植物,眼中露出慶幸之色。
運氣不錯,這幾樣都是止血、消炎、鎮痛常用的草藥,雖非極品,但應急足夠。
他掙紮著挪過去,用右手艱難地采摘下需要的部分,尤其是地榆的根莖和三七的葉片。
關羽很快返回,將裝滿清水的水袋遞給他。
馬忠道謝接過,先是貪婪地小口喝了幾口,清冽的溪水暫時滋潤了火燒般的喉嚨。
然後,他將大部分水小心地倒在相對幹淨的石麵上,開始清洗采摘來的草藥,並將它們放在另一塊石頭上,找了一塊趁手的石塊,忍著左肩劇痛,慢慢搗爛。
關羽在一旁靜靜看著,並不插手,隻是目光偶爾掃過遠處,保持著警戒。
他看到馬忠處理草藥的手法雖然因傷而顯得笨拙,卻異常熟練和老道,對各種植物的特性似乎了然於胸,絕非“略通”那麽簡單。
這更增添了他心中的疑惑與好奇。
馬忠將搗爛的草藥製成藥泥,又向關羽借了青龍刀——關羽略一遲疑,還是將刀遞過,看著他小心地用刀尖挑開自己左肩上被血浸透、已經發硬的布條。
傷口露出來,猙獰可怖。
箭杆折斷,箭簇深埋,周圍皮肉翻卷,顏色暗紅,已經有些腫脹。
關羽看到傷口,眉頭皺得更緊了些。
這傷勢,比他想得更重。
馬忠額頭上滿是冷汗,他先是用清水小心衝洗傷口周圍,洗去汙血。
然後,他深吸一口氣。
“將軍……可否……借力穩住卑職……”
關羽沒有多言,上前一步,伸出大手,穩穩按住了馬忠的右肩。
一股沉穩的力量傳來,仿佛磐石,讓馬忠幾乎虛脫搖晃的身體穩定下來。
馬忠咬緊牙關,右手握住那截露在外麵的斷箭杆,根據腦海中的知識和對傷口結構的判斷,猛地發力一拔!
“呃啊——!”
一聲壓抑不住的痛哼從他喉嚨深處擠出。
鮮血瞬間湧出!
但他動作極快,幾乎在箭簇離體的瞬間,就將早已準備好的、混合了搗爛的三七和地榆的藥泥猛地按壓在了傷口上!
藥泥觸及傷口,先是一陣刺痛,隨即一股清涼感開始蔓延,奇跡般地減緩了部分灼痛感。
鮮血湧出的速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緩了下來。
他再用之前撕好的、相對幹淨的布條,重新將傷口緊緊包紮起來。
整個過程,雖然因為疼痛和虛弱而顯得有些緩慢顫抖,卻條理清晰,手法精準,帶著一種令人信服的沉穩。
做完這一切,馬忠幾乎虛脫,整個人像剛從水裏撈出來一樣,渾身被冷汗濕透,靠在石頭上,連手指都無法動彈。
但傷口的出血基本止住了,那持續的、撕裂般的劇痛也減輕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草藥帶來的麻木和清涼。
關羽一直按著他的肩膀,直到他完成包紮,才緩緩鬆開手。
他看著馬忠那蒼白如紙卻帶著一絲解脫的臉,又看了看那處理得當、不再滲血的傷口,丹鳳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
沉默了片刻,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
“好手段。”
這簡單的三個字,帶著一種真正的認可。
在這亂世,一員勇將固然可貴,但一位能活人無數的良醫,或許更為難得。
尤其是這位良醫,似乎還擁有著不凡的膽識和神秘的來曆。
馬忠虛弱地笑了笑。
“雕蟲小技……不及華佗先生萬一……隻是……恰巧知道些皮毛……能暫保性命罷了……”
他再次提及華佗,既是一種謙虛,也是在變相地抬高自己醫術的淵源。
關羽撫髯不語,目光再次投向遠方,似乎在思索著什麽。
過了好一會兒,他忽然問道:
“方才所言伏兵之事……汝從何得知?”
他又將話題繞了回來,顯然並未完全放下疑慮。
馬忠心中微凜,知道這才是最關鍵的時刻。
他不能說出係統,也不能預言未來。
隻能繼續編織那個半真半假的網。
“卑職……曾在潘璋軍中發現一些異常調動的文書……提及‘張文遠’、‘迂回’、‘斷歸路’等字樣……”
“結合此地地勢……以及曹軍用兵習慣……故有此猜測……”
“卑職人微言輕……此前不敢妄言……直至潘璋欲棄我等……方才……”
他的聲音越來越低,顯得疲憊不堪,卻也合情合理。
關羽靜靜聽著,手指緩緩捋過長長的美髯。
文書?猜測?
聽起來似乎說得通。
但總覺得,並非全部真相。
這個馬忠,身上籠罩著一層迷霧。
但他處理傷勢時表現出的沉穩果決,以及那手不凡的醫術,卻做不得假。
更重要的是,他殺了潘璋,救了自己,此刻又重傷在身,與自己可謂“同是天涯淪落人”,暫時並無利害衝突。
良久,關羽似乎做出了決定。
他轉過身,目光重新落在馬忠身上,那淩厲的審視意味淡去了不少。
“某姑且信汝。”
他說道。
“眼下危機四伏,需同心協力,方有生機。”
“汝既有傷在身,又通醫術,便暫且隨某同行。”
“待脫離險境,再論其他。”
這不是熱情的接納,更像是一種基於現實利益的、暫時的同盟宣告。
但對馬忠來說,這已是巨大的成功。
他掙紮著,想要拱手行禮。
“多謝將軍……收留……”
“卑職……必竭盡所能……”
關羽擺了擺手,示意不必多禮。
“歇息片刻,還需趕路。”
他望向更深處的地平線。
“文遠用兵,不會僅有一處埋伏。”
氣氛再次變得凝重。
但這一次,馬忠不再是完全的累贅。
他擁有了一份價值,一份在這位傲岸的將軍麵前,初步站穩腳跟的價值。
亂世的同盟,往往始於最現實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