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一次實操考核
字數:3825 加入書籤
學期過半,《基礎妝麵與遮瑕技術》課程迎來了第一次重要的階段性實操考核。考核通知提前一周下達,像一塊沉重的巨石投入原本就波瀾暗湧的湖麵,在所有學生心中激起了巨大的緊張漣漪。考核內容明確而具有挑戰性:在限定時間內,為一位指定模特完成一個符合“日常通勤”主題的、自然清透的全妝,並額外附加一項高難度任務——完美遮蓋模特麵部一處預先設定的、較為明顯的特定“瑕疵”。
考核地點設在專門的操作實驗室。這裏比平時的實操教室更加寬敞明亮,也更顯冰冷嚴肅。一排排獨立操作台整齊排列,像等待檢閱的士兵。每張操作台上都配備了全套專業工具和化妝品,品牌、色號、質地均嚴格統一,確保考核的公平性。頭頂的無影燈散發出均勻而刺眼的冷白光,能將麵部最細微的紋理和色彩差異都暴露無遺,不留任何情麵。幾位主考教授和助教坐在前方觀察席,表情嚴肅,手持評分板,目光如炬,仿佛法庭上的法官。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消毒水味和一種近乎凝滯的、令人窒息的緊張感。
藍溪提前半小時到達,找到自己的操作台號。她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擂鼓般的心跳,但指尖依舊冰涼,微微顫抖。她逐一檢查操作台上的工具:粉底液、遮瑕調色盤、各色眼影、腮紅、唇彩…刷具是否齊全、潔淨?產品的質地和色號是否與公示列表一致?她像一名即將踏上戰場的老兵,最後一次默不作聲地檢視自己的武器。周圍的其他同學也大多麵色凝重,有人反複深呼吸,有人無意識地搓著手指,有人對著小鏡子反複練習微笑以緩解焦慮。
模特們被依次帶入,根據抽簽分配到各個操作台前坐下。分配到藍溪麵前的,是一位年輕的韓國女性,年紀與她相仿,皮膚底子不錯,但神情略顯局促不安。她的左眼下方,靠近顴骨的位置,有一塊約指甲蓋大小的、顏色偏深青紫色的胎記,形狀不甚規則,像一小片凝固的陰霾,在她白皙的皮膚上顯得格外突兀。這就是她需要攻克的那座“堡壘”,那個必須被“消除”的瑕疵。
藍溪的目光與模特相遇,她看到對方眼中一閃而過的、因自身瑕疵暴露於人前而產生的羞赧和緊張。這一刻,藍溪奇異地冷靜了下來。她不再是那個為自己考試而焦慮的學生,她仿佛瞬間切換了角色,成為一個即將為“患者”解決困擾的“專業人士”。她朝模特露出一個極淺卻異常溫和、帶著安撫意味的微笑,用剛剛練習得還算流利的韓語輕聲說:“請放輕鬆,交給我就好。”
考核開始的指令響起,如同發令槍響。瞬間,實驗室裏隻剩下工具輕微碰撞的聲音、粉刷掃過皮膚的沙沙聲、以及壓抑而急促的呼吸聲。時間開始以秒為單位流逝,緊迫感如同無形的鞭子,抽打著每個人的神經。
藍溪沒有立刻動手。她花了寶貴的幾十秒鍾,再次仔細觀察模特的麵部。不僅僅是那塊胎記,還包括她整體的膚色冷暖傾向、膚質狀況、五官輪廓特點、甚至在不同角度光線下的細微變化。她需要為一個完整的、和諧的自然妝麵打下基礎,而不僅僅是孤立地對付那塊胎記。她的大腦飛速運轉,如同一個高效的計算機,快速調用著這幾個月來瘋狂吸收的所有知識:色彩理論、光學原理、皮膚肌理、產品特性…
首先,是底妝。她選用了極其輕薄的、帶有微弱光澤感的妝前乳,均勻塗抹,為後續步驟做好準備。然後,她沒有直接使用厚重的遮瑕去覆蓋胎記,而是先用了非常少量、質地水潤的、略帶暖桃色的修正液,點在胎記的青色位置,用指腹的溫度極其輕柔地拍打開,利用色彩互補原理,先中和掉一部分突兀的色差。這個過程需要精準的控製力,用量多一分會顯色,少一分則無效。她的手指穩定得驚人,眼神專注得像在進行微雕手術。
接著,她選用了一款遮蓋力中等但延展性極佳的粉底液,用濕潤的海綿蛋快速而均勻地在全臉拍開。在胎記區域,她采用了“少量多次”的疊加方式,每一次都等待前一層稍微幹透再上下一層,層層疊加,逐步覆蓋,避免產生厚重結塊的麵具感。她的動作流暢而高效,沒有絲毫猶豫或浪費。
然後,進入了最關鍵的、針對胎記的精準遮瑕階段。她拿出了那盒如同百寶箱般的多色遮瑕調色盤。根據胎記被粉底初步覆蓋後殘留的、隱約透出的青灰調子,她選用了一款比模特膚色略淺、帶有極細微暖黃調的膏狀遮瑕產品。她用一把尖端極細、幾乎隻有幾根毛的精密遮瑕刷,蘸取微量產品,在手背上調整用量,然後以一種近乎刺繡般的精準和耐心,一點點地將遮瑕膏覆蓋在胎記的精確輪廓上,並小心翼翼地用刷子尖端將邊緣與周圍皮膚暈染融合,直至界限完全消失。
這個過程極其耗費心神和時間。她需要屏住呼吸,手腕懸空,依靠極細微的肌肉控製力來完成。額角滲出了細密的汗珠,她也無暇擦拭。她的整個世界仿佛縮小到隻剩下那毫米見方的區域,那塊需要被“修複”的、不完美的皮膚。一種奇異的、高度集中的平靜籠罩了她,所有的緊張和雜念都被排除在外,隻剩下眼、心、手的高度協同。在這種極致的專注中,她內心湧起一種難以言喻的、近乎執拗的滿足感——一種將“不完美”歸於“完美”,將“異常”融入“正常”,將“瑕疵”徹底“消除”的、創造秩序與和諧的強烈衝動。
當那塊胎記終於在層層精妙的色彩修正和遮蓋下,徹底消失在均勻的膚色之中,仿佛從未存在過一般時,她幾乎要長出一口氣。但她沒有停頓,時間仍在飛逝。
她迅速進行定妝,用透明的蜜粉輕掃全臉,確保遮瑕部位牢固不移動。然後,她開始妝麵的其他部分:用極淡的大地色係眼影勾勒出自然的眼部輪廓,刷上纖細的睫毛膏讓眼神更有神采;選用柔和的杏粉色腮紅,輕掃在蘋果肌,提升氣色;最後塗上與腮紅同色係的、水潤感的唇彩。整個過程中,她始終牢記“自然通勤”的主題,所有色彩和線條都力求柔和、清淡、仿佛天生,絕不喧賓奪主,重點依然是那張完美無瑕、卻看不出厚重妝感的底妝。
當時結束的鈴聲響起時,她剛好為模特的唇部點上最後一點光澤。她放下工具,後退一步,心髒這才後知後覺地開始狂跳,幾乎要撞出胸腔。
教授們開始依次巡視評分。他們拿著評分表,目光銳利地審視著每一位模特的臉,有時會湊近仔細查看遮瑕的貼合度和邊緣融合情況,甚至會用指腹輕輕按壓測試牢固度。空氣再次凝固,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當評審組來到藍溪的操作台前時,她的呼吸幾乎停止了。幾位教授圍著她的模特,從各個角度仔細觀察,低聲交換著意見。尹教授拿起一個小型放大鏡般的工具,仔細檢查了胎記原本所在的位置,然後又看了看模特整體自然清透、毫無破綻的妝效,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飾的讚賞。她甚至溫和地問了模特一句:“感覺怎麽樣?有厚重或者不舒服的感覺嗎?”
模特對著鏡子左右看了看,臉上露出驚喜和不可思議的表情,連連搖頭:“完全沒有!很輕薄,很舒服!而且…真的看不出來了!”她的語氣充滿了喜悅和感激。
評審們點點頭,在評分表上快速書寫著。離開時,尹教授特意看了藍溪一眼,對她投以一個肯定的、鼓勵的眼神。
考核全部結束後,成績在當天下午就張貼了出來。藍溪擠在公告欄前的人群中,心跳如鼓地尋找著自己的名字。當看到“鄭藍溪”後麵那個驚人的高分,以及排名第一的位置時,她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周圍傳來一些同學羨慕和驚訝的低語。
她站在原地,怔了很久。巨大的喜悅和 relief(解脫感)如同潮水般湧來,幾乎讓她站立不穩。但比喜悅更強烈的,是一種深沉的、源自內心深處的滿足與確認。在那極度緊張的一個小時裏,她不僅僅是通過了一場考試,她更驗證了自己選擇的道路,觸摸到了那種通過極致的技術、耐心和專注,去“修複”、去“完善”、去創造視覺上的“完美”所帶來的、無與倫比的成就感。
那塊被完美遮蓋的胎記,於她而言,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挑戰的勝利。它更像一個象征,象征著她有能力用雙手和所學,去掩蓋那些不受歡迎的“痕跡”,去呈現出一個更符合期望的、光滑無瑕的“表麵”。這種能力,讓她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感和控製感,甚至…一種安全感。她隱隱覺得,這或許與她內心深處某種無法言說、卻始終存在的、關於“修複”與“掩蓋”的渴望,產生了奇妙的共鳴。
她抬起頭,實驗室窗外,首爾的天空湛藍如洗。她握緊了依舊有些微微顫抖、卻充滿了力量的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