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將,不能無帥
字數:6204 加入書籤
李牧回到邯鄲後,趙王遷任命他為大將軍,統領全軍,命令其率部南下,組織趙軍反擊秦軍。
李牧原本的三十萬邊防軍主力與邯鄲派出的趙軍會合後,在宜安一帶與秦軍對峙。他采取堅守不出、待敵疲憊、伺機反擊的策略,拒不出戰。
恒奕的秦軍遠道而來,不宜久戰。他決定主動出擊,率主力攻打肥下,打算引誘趙軍來援,趁其出營時一舉殲滅。
但這個計策被李牧識破。
趙將趙蔥建議出兵救援肥下,李牧卻說:“敵攻我救,是被動應戰,兵法所忌。”於是堅持不出。
秦軍主力調往肥下後,大營空虛;趙軍多日避戰,秦軍已習以為常,放鬆戒備。
李牧趁機夜襲秦軍大營,俘虜全部留守敵軍,奪取全部輜重。
他判斷恒奕必會回援,於是部署部分兵力正麵迎敵,主力則埋伏於兩翼。
當正麵趙軍與回援秦軍接觸後,他立即下令兩翼夾擊,形成鉗形攻勢。激戰之後,趙軍大勝。
自餘縣出兵,不過半月。二十五萬秦軍,死傷慘重,十餘位將軍中,唯有蒙武所部損失較輕。
其餘諸將,皆戰死沙場。
恒奕僅帶少數親兵突圍而出,不敢歸秦,轉而逃往燕國,投奔燕王。
鹹陽聽聞戰況,秦王大怒,下令懸賞千斤黃金,萬戶封邑,隻求恒奕首級。
……
“執夫小兒!”
帳外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夾雜著憤怒的吼聲。
訓練中的士兵、赤膊的年輕人紛紛抬頭張望,是誰敢如此辱罵他們夫長。
真不怕死。
可當他們看清來人後,一個個立刻低頭不語。
“執夫見過蒙將軍!”
執夫從營帳中走出,見來者是蒙驁將軍,微微頷首。
看著蒙驁滿臉通紅、怒火中燒的模樣,執夫神情依舊平靜。
“小兒可敢隨老夫殺入趙境!”
蒙驁盯著執夫,蒼老的麵容中透出森森殺意。從語氣就能聽出,他已經憤怒到了極點。
執夫輕歎一聲,緩緩開口。
“將軍請留守餘縣,一個時辰後,執夫率騎兵入趙。”
看著還想說話的蒙驁,執夫抬起眼,認真說道:
“步兵入境,必遭全殲。王翦將軍的四萬騎軍不在,唯有我這一騎可用。”
蒙驁憤怒的雙眼與執夫冷靜的目光交匯。
“將,不能無帥!”
不久,隨著執夫話音落地,那位為大秦征戰數十年的老將,終於忍不住落下淚水。
蒙驁痛苦地閉上雙眼,淚珠滑落,他低聲對執夫說道:
“若需何物,盡可告知。”
此時站在執夫麵前的,不再是叱吒風雲的大秦將軍,而是一位鬢發斑白、心碎的老父。
執夫明白他的心情,也感受過同樣的痛。
從當年新兵營的夫長,到如今親眼看著昔日並肩作戰的兄弟一個個倒下,那種撕心裂肺的痛,執夫比誰都清楚。
對蒙驁這樣的將軍而言,失去的是兒子。而對執夫來說,每一位兄弟的離去,都是心頭被割下一刀。
那是一種無能為力的煎熬,除了責怪自己,什麽都做不了。
“請將軍放心,我定將蒙武帶回秦國。”
一個時辰後,餘縣城外,一支由三千七百名秦軍騎兵組成的隊伍疾馳而出。
隊列中,黑色戰旗上猛虎圖案獵獵作響。
他們神情冷峻,目光堅定,隊伍前列,是一位身披鎧甲、肩披戰袍的少年將軍。
他白色披風之下,背著一把引人注目的長刀。
蒙驁立於城牆之上,望著遠去的身影,緩緩轉頭看向身旁兩名士兵。
他們手中,托著一塊擺滿方布的木盤,每塊布上都寫著一個名字。
腦海中浮現執夫方才所言:
“這是我帳下三千七百餘人的家書,若我們無法歸來,請將軍替我們送到家人手中。”
“走,趕緊走,呸!”
“你他媽快點。”
武城郊區,數百名被綁的秦兵拖著腳步前行,身後是手持刀矛的趙兵,一路上拳腳相加,唾沫橫飛。
一行人來到一處土坑前,趙兵互相看了看,露出猙獰的笑容。
咻——!!
他們紛紛揮刀動矛,將這些不肯投降的秦兵當場斬殺。
屍身被一腳踢入坑中,場麵冷酷。沒有一個人反抗。
這些秦兵早已遍體鱗傷,一夜折磨使他們精疲力竭。對他們而言,死亡,反而是一種結束。
也許對那些老秦兵而言,最放不下的,是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家人。
而對那些十五六歲的少年來說,他們此生最後的念想,或許就是母親的身影。也許在生命的最後一瞬,他們心中閃過的,是一個騎兵的影子。
趙國的士兵在殺完這些秦軍後,一個個笑嘻嘻地轉身離開。
但他們沒注意到,在極遠處的山頭,一雙雙眼睛正冷冷注視著這一切。
執夫緩緩回頭,臉上毫無波瀾。他沒有立刻下令撤退,而是讓所有人清楚地看清眼前這一幕。
如果將來他們也被圍困,他不希望有人心存僥幸,想著投降。
“繞過太行山,向北!”
隨著趙軍踏入武城,隨著執夫一聲令下,三千七百多名士兵紛紛翻身上馬。
恒奕已往東投降燕國,趙國南邊是齊、魏,西邊則是秦國五條歸路。執夫推測,蒙武將軍的部隊隻可能向北突圍。
無論是燕、齊還是魏,都不可能是蒙武的選擇。唯一可行的,隻有北上,直麵匈奴。
說實話,執夫也不確定蒙武是否還活著。
史書上,關於蒙恬、蒙毅兄弟的記載頗多,其次還有蒙驁。但關於蒙武,幾乎找不到什麽詳細記錄。
他甚至不知道,在趙國與匈奴之間遼闊的地域中,能否找到蒙武將軍的蹤跡。
他也清楚,如果王翦將軍還在,絕不會讓他們貿然行動。孤軍深入趙地,無異於送命。
更重要的是,就算蒙驁將軍失去了理智,也從未真正下達強製命令。
也就是說,執夫當初若是拒絕前來,並不算違抗軍令,而蒙驁也不會因此記恨他們,畢竟這本就是九死一生的任務。
但他還是答應了,答應帶著自己的將士踏上這條前路未明、隨時可能喪命的旅程。
恒奕失敗、叛秦的結局,讓執夫徹底清醒。他不想再將自己的命運,乃至所有將士的性命,交給任何人決定。
哪怕那個人是王翦,是王賁。
目光冷峻地望向前方,執夫這次,不隻是押上了自己,而是所有人。
如果能救回蒙武,他們就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第二天,執夫等人已行至趙國代郡附近,行蹤也隨之暴露。
這早在預料之中。若真能在趙國境內自由穿梭,趙國也撐不到今天。
“停!”
執夫忽然下令:“後退三百步,馬上!”
盡管沒人明白為何突然下令後撤,但長期養成的紀律讓他們毫不猶豫地執行命令。
幾乎是在轉瞬之間,所有人策馬後退,整齊劃一。
執夫眼神冰冷,目光鎖定前方。一路行軍,無論隊伍行至何地,總能驚起鳥獸四散奔逃。哪怕隻是一點動靜,也會引來無數飛禽走獸的躁動。
可眼下這座山,寂靜得反常。
沒有任何聲響,連最尋常的鳥鳴都聽不到。隻有一個可能——有人先一步驚走了山中的生靈。
“夫長!”
三百度開外的距離轉瞬即至,將士們紛紛勒馬回身,目光投向遠處尚未靠近的執夫。
這本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後世連孩童都能脫口而出。
可在這戰亂的年代,識字已是奢侈,更別說研究這些細節。人人忙於求生,誰會在意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事。
不久後,執夫終於緩緩轉身,朝著隊伍走來。就在他轉身的一瞬,山穀中驟然爆發出震天的喊殺聲。
“殺!!!”
“殺!!!”
樹林中,密密麻麻的趙軍如潮水般湧出,胡騎將士們瞬間背脊發涼。
幸好沒有貿然前行,否則等待他們的,便是萬箭齊發、血染山穀。
盡管趙軍吼聲震天,但他們一逼近執夫所在位置的數百步外,便停下腳步,迅速列陣,形成防禦姿態。
執夫靜靜望著這一切,臉上沒有絲毫波瀾,唯有眼神中藏著一絲遺憾。他甚至在想,如果趙軍趁他轉身時追擊,反倒更合心意。
因為比起突破鐵壁般的防禦,混戰才是他們突圍的良機。
趙軍突然出現,很快擺好陣型,甲胄森然,長矛齊指,直對秦軍虎師。
虎師三千七百多名將士也紛紛下馬,取出弩機,冷冷對準趙軍。
山穀之中,兩支軍隊對峙而立。
一邊是繪著趙字的軍旗,一邊是繡著猛虎的戰旗。
兩軍對望,目光中皆是殺意。
噠噠噠~
趙軍陣中,一位身材高大、體魄強健的將軍,忽然注意到身旁一名騎兵神情異常。那士兵嘴唇顫抖,雙眼死死盯著對麵,一動不動,仿佛見了鬼。
他眉頭一皺,這樣懦弱之人,怎還能留在騎兵之中?
“呲~”
其他騎兵見將軍神色不悅,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有人抬刀輕拍那名士兵的大腿,想讓他恢複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