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血債血償
字數:6479 加入書籤
三千多兄弟戰死沙場,他要的不是這些虛禮。哪怕他日夜跪著,也換不回那些鮮活的生命。他要的是血債血償,是匈奴和燕國用命來還。
蒙恬望著執夫臉頰上那道薄薄的疤痕,心緒複雜。
那次出征,是為了給祖父蒙驁報仇。可不隻是他,連同執夫的三千將士,也為此付出了性命。若不是執夫命大,怕是也回不來了。
“我不想聽多餘的話,隻想知道,若有機會,你能否替我守住這份仇。”
一想到死去的兄弟,執夫聲音哽咽。
蒙恬重重點頭:“好。”
他知道執夫的意思。
不久後,執夫專門尋來一位老鐵匠,為自己重新打造一柄更重的青龍刀。
死在他刀下的敵人,已有千人。他的力量,也比當初提升了百斤。那把舊刀,已經不夠用了。
他不知道關羽、項羽他們有多強,但他知道,自己將來一定會比他們更強。
五日後,秦國發布詔令。
燕王無道,勾結異族。秦國出兵三十萬,王翦為主將,辛勝為副將,即日伐燕。
詔令一出,震動鹹陽,乃至整個秦國,以及其餘四國。
此時,六國中最強的秦國,再度亮出利爪。
別苑內。
紀子如賢妻般,細心地為執夫披上戰甲,係好披風。
“執夫,這一去,早點回來。”
她一邊整理,一邊輕聲說道。
看著他略顯清瘦的臉龐,她知道,現在不是拖後腿的時候。她要做的,是支持他。
她明白,若這仇不報,他一輩子都不會安心。
執夫看著眼前溫柔的女子,低聲回道:“好。”
執夫神色淡然,努力朝紀子露出一絲微笑。
曲優站在一旁,低著頭,眼神中帶著幾分怯意。她怔怔地望著執夫,又望向紀子。
“將軍,等你回來。”
就在執夫準備出門的那一刻,曲優終於開口,臉微微泛紅,身子輕輕一彎。執夫點了點頭,嘴角再次揚起,隨後毅然轉身離開。
先是荊軻刺秦,接著又聯合匈奴,四國圍攻秦國。
在北方的燕國,他們曾以為,秦國與他們之間隔著趙、魏、齊三國,不會率先對他們出手。
於是,他們一再挑釁。
這一次,秦王嬴政親自下令,調遣三十萬大軍,直指東方的燕國。
執夫握著腰間的湛盧劍,指尖輕輕滑過劍柄上的紋路。
他曾不解,為何蒙恬會甘願飲下那杯毒酒。如今,他好像明白了。
不久後,由虎騎新兵五千人打頭,三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向燕國進發。
執夫眼神冰冷,望向燕國方向。
曾經,他以為中原之地皆是人。
但他錯了。有些人,連狗都不如。
這次去燕國,他與虎騎將士們,是去討債的。
十五日後。
“報!陛下,秦軍三十萬大軍已進入我國邊境!”
燕國國都薊城,大殿之上,一名士兵高聲稟報,聲音打破了宮中的寧靜。
“這……”
燕王喜年過四十,臉色微變,卻強作鎮定,轉頭看向朝中眾臣。
可滿朝文武比燕王還要慌亂。強秦壓境,眾人麵麵相覷,臉上滿是驚恐,難以掩飾。
畢竟,秦國如虎,而他們燕國,如何能與這如今最強大的國家抗衡?
之前,鄰國趙國就曾讓燕國屢戰屢敗,不僅未得寸土,反而丟了數座城池。
後來聯合匈奴伐趙,結果趙國擊退匈奴後,反而再度奪去更多城池。
那時,燕國尚且無法戰勝趙國,如今麵對的是已經滅趙的秦國。
“父王,兒臣建議立即出兵抗秦。”
公子丹走上殿中,雙手作揖,語氣堅定。
可他話音剛落,迎接他的不是支持,而是無數帶著怨恨的目光。
在眾人眼中,若非公子丹當初派荊軻前往鹹陽行刺,若非他主張聯合楚、魏、齊與匈奴共擊秦國,秦軍怎會遠道而來,兵臨城下?
“公子,如今強秦壓境,公子張口便言出兵,是否過於草率?”
一位老臣走出隊列,躬身拜見燕王,隨後直視公子丹,語氣中透出質疑。
“相國恐怕不知,秦國之所以得勢,並非因為它有多強大,而是趙國連年天災不斷。再者,奸臣郭開陷害李牧,導致軍心動搖。否則,就算秦國再強,十年之內也難動趙國分毫。”
公子丹一手背在身後,一手挽著寬大袖口,將趙國覆滅的緣由一一道出。他話音未落,便轉身指向殿外。
“如今秦國如猛虎,有吞並天下之誌,列國君王心知肚明。就在三個月前,六國還聯手伐秦,可見天下尚有抗秦之心。若我燕國能將這三十萬秦軍困於易水,再聯合齊、楚、魏三國同時出兵,秦國必將陷入危局!”
整座大殿回蕩著公子丹鏗鏘有力的話語。
幾位老臣聽罷,先是點頭稱是,片刻後又紛紛搖頭歎息。
“諸位愛卿,覺得公子丹所言如何?”燕王喜坐在王座之上,麵露憂色地望向群臣。
他心中其實認同公子丹的判斷。趙人彪悍,舉世皆知;趙國雖敗,卻非戰力不濟,而是天災與內亂所致。若不是群臣神色猶豫,他幾乎就要下令整軍備戰。
畢竟,哪一國君主願意拱手獻地求和?
“公子所言確有道理。”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臣緩步出列,“但僅憑我燕國三十萬兵,真能將秦軍死死困於易水?”
公子丹聽後一笑,抬手指向上方:“代王嘉,還有匈奴。”
轟!轟!轟——!
沉悶的腳步聲如同山中虎嘯。轉眼之間,三十萬大軍整齊列陣停下。
前方,陽城遙遙在望。
黑壓壓的一片秦軍士兵靜靜佇立,一眼望不到邊。
王翦一聲令下,上百架巨弩被推至陣前,十個軍陣緩緩向前推進。待逼近城下,所有士兵齊齊停步。
三萬士卒中,過半人後退一步,紛紛取下箭矢,搭弓瞄準陽城。
隨著王翦一聲令下,黑布揮落。刹那間,上萬支箭矢騰空而起,如暴雨般傾瀉而下。
咻咻咻——!
躲在城牆後的燕軍士兵不時中箭倒地,驚恐寫在臉上,身體止不住地顫抖。腳下地麵插滿箭矢,坑坑窪窪,仿佛末日降臨。
麵對城外整整三十萬秦軍,他們隻有兩萬守軍,守得住嗎?
恐懼在燕軍士兵心中迅速蔓延。
忽然,城外傳來密集的鼓聲,眾人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風!!咚咚!!風!!咚咚——”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秦軍戰吼,不少燕軍士兵竟因驚懼過度,手中兵器都拿捏不住,掉落在地。
這就是強秦。這就是秦國的軍隊。
三十萬敵軍的呐喊聲如同驚雷,壓得陽城守軍喘不過氣。他們蜷縮在城牆後,連抬頭都不敢,生怕看見那如黑雲壓境般的敵軍。
“放箭!”
守將拔出腰間佩劍,怒吼出聲。
可此刻的燕軍早已被恐懼吞噬,顫抖的雙手根本拉不動弓弦。
叮叮當當——
剛站起身的燕卒還未瞄準,秦軍早已舉起厚重鐵盾,嚴嚴實實地擋在陣前。
他們沒有呐喊。
但在他們身後,二十七萬大軍的吼聲震天動地。
隨著軍令下達,五萬秦軍列陣而出,緊隨舉盾將士之後,十幾個整齊軍陣如鋼鐵洪流般逼近陽城。
身後,一座座高聳的雲梯緩緩推進。
“殺!!!”
“殺!!”
短短片刻,陽城已被殺聲吞沒。遠遠望去,無數秦軍如蟻群攀爬,不斷湧向城頭。
終於,城破。
兩千餘名燕軍,在一名將領的帶領下,從秦軍未圍死的方向突圍而出。
他們手持兵刃,倉皇逃命。將領身邊,幾百騎兵護衛在側,目標是曲逆,那裏還有燕軍主力。
然而,當隊伍進入一處狹窄山穀時,前方山道上,緩緩走出一人。
他騎馬而行,身披戰袍,腰掛一柄奇特長刀。
“秦將執夫餘?”
這支逃軍頓時停下腳步,所有目光齊刷刷投向那身影。從荊軻刺秦到兵敗嶺城,執夫之名早已傳遍軍中。
但他們萬萬沒想到,上一次他明明在十萬匈奴軍中,為何還能活著?
“既然認得我,那便省了廢話。你們,該還債了。”
執夫眼神冰冷,如刀鋒般掃過眾人。
緊接著,山穀兩側黑影閃現,一麵麵繪著猛虎的黑色戰旗升起。五千黑騎靜靜列陣,目光如冰。
他們身佩秦劍,手持軍弩。
咻咻咻——
箭雨如暴雨傾瀉,從高處傾落。兩千餘人中,當場倒下一半以上。殘軍驚慌四散。
黑騎緩緩拔出佩劍,策馬從高處衝下,追殺逃兵。
沒有呐喊,山穀中隻回蕩著哭喊與哀嚎。
不多時,一名虎騎提著布袋走到執夫身旁。
執夫低頭看著袋中剛放入的人頭,神情毫無波瀾。
這隻是第一個。
那一日,他三千虎騎全軍覆沒,皆是燕人所為。今日踏入燕地,他要三千將帥頭顱。
若尋不到,便取他們親人之命,取他們子孫之血來填。
他執夫此番入燕,隻為殺戮而來,不為活人所生。
沒有人能替他原諒燕國,那個和匈奴有勾結的國家。
嘴上說的都是忠義禮信,做的卻是畜生都不如的事。
執夫翻身上馬,五千虎騎緊隨其後。每個人手裏都拎著一顆血淋淋的頭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