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不死不休

字數:7018   加入書籤

A+A-


    幾個匈奴人立刻行動,將繩索橫拉,試圖絆倒執夫的戰馬。
    執夫剛想砍斷繩索,卻見五六名匈奴人已衝至眼前。
    撲通——!
    戰馬被絆倒,他重重摔在地上。
    一同倒下的,還有幾名匈奴騎兵。
    但人雖倒,戰意未滅。
    執夫一躍而起,揮刀斬下,將身邊幾個匈奴人劈得頭顱飛起,血漿噴湧而上。
    血染滿了他的臉,浸透了他的衣。
    他站在屍堆之中,怒視敵人,咆哮道:
    “來啊!!!”
    他的眼中,是仇恨,是憤怒,是不共戴天的殺意。
    若有來生,他仍要斬盡匈奴,一個不留。
    曼單於策馬向前,眼神裏帶著驚魂未定,盯著那個滿臉鮮血、胸口還插著箭的秦人。
    咽了口唾沫,呼吸依然急促。他聽見自己的心跳聲,砰砰作響。曼單於清楚,那是恐懼。
    這秦人為何這般悍不畏死?他從未與秦人正麵交鋒,沒想到傳說中的大秦鐵騎竟如此凶猛。
    三千騎兵,僅三千餘人。
    而他們有十萬!!!
    整整多出九萬七千人!
    可即便如此,對麵那三千多人還是毫不猶豫地衝上來,拚命砍殺草原上的勇士。
    那種拚死一戰、不死不休的架勢。
    連他獨自麵對的野狼,都遠不如這般狠厲。
    秦國!
    曼單於心頭一震,若這次來的秦人是一萬、兩萬……他們這十萬人,會不會被徹底屠盡?一想到“大秦”二字,他胸口就仿佛被壓住,喘不過氣來。
    這個國家,到底藏著怎樣的力量,為何每一個士兵都如此英勇?
    他已經意識到,自己和族人招惹了一個怎樣的龐然大物。
    但,既然人已經殺了……
    曼單於眼神漸漸冰冷。
    大不了,帶著族人遠遠離開。
    “放箭!!”
    他剛想下令圍射,將那秦將亂箭射死。然而話音未落,一道黑影一閃而過,迅速放大。
    “放你麻辣了隔壁!”
    呼——
    噗——!
    一把三米長的怪異長刀,直直地插進了曼單於的腹部。他整個人弓著身子,從馬背上飛了出去。
    那一刻,他不敢相信。
    那一刻,他心裏隻剩疑問:那人哪來的力氣?
    飛出三四米遠,重重落地。曼單於睜著眼睛,目光中仍殘留著死前的震驚。
    一柄長刀,筆直地插在他屍體上。
    執夫站在原地,目光凶狠地掃視著匈奴人。他一手拔出湛盧長劍,滿臉猙獰。
    “嗆——”
    劍刃出鞘的聲音在風中回蕩。
    雙手緊握劍柄,執夫眼中除了冰冷,還有一股死不退讓的意誌。
    哪怕隻剩一口氣,他也要揮劍斬向匈奴人。
    “來!”
    他冷冷看著四周圍上來的匈奴士兵,臉上寫滿殺意。
    “圍軍來了!!!”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所有人朝遠處望去。
    隻見遠處山巔之上,密密麻麻地出現了無數黑影。一眼望不到頭,鋪滿了幾個山頭。
    黑壓壓的一片,像潮水般湧來。
    刹那間,匈奴人心亂如麻。曼單於已死,加上今日秦軍的凶悍,早已讓他們心生懼意。
    是不是秦國的援軍到了?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緊接著,有人開始轉身逃跑。
    然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向北奔逃。
    他們確實有仇要報,但比起家人,命更重要。
    六國懼怕秦國,猶如麵對猛虎。今天,他們終於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九萬多匈奴人根本想不到,對麵山頭上站著的,竟然隻是一群趙國的百姓和老人。
    之前番吾城被屠,趙人心中的仇恨早已刻骨銘心。
    與六國之間的戰爭不同,這一戰,不是你死我活,而是血債血償。
    當消息傳開,這裏出現了匈奴人時,方圓五十裏的老人、孩子紛紛拿起秦趙大戰後留下的兵器,奔向戰場。
    他們知道,不拿起刀,明天番吾的悲劇就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不拿起刀,親人隨時可能被匈奴人擄走。
    秦人不怕死,這是六國都知道的事。但趙人,作為與秦同源的血脈,骨子裏也帶著不屈。
    否則,強盛的大秦,為何連攻趙國十四年,直到李牧死後才攻下邯鄲。
    趙人的血性,從未低過。
    六七十歲的老者,八九十歲的孩童,看著匈奴人逃竄的身影,站在山頭怒吼。
    幾十萬人的呐喊聲,嚇得匈奴人跑得更急。
    不到半炷香時間,匈奴人便消失在遠方。
    趙國老人遠遠望了一眼,確認是秦軍後,轉身離去。
    他們與秦人關係惡劣,根本不在乎他們的生死。否則,那天婦人們為何等到胡騎走後才敢祭拜。
    平原上,除了滿地屍體與刀劍,隻剩執夫一人站在那裏。
    身後,是一地屍骸,最少幾千具。
    他望著地上熟悉的劍刃與戰袍,手中的湛盧掉落,雙膝緩緩跪下,臉上浮現出一抹淒涼的笑容。
    將士們為他而來,為他而戰,為他而死。可最後,活著的,隻有他一個。
    整個平原,除了幾千具屍體,隻剩他獨自一人。
    餘光掃過幾具穿著燕兵戰服的屍體,執夫搖頭苦笑,喃喃歎息。
    “燕國!若不滅你,我執夫此生難安!”
    從白天到黑夜,整個戰場寂靜無聲。除了滿地屍首,還有上千匹尚在喘息的戰馬。
    執夫一個人,默默地搬運著屍體。
    他臉上毫無表情,眼神空洞,在黑夜中尋找那些倒下的兄弟。
    他一具一具地翻找,一匹一匹戰馬邊走過。
    此刻,他沒有去想其他,也不打算去任何地方。他隻想找回兄弟們。
    帶他們回家!
    可他隻是一個人,要搬完三千具屍體,即使再快,天也已經黑了。
    當天連月亮都不願出現時,四周漆黑如墨,地麵什麽都看不見。
    執夫跪在地上,整個黑夜,他一動不動,眼神呆滯地望著前方。
    夜深了,他找不到兄弟們。
    很久很久,也許半個時辰,也許兩個時辰,誰也不知道過了多久。
    終於,執夫低聲開口,聲音低沉得幾乎要融進夜色裏。
    “兄弟們,你們在哪?我們回家了。”
    黑夜沉默著,沒有回應執夫。就像這個世界從未接納過他一樣。
    他仰頭望著天,沒有哭,也沒有哽咽。但淚水還是滑落,一滴一滴落在臉上。
    腦海裏,一張張熟悉的麵孔不斷浮現。
    一起參軍,一同浴血奮戰。
    那些剛入伍的少年,總是追著老兵跑,追在自己身後笑,叫他夫長。
    白日嶺城的場景仿佛還在眼前。
    “夫長,殺吧!”
    “夫長,衝啊!”
    那是一張張年輕的虎騎戰士的臉。他們似乎還在笑著看他,他們的聲音還在耳邊回響,他們眼中那渴望歸家的光,依舊未曾熄滅。
    他絕望地仰頭,眼前全是笑容洋溢的年輕麵孔。
    死了,全死了。所有人都死了。
    三千多張臉,全都消失了。
    在這屍山血海中仰望天空的執夫,像個無家可歸的孩子。
    他的命,可以靠複活幣撿回來。
    可心,再也沒法修補。
    整整一夜,他跪在地上,紋絲不動,如同死了一般。
    淚水從未停過,但他始終沒有發出一絲嗚咽。
    第一縷陽光從地平線升起,緩緩照亮了整片戰場。
    在幾千具屍體中跪了一夜的執夫,慢慢站了起來。
    他望向東方的燕國,眼神冰冷,仿佛不屬於這個世界。
    另一邊,四國的大軍並未如期而至,反而悄然撤退。
    少了敵軍的包圍,十萬秦軍得以生還,找到執夫後,幫忙將虎騎戰士的遺體運回秦國。
    回到秦國後,執夫將成蛟的首級與湛盧交給了秦軍統帥,隨後帶著虎騎將士們,護送著三千多具遺體離開。
    他們來到一座山上,執夫在那裏,俞陌、則寧和其他虎騎將士也都在那裏。
    整整兩個月,執夫留在山上,與則寧、俞陌以及其他戰士一同訓練。他還親自寫了信,懇請秦王批準,以後虎騎的訓練,全都定在這座山上。
    哪怕戰士戰死,他也希望,能一直守著他們。
    兩個月後,執夫收到秦王嬴政的詔令,命他速返鹹陽。
    鹹陽宮內,一間靜室裏,秦王嬴政與執夫對坐。
    “想打燕國,還是匈奴?”
    嬴政看著麵前這位明顯消瘦的少年,輕聲問道。
    隨後,他再次將湛盧遞到執夫手中。
    “日後,莫負寡人。”
    執夫沒有說話,也沒有表情,隻是低頭叩首,將額頭深深貼在地上,以表謝意。
    嬴政已經徹底將他當作自己人。
    執夫抬起頭,目光緩緩落在嬴政身上,語氣沉穩地說道:“王上,我想伐燕。”
    嬴政眉頭微挑:“不先滅匈奴?”
    他有些意外。在他看來,執夫最該恨的,是匈奴。
    執夫沒有讓他疑惑太久,接著解釋道:“等六國平定,無後顧之憂,我會親率虎騎,追擊匈奴至天涯海角。不滅其族,死不罷休!”
    他眼中閃過狠厲,語氣冰冷。他與匈奴的仇,不止這一代,他們的子孫,也得還。
    嬴政聽後,眼神微亮,卻未多言。
    回到別苑,剛一進門,執夫便看見蒙恬已站在院中老樹下。
    蒙恬一見他進來,立即轉身,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行禮,準備開口說話。
    執夫卻先開口了,語氣低沉:“別這樣。若真是這般禮節,我那些兄弟死得就毫無意義。”
    他臉色陰冷,伸手將蒙恬拉起,滿是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