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天賜良機
字數:4849 加入書籤
想到這裏,他嘴角浮現一抹淡然笑意。
隻要此戰得勝,秦國霸業將無人可擋。
執夫率領十萬大軍,迅速向平輿進發。
但他並未急於與項燕決戰。
六十萬大軍壓境,哪怕是個外行人也能明白,以十萬之眾對抗如此龐大的兵力意味著什麽。
執夫根本沒想過要與項燕正麵硬碰。
項燕不僅驍勇善戰,更是足智多謀,堪稱楚軍的脊梁。
即便執夫能鼓舞士氣,激發鬥誌,也難以在項燕麵前占得絲毫便宜。
因為連這些楚軍士兵,都將項燕視作戰神般敬仰。
要滅楚國,先得除掉項燕。隻要項燕一死,六十萬大軍也不過烏合之眾。
林中營地。
執夫與將士們暫作休整。
俞陌靠近過來,神色凝重:“夫長,這仗不好打。”
他壓低嗓音,生怕流露出半點動搖,影響士氣。
執夫卻神色自若,嘴角輕揚。
“不好打?兵力多,未必是優勢,反倒會拖累他們的行動。”
“把五萬楚軍分散到平輿周圍,同時通知其他叛軍勢力,讓他們盡快查明楚軍糧草所在。”
“這一戰,我們贏定了。”
執夫眼神堅定,俞陌被這股自信感染,重重點頭:“喏!”
這一切,執夫早有謀劃。
幸好當初沒讓那些年紀尚小的孩子隨軍而來。
否則今日,怕是更難施展手腳。
俞陌依令傳訊,回身又問:“夫長,那我們現在呢?繼續藏身此地,還是……”
話未說完,執夫便擺手打斷。
他攤開手中的羊皮地圖。
“這裏已有叛軍製造混亂,我們不能再拖,否則反倒會成為楚軍的目標。”
“一旦被盯上,局勢就難控製。”
“傳令,突襲陳以南的城池,用奇兵之法,吸引項燕主力。”
“隻有我們牽製住楚軍注意力,叛軍才有機會行動。”
“喏!”
楚國陳地。
連日戰事不斷,秦軍攻勢連連,楚國百姓早已疲憊不堪。
糧草告急,民力耗盡,陳地甚至開始強征兵員、掠奪民糧,隻為支撐前線。
此舉雖是為保陳地不失,卻也令百姓與貴族之間的怨氣越發深重。
執夫率軍而來,親眼見到百姓哀嚎、士兵橫行,心中一陣狂喜。
“真是天賜良機。”
俞陌站在一旁,也看出了端倪。
“夫長,讓叛軍混入城中作亂吧!陳地自會亂作一團。”
執夫嘴角微揚,眼中閃過一絲算計。
“時機還未到,先讓叛軍潛入陳地,伺機而動。”
他心中已有計劃,隻差一個火引。
“再放風聲出去,我軍已逼近陳城!”
俞陌聽後,略帶疑惑地問道:“夫長,前麵的部署我大致明白,可為何要放風聲呢?”
“這樣一來,我們還怎麽突襲陳城?”
執夫瞪了他一眼,低聲斥道:“蠢!我是讓你把消息透露給項燕,又不是要讓陳城知道!”
“就算陳城的守將聽說了也無妨,關鍵在項燕的主力軍隊。”
“他那六十萬大軍,想要追上我們的騎兵,還是慢了一步。”
“如此以靜製動,豈不妙哉?”
被夫長訓了一句,俞陌也不生氣,笑著抱拳道:“是,屬下明白了。”
楚軍大營內。
消息傳到項燕耳中時,他眉頭緊鎖,低聲自語:“秦軍到底想做什麽?”
“我楚國已正式對秦宣戰,這執夫竟敢分兵他處!”
項燕一臉憂色,在營帳中來回踱步。
執夫的心思,他多少也猜得出幾分。
可偏偏,毫無應對之策!
眼下,他手中握著楚國幾乎全部兵力。其餘城池雖也有駐軍,但人數寥寥無幾。
若執夫真打算虛張聲勢、趁機攻打別處城池,自己若不派兵救援,恐怕真會落入被動防守的境地。但!若自己率軍出擊,又勢必會被秦軍這點兵力牽著鼻子走。
“真是個難纏的對手!”項燕憤然說道。
“將軍,我們該如何應對?難道就這麽按兵不動?”一位將領沉聲問道。
項燕搖頭,思索片刻後下令:“傳信各城守軍,命他們死守城池。”
“我軍主力做好隨時馳援的準備,一旦確認敵軍主力方向,便一舉將其擊潰!”
“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自亂陣腳。”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遵命!”
在項燕的調度下,楚軍連續三日毫無動作。
仿佛對秦軍的動向毫不知情。
可就在這段沉默期,執夫早已安插在楚地的暗線,悄然開始發揮作用。
他們本就是底層百姓,最懂如何與百姓溝通。
當那些被壓迫至極的貧民,將楚軍搶糧、奪地、濫殺無辜之事傳開後,憤怒在百姓心中迅速蔓延。
這些日子,楚軍的暴行愈演愈烈。
不少百姓在糧被奪、屋被拆後流離失所,甚至有人因此喪命!
這一樁樁事,徹底點燃了民怨。即便項燕得知後下令懲處,也已無法平息眾怒。
消息傳回執夫耳中,他微微一笑:“項燕以為這樣就奈何不了我們了嗎?”
“俞陌!”
“在!”
執夫低聲問道:“陳城內情況如何?”
“夫長,經過叛軍煽動,百姓情緒高漲,隻差一個導火索,就能徹底引爆。”
“這樣一來,拿下陳城輕而易舉!”
“好!”
執夫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低聲下令:“派人嚴密監視陳城動向。”
“讓士兵們隨時準備出動。”
“在其他城池也要布下眼線,盯緊各地守軍的動靜。”
“火既然已經點著,那就讓它越燒越旺。”
夜晚悄然降臨。
陳城之內混亂不堪。
火光映紅了街道,映出了動蕩不安的人心。
數百名楚兵肆意搶奪百姓糧食,強行征兵。
這座城,遠離項燕主力,是楚國邊陲最薄弱的一環。
也最容易成為秦軍的攻擊目標。
更糟的是,執夫早已散布消息,稱大軍即將壓境。
陳城守軍本就緊張,如今更是人心惶惶。
為抵禦秦軍,守將下令強行征兵。
連年幼的孩子都被塞上武器,站上城牆。
混亂之中,哭喊與打鬥此起彼伏。
楚軍的壓製越是嚴厲,百姓心中的怒火便越是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