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隻差一個導火索
字數:4990 加入書籤
“有種的上來!我就站在這!”
執夫將青龍刀猛地插進地麵,聲如洪鍾,震得敵人膽寒。
他的目光如刃,直逼敵軍。
那一聲怒喝,讓剛剛鼓起勇氣的士兵們再次退縮。
“都愣著幹什麽!放箭!快放箭!”
守城將領怒吼,親自搶過弓箭,朝執夫射去。
箭矢呼嘯而來,執夫揮刀劈下。
“鐺!”
箭被斬落,落地發出悶響。
他冷眼掃向人群中的守城將領,厲聲喝道:“卑鄙之徒,隻會背後偷襲!”
話音未落,他一腳踢起飛矛,順手抓起,猛然擲出。
寒光一閃,矛頭直奔守將而去。
那將領嚇得連滾帶爬,躲進兵士身後。
矛頭穿透三名楚兵,才停了下來。
守城將領癱倒在地,望著矛尖就在眼前,喉嚨一陣幹澀。
“哈哈哈——”
執夫仰頭大笑,一個翻身躍上馬背,眼神冰冷地掃過那些試圖追趕的楚兵。
“你們,不過一群膽小之徒!”
“總有一天,大秦的鐵騎會踏遍楚國每一寸土地。”
留下這句話,執夫親自率領三百黑甲騎兵,迅速離去。
許久之後,守城大將才緩過勁來。
在士兵的攙扶下,他緩緩站起,目光呆滯地望著眼前的殘局。
“報——”
“將軍,城中糧草已被焚毀!”
守城大將臉上沒有一絲波動,隻是一直盯著敞開的城門。
地上滿是屍體,有楚兵,也有平民,但更多的是無辜百姓的遺骸。
他眼神空洞地說:“傳令,把所有平民的房屋都燒掉,屍體統一處理。”
“什麽?!”
身邊的將士一愣,沒人明白他的意圖。
“還站在這裏幹什麽!快去做,不然我先殺了你!”
守城大將怒吼,眼神中透出的狠意,不像是在嚇人。
“遵命。”
士兵們嚇得立即執行命令。
直到火光從兩邊的房屋燃起,守城大將心中才稍感安心。
這一戰,上萬楚人死於己方之手,消息一旦傳出,楚國必將動蕩不安。
無論如何,這口黑鍋,必須讓秦人來背。
蔡城之外。
執夫帶著這些貧民和叛軍遠離了戰場。
他們回頭望向那火光衝天的城池,淚水悄然滑落。
“完了,一切都完了,家沒了。”
人們抱頭痛哭,終於明白執夫所言非虛,楚國貴族從未將他們當作子民,隻視如草芥。
今夜的血,讓他們看清了現實。
他們不再是百姓,而是被屠殺的對象。
執夫走上前,語氣堅定地說:“家可以再建,但今晚,你們親眼看到了貴族的真麵目。”
“他們從未在意過你們,你們為何還要為他們拚命。”
“這樣的國家,不值得你們付出性命。”
“我可以斷定,他們很快會把所有的罪名都強加在你們頭上。”
“而他們自己,則會成為守護楚國的英雄,受到貴族的嘉獎。”
他的話落下,眾人震驚地看著他,滿臉不可置信。
“不,不會的,他們不會這麽做的,那些人明明都是他們殺的!”一人哭泣著說。
執夫沒有解釋,也並不急著離開。
他知道,自己所言終將成真。
這場屠殺,楚軍無法承擔後果。
屠戮同胞,殺害上萬楚人,這樣的罪,他們不敢背。
對整個楚國來說,這種動蕩也是難以承受的。
他們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靜靜等待,等待楚人自己將楚國徹底瓦解。
執夫望向蔡城方向,心中默念:“不知項燕親自到來時,看到這一切會有怎樣的反應。”
“那時,這六十萬大軍會不會成為壓垮楚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希望明天,你們不會讓我失望,讓這些人親眼看到楚軍那貪婪的真麵目……”
翌日,辰時將至。
陽光早已灑滿大地,但仍有不少貧民尚未醒來,靠在樹邊沉沉睡著。
“夫長,蔡城已有消息傳來!”
一名秦兵快步走來,拱手稟報。
“哦?”
執夫微微動容:“說,什麽內容?”
秦兵答道:“昨夜一戰,城中楚兵將所有責任推到了我們頭上。”
“聲稱有兩三萬秦兵闖入城中,屠殺了大量楚人後逃離。”
“嗬~”
執夫輕笑一聲,搖頭說道:“楚人此舉,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
“把這消息傳給百姓們,讓他們多加提防。”
“喏!”
秦兵領命,逐個叫醒熟睡中的貧民。
蔡城中發生的事,他自然不可能全盤托出。
“你們該走了,不能再跟著我們。”
“現在楚兵將昨夜死去的人,全都說是你們幹的。”
“什麽?!”
“那些人明明是他們殺的,跟我們毫無關係!”
眾人紛紛辯解,雖對楚國心生怨恨,但心底仍對楚軍有所畏懼。
這時,執夫走上前來,緩緩說道:“我們當然知道不是你們做的,但別人未必這麽想。”
“將軍,那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眾人望著執夫,眼中充滿焦急,仿佛隻有他能救他們。
執夫神情凝重,語氣遲疑:“不行,太危險了,你們不能去。”
“將軍,你說吧!隻要能讓更多人看清他們的嘴臉,我們什麽都不怕!”
執夫看著這些神情堅定的貧民,點了點頭:“也隻能這樣了。”
“現在,他們將所有罪名都扣在你們頭上,也隻有你們,能喚醒那些被蒙蔽的百姓。”
“你們是那夜的見證者,隻有你們說出來,他們才會相信。”
“你們放心,你們親人的屍骨,我一定會設法帶回。”
“謝謝將軍。”
眾人紛紛跪下,叩首致謝。
“起來吧,大家都起來吧!”
執夫麵露愧疚,開口道:“這事我有責任,沒能守護好你們。”
“可是,”他語氣堅定,“你們所做的一切不會白費,會有更多人覺醒。”
“走吧。”
楚國的百姓紛紛點頭,向執夫一一作揖告別。
徐城地界。
俞陌多次帶兵佯攻城池後,也率軍返回,追尋執夫的蹤跡。
而那些四散而去的貧民,則陸續找到親友,講述所經曆的一切。
一股潛在的不安氣息,正在楚國內部悄然滋長,隻差一個導火索。
此時,項燕正統領六十萬大軍,火速奔赴淮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