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全球波形劫與初心密鑰
字數:4301 加入書籤
周奶奶坐在藤椅上,耳後貼著用了五年的 “星橋” 傳感器,指尖在虛擬屏幕上輕輕劃著 —— 她在給非洲的阿米娜發包粽子的視頻,豆沙餡的香氣透過鏡頭,仿佛能飄到拉各斯的沙地。
“阿米娜你看,今年的粽子比去年甜,” 周奶奶的聲音帶著笑意,突然頓住 —— 屏幕裏的阿米娜突然哭了,手裏的虛擬畫筆懸在半空,畫了一半的星星碎成像素塊,“周奶奶,我畫不出星星了!腦子裏的信號像被風吹亂的線……”
話音剛落,小宇抱著平板衝進院子,臉色慘白:“林叔叔!周奶奶!全球的舊‘星橋’都出問題了!柏林的老漢斯用機械臂給老伴喂飯時,設備突然失控,差點打翻碗;非洲有二十個孩子的傳感器同時發燙,醫生說‘是神經信號被同步幹擾了’!”
林野剛踏進總部的全息實驗室,蘇晚就舉著份發燙的輿情報告跑過來,紙頁邊緣被攥得發皺:“濱江創投的殘餘勢力聯合‘新腦科’,在暗網發布了‘星橋全球故障白皮書’,還偽造了三十例‘患者神經損傷’的報告 —— 美國的幾家媒體已經開始跟風,說咱們‘用舊設備毒害全球患者’!”
全息屏上,# 星橋全球設備失控 #的話題像野火般竄上熱搜榜首,每刷新一次,相關討論就暴漲二十萬條。最刺眼的是段經過剪輯的視頻 —— 畫麵裏,柏林的機械臂瘋狂擺動,非洲的孩子捂著後頸哭,旁邊配著 “25 年技術騙局終曝光” 的紅色標題。
“老周,立刻查全球信號異常的源頭!” 林野的指尖在控製台上遊走,冷汗順著指縫滴在 2024 年的臨床日誌上,“把 2035 年的軍用協議破解工具調出來 —— 這肯定是黑岩當年的‘神經同步幹擾’程序,他們想讓全球舊設備同時失控!”
老周的手指在鍵盤上敲得飛快,額角的青筋突突跳:“林總,查到了!幹擾信號來自三個節點 —— 杭州郊區的舊信號站、柏林的廢棄工廠、拉各斯的沙地基站,用的是 2035 年濱江和黑岩合作的‘全球神經同步協議’!破解需要‘2024 年的分布式同步密鑰’,可我翻遍了備份,都沒找到!”
陳默的視頻電話突然彈進來,他剛從拉各斯趕到柏林,雨衣還在滴水,手裏的舊小腦環接在手工頻譜儀上 —— 儀器外殼的裂痕是曼穀打假時磕的,現在還沾著非洲的沙粒:“野子,頻譜儀檢測到幹擾信號裏有‘2024 年的波形碎片’,是咱們第一次臨床時小宇的玩具車控製波形!他們把初心波形當幹擾源,太狠了!”
周奶奶突然抓住林野的胳膊,手裏的舊小腦環硌得他掌心發疼 —— 這是 2024 年小宇用過的那台,電極片上還留著當年的焊錫印。“小林,你還記得 2024 年冬天嗎?咱們在民房裏調試‘分布式同步’,蘇晚寫了句口訣:‘初心為鑰,波形為橋,全球同頻,舊碼不搖’,” 老人的聲音有些顫,卻格外堅定,“當時你說,這口訣是同步密鑰,藏在每個第一次成功的患者波形裏!”
林野猛地翻到日誌的 2024 年 12 月那頁 —— 蘇晚的字跡旁畫著 “全球同步示意圖”,淡藍色的波形線從杭州出發,連向柏林、拉各斯,每個節點旁都寫著 “患者初心波形”。他突然明白:破解幹擾的密鑰,不是存在設備裏,是藏在全球每個患者 “第一次用設備成功” 的記憶裏。
“蘇晚,立刻聯係全球患者協會!” 林野抓起衛星電話,背景裏能聽到老用戶的咳嗽聲,“讓每個地區的患者回憶‘第一次用設備成功’的場景 —— 周奶奶想第一次記起孫子生日,小宇想第一次控製玩具車,阿米娜想第一次說出‘媽媽’,把這些波形實時傳回來!”
拉各斯的沙地裏,阿米娜蹲在舊設備前,手裏攥著陳默給的電阻絲 —— 這是 2024 年的老零件,上麵還留著蘇晚畫的星星。“陳叔叔,我想起來了!第一次說出‘媽媽’時,波形是暖黃色的,像撒哈拉的太陽,” 她的聲音帶著哭腔,卻慢慢穩下來,“我現在就把波形傳出去,幫其他小朋友!”
柏林的雨夜裏,老漢斯坐在康複椅上,機械臂雖然還在輕微晃動,卻慢慢對準了桌上的水杯。“我第一次用它給老伴喂藥,是 2048 年的聖誕節,” 老人的聲音透過設備傳出,波形在屏幕上展開淡藍色的弧,“當時我老伴哭了,說‘終於不用麻煩別人了’—— 這個波形,我永遠忘不了。”
杭州紀念館裏,小宇建了個臨時的 “全球波形同步群”,屏幕上跳動著來自各地的波形:東京的患者第一次畫出櫻花,紐約的退伍軍人第一次敬軍禮,悉尼的孩子第一次控製玩具船…… 周奶奶坐在中間,手裏的舊小腦環接在同步器上,像個定海神針。
“波形收集夠了!” 老周突然歡呼,全息屏上,無數條彩色的波形線從全球匯聚到杭州,像無數條溪流匯入大海,“但需要有人帶頭同步 —— 得用 2024 年第一個成功的波形當‘主鑰匙’!”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小宇身上 —— 他是 2024 年第一個用 “小腦環” 控製玩具車的患者,他的波形是所有初心的起點。小宇深吸一口氣,戴上舊設備,閉上眼睛:“我想 2024 年那個雪天,玩具車沿著紅線走了一米,林叔叔說‘小宇,你摸到星星了’……”
他的波形在屏幕上亮起耀眼的金色,像顆太陽。周奶奶帶頭念起口訣:“初心為鑰,波形為橋!” 全球的患者跟著念,無數條波形線跟著金色主波同步跳動 —— 柏林的機械臂穩穩端起水杯,非洲的阿米娜畫出完整的星星,東京的櫻花在虛擬屏上綻放。
“幹擾信號消失了!” 老周的聲音帶著哭腔,“全球設備恢複正常!”
就在這時,陳默的視頻裏傳來警笛聲 —— 他在柏林的廢棄工廠裏,抓住了 “新腦科” 的技術總監,那人手裏還攥著 2035 年的同步協議:“你們贏了…… 但我沒想到,患者的記憶,比代碼還厲害。”
杭州的夜色裏,紀念館的燈亮得溫暖。周奶奶端來剛煮好的粽子,分給圍過來的工作人員和患者家屬。小宇用舊 “星橋” 控製機械臂,在全息屏上畫了幅 “全球星星圖”—— 每個地區的星星都用對應的波形顏色,中間用金色的線連在一起,像個溫暖的擁抱。
“歐盟醫療委員會發聲明了,” 蘇晚舉著平板笑,“說咱們的‘患者初心同步方案’要作為全球腦機設備的安全標準,美國還邀請咱們去矽穀做技術分享 —— 他們終於承認,最好的技術,是帶著人的溫度的。”
陳默從柏林發來直播,他站在康複醫院的病房裏,老漢斯正用機械臂給老伴剝粽子:“野子,明年初心日,咱們在全球設分會場吧!杭州包粽子,柏林烤麵包,非洲煮玉米,讓所有患者都能嚐到彼此的味道。”
林野點點頭,走到展櫃前,把小宇的金色波形數據芯片放進玻璃櫃 —— 旁邊是 2024 年的小腦環、手工頻譜儀、周奶奶的銅鑰匙。他想起 2024 年那個雪夜,他們三個在民房裏煮泡麵,陳默說 “咱們的設備要像紐帶,把所有人連在一起”,現在,這個夢想終於實現了。
夜深了,紀念館的銀杏葉在月光下泛著光。林野、蘇晚、小宇、周奶奶坐在院子裏,手裏捧著熱粽子,看著全息屏上全球患者的笑臉 —— 阿米娜在非洲跳當地的舞,老漢斯在柏林彈手風琴,東京的孩子舉著畫的櫻花。
“以後不管遇到什麽,” 林野看著手裏的舊臨床日誌,蘇晚畫的星星還在紙頁上閃著,“隻要咱們記得這些初心,記得患者的笑臉,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
周奶奶笑著點頭,把一個粽子遞給林野:“明年的粽子,咱們要包得更大,讓全球的患者都能嚐到杭州的味道,嚐到初心的味道。”
月光灑在他們身上,像一層溫暖的紗。展櫃裏的舊物靜靜躺著,見證著從 2024 年民房到 2050 年全球的路 —— 這條路,用初心鋪就,用波形連接,用無數個患者的記憶,織成了一片跨越山海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