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 普及攻堅路與天天破障時

字數:4157   加入書籤

A+A-


    2025 年 2 月的杭州,年味還沒散,星橋科技的廠房裏就飄著焊錫的味道。陳默蹲在生產線旁,手裏攥著根泛著銅綠的舊電阻絲 —— 這是王師傅昨天從廢品站淘來的,用來替代剛斷供的進口電容。焊槍的火光在他凍得發紅的指尖跳躍,把 “兒童康複專項計劃” 的標識映在設備外殼上,那是蘇晚昨天剛貼的,邊角還沾著點膠水。
    “最後五台設備的電源模塊得趕在明天送醫前調好,” 陳默把萬用表往工具箱上一放,金屬殼子磕在印著 “星橋科技” 的紙箱上,發出悶響,“天天的脊柱損傷比預想的重,設備得扛住長途運輸的顛簸,不能出半點錯。”
    林野站在貨架前,手裏翻著省衛健委發來的設備接收清單 —— 全省十家康複醫院,每家至少五台設備,可昨天供應商突然來電,說進口電容因 “海關查驗” 要延遲一周交貨。“徐總剛幫咱們聯係了本地零件廠,” 他掏出手機,屏幕上是零件廠發來的樣品照片,“但新電容得今天下午才能送過來,咱們得先用舊零件應急,把天天的設備先湊出來。”
    蘇晚從外麵進來,手裏攥著個還熱乎的糖糕,是巷口便利店老板給的。“剛去社區接天天媽媽,” 她把糖糕掰成三塊,分給他們,“路上遇到個穿黑夾克的人,鬼鬼祟祟跟著,還拍咱們廠房的照片 —— 我看像是銳科的殘餘勢力,之前跟黑西裝一起鬧過事的。”
    陳默咬著糖糕,腮幫子鼓鼓的:“這群人還沒死心?銳科老板都被抓了,還想搞事!” 他抓起焊槍就要往外衝,“我去看看他們想幹什麽!”
    “別衝動!” 林野拉住他,“天天媽媽說孩子今天特意穿了新棉褲,就盼著能用上設備,咱們先把設備調好,別讓孩子等急了。”
    天天是淳安縣的腦癱患兒,三歲時因車禍導致脊柱損傷,隻能靠輪椅移動,連吃飯都得靠媽媽喂。上個月省衛健委的專項計劃下來,天天媽媽連夜坐大巴來杭州,握著林野的手哭:“隻要能讓孩子自己動動手,我就是砸鍋賣鐵也願意。”
    正說著,廠房的門被輕輕推開。天天媽媽抱著孩子走進來,天天手裏攥著個變形金剛玩具,小臉凍得通紅,卻睜著大眼睛往設備那邊看。“林先生,麻煩你們了,” 天天媽媽的聲音帶著忐忑,“剛才在巷口,有個人跟我說你們的設備是用舊零件拚的,不安全,還說…… 還說你們收了衛健委的錢,根本不管孩子的死活。”
    天天突然往媽媽懷裏縮了縮,小聲說:“媽媽,我不想用不安全的設備,我怕疼。”
    林野心裏一沉,趕緊蹲下來,盡量讓語氣溫和:“天天別怕,這些舊零件是王爺爺從電視台收的,比新零件還結實,之前森森哥哥用的設備就是用這個改的,你看,他現在都能自己寫字了。” 他指了指展櫃裏的手工頻譜儀,“咱們今天就試試,要是不舒服,馬上停下來,好不好?”
    天天慢慢點了點頭,從媽媽懷裏滑下來,爬到測試椅上。陳默趕緊把舊電容焊到設備上,萬用表的指針慢慢穩定在綠色的區域:“成了!信號穩了,能測試了!”
    蘇晚幫天天戴上小腦環,調整電極片時特意避開孩子的脊柱部位,還墊了塊軟毛巾:“天天,咱們先試試讓變形金剛舉起來,” 她輕聲引導,手裏的平板上顯示著腦電波曲線,“想著‘舉起來’,慢慢來。”
    示波器的屏幕上,曲線先是平穩的淡藍色,突然竄出一縷雜波 —— 是設備的電源模塊出了問題!陳默趕緊拆開設備,發現舊電容的容量不夠,導致電壓不穩。“得再並個電阻!” 他從工具箱裏翻出根舊電阻絲,卻發現長度不夠,“王師傅的三輪車裏還有備用的,我去拿!”
    陳默剛跑出廠房,就看到兩個穿黑夾克的人正圍著王師傅的三輪車,手裏拿著扳手,像是要破壞車上的零件箱。“你們幹什麽!” 陳默衝過去,一把推開他們,“再敢動一下,我就報警!”
    黑夾克的人見勢不妙,轉身就要跑,卻被趕來的周大爺和幾個鄰居攔住。“想跑?” 周大爺攥著鐵鍬,“之前舉報王師傅、偷換收貨單,現在還想破壞零件,你們當我們老頭子是擺設啊!”
    王師傅趕緊打開零件箱,掏出根長電阻絲:“快拿著,別耽誤孩子測試!”
    陳默抱著電阻絲跑回廠房,趕緊焊到設備上。這次,示波器的曲線終於恢複平穩。天天深吸一口氣,閉上眼睛,心裏默念 “舉起來”—— 桌上的變形金剛突然慢慢抬起胳膊,還轉了個圈。
    “動了!它動了!” 天天突然歡呼起來,又試著想 “放下”,變形金剛穩穩地把胳膊放下來,“媽媽,我能自己控製玩具了!我不疼,一點都不疼!”
    天天媽媽激動地衝過去,抱住孩子,眼淚掉在孩子的新棉褲上:“孩子,你做到了!以前醫生說你這輩子都沒法動手,現在你能自己玩玩具了,媽媽太高興了!”
    就在這時,廠房的門又開了 —— 省衛健委的張主任帶著幾個專家走進來,手裏舉著份文件:“我們來驗收專項計劃的設備,剛在門口看到你們抓了兩個可疑人員,已經讓保安交給派出所了。” 她看到天天控製變形金剛的場景,笑著說,“看來設備效果不錯,比我們預期的還好!”
    陳默趕緊把新到的電容拿給專家看:“之前的進口電容斷供,我們用舊零件應急,現在新電容到了,後續的設備都會換成新的,保證質量。”
    張主任點點頭,從公文包裏掏出份補充協議:“鑒於你們的設備效果顯著,衛健委決定追加投資,再采購二十台設備,用於偏遠地區的兒童康複中心 —— 另外,我們還想跟你們合作,培訓當地的康複師,讓更多孩子能用上星橋的設備。”
    林野接過協議,手都在抖 —— 從 2024 年民房裏的第一台小腦環,到現在能走進偏遠地區的專項計劃,他們終於把 “星橋” 修到了更多孩子的身邊。
    傍晚,廠房裏飄著泡麵的香氣。王師傅和周大爺煮了一大鍋泡麵,還加了雞蛋和香腸,天天抱著變形金剛,坐在紙箱上,用剛學會控製的手,慢慢拿起筷子,夾起一根麵條,送到媽媽嘴邊:“媽媽,你吃,這是我自己夾的。”
    天天媽媽笑著張開嘴,眼淚卻又掉了下來:“好孩子,媽媽不餓,你自己吃。”
    林野看著眼前的場景,突然覺得之前所有的苦都值了 —— 被搶名字、凍資金、毀廠房、斷供應鏈,都在天天夾起麵條的那一刻,變成了值得。他掏出手機,給所有患者家屬發了條消息:“星橋會一直走下去,不管是繁華的城市,還是偏遠的山村,隻要有需要的孩子,我們就會把‘橋’修到他們身邊。”
    陳默突然指著生產線旁的舊電阻絲,笑著說:“以後咱們得在每台設備上刻個‘初心印記’,記著咱們是怎麽從民房走過來的,記著這些幫過咱們的人 —— 王師傅的舊零件,周大爺的三輪車,還有孩子們的笑臉。”
    蘇晚點點頭,從包裏掏出張畫,是小妍昨天送來的 —— 上麵畫著一群孩子手拉手,站在一座橋上,橋的盡頭是顆大大的星星,旁邊寫著 “星橋,連接希望”。她把畫貼在生產線的牆上,正好對著天天坐的方向。
    窗外的月光透過玻璃,落在畫紙上,像給那顆星星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林野知道,銳科的殘餘勢力還沒徹底清除,未來還有設備迭代、培訓康複師的挑戰,但隻要身邊有這些夥伴,有這些期待的孩子,有這份 “讓技術帶著溫度” 的初心,星橋就永遠不會迷路。
    “明天咱們就去淳安,” 林野舉起搪瓷杯,裏麵裝著熱水,“把設備送到天天的康複中心,再看看其他孩子,讓他們也知道,隻要不放棄,就能摸到屬於自己的星星。”
    陳默、蘇晚、王師傅、周大爺也舉起杯子,五個杯子碰在一起,發出清脆的響。天天抱著變形金剛,也舉起手裏的糖糕,笑著說:“我也要去!我要教其他小朋友控製玩具!”
    廠房裏的笑聲,混著泡麵的香氣,飄在冬夜裏,像 2024 年民房裏飄著的泡麵香 —— 溫暖,又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