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衛健委的會議

字數:4254   加入書籤

A+A-


    2036 年 10 月的北京,秋老虎還沒完全退去,衛健委會議中心的空調卻開得足,冷風從天花板的出風口吹下來,卷著林野手裏報告的紙角。報告封麵 “健康人認知增強臨床風險記錄” 幾個字旁邊,還沾著半塊沒擦幹淨的咖啡漬 —— 是早上趕過來時,在飛行車後座打翻的速溶咖啡,他順手用報告角擦了擦,沒想到反倒留下了印子。
    “…… 基於市場需求,我們主張開放認知增強技術的健康人商用權限!” 台上,矽穀腦科的亞洲區代表正敲著講台,PPT 上 “搶占全球認知增強市場” 的標題晃得人眼暈,“據我們調研,72% 的高收入人群願意為‘記憶力提升’付費,這是千億級賽道,不該被醫療倫理捆住手腳!”
    林野手指捏著報告邊緣,指節微微發白。他想起三個月前在上海遇到的那個患者,二十多歲的程序員,為了趕項目偷偷用了地下流通的認知增強設備,結果連續一周沒睡,最後出現幻覺,說 “腦子裏有無數個聲音在念代碼”。那天患者母親抓著他的手哭,說 “早知道這樣,寧願他失業也不讓他用這東西”,那雙手的溫度,現在想起來還覺得發涼。
    “捆住手腳?” 林野突然站起來,椅子腿在光滑的地板上劃出道刺耳的響,整個會場瞬間安靜下來。他把報告攤在講台上,翻到夾著書簽的那頁,上麵貼著張患者的腦部掃描圖,灰白的影像裏,認知區有塊不規則的陰影,“這是我們上個月剛隨訪的病例,28 歲健康男性,使用認知增強設備 14 天,出現持續性認知紊亂,現在還在康複中心接受治療。”
    他的聲音沒刻意拔高,卻透著股不容置疑的堅定:“認知增強不是普通消費產品,它直接作用於大腦 —— 健康人用它追求‘效率’,可誰來承擔‘認知損傷’的風險?今天開放商用,明天會不會有家長逼著孩子用它提升成績?醫療技術的底線,不能為了市場說破就破。”
    台下傳來細碎的議論聲,蘇晚坐在第三排,手裏的筆記本上隻寫了半行字。她指尖攥著筆,筆杆都快被捏變形了 —— 作為衛健委的參會代表,她得保持中立,可看著林野孤零零站在台上,麵對台下矽穀腦科團隊的目光,心裏還是忍不住發緊。剛才矽穀腦科代表放的數據裏,明顯把 “健康人使用風險” 那欄的數值壓到了最低,她比誰都清楚,林野手裏這份臨床報告,是他帶著團隊熬了三個通宵整理的,連每個患者的隨訪記錄都標得清清楚楚。
    “林總這是本末倒置!” 矽穀腦科代表臉色沉下來,指著 PPT 上的市場預測圖,“醫療的終極目標是提升人類生活質量,認知增強能幫健康人更高效地工作、學習,這難道不是進步?你們神經紀元無非是怕我們搶占市場,才拿倫理當擋箭牌!”
    “進步不是拿人的健康賭!” 林野翻開報告的另一頁,上麵是十幾個患者的簽名,“這些人裏有程序員、學生、企業高管,他們當初都覺得‘我身體好,用幾次沒事’,結果呢?有三個現在還不能正常工作。” 他抬頭看向台下,目光掃過蘇晚時,輕輕頓了頓,像是在找支撐,“我們做腦機的,初衷是幫那些‘沒辦法’的人 —— 腦癱患兒想抓握玩具,漸凍症患者想說話,不是幫健康人‘更優秀’。如果連這點都忘了,技術再先進也沒用。”
    聽證會的討論持續了三個小時,最後投票表決時,蘇晚投了讚成林野的一票 —— 不是因為私人關係,是手裏那份患者隨訪記錄,比任何市場數據都有說服力。散場時,她故意走得慢了點,想等林野,卻看見陳默先一步湊到了林野身邊。
    陳默穿著件新的深灰色西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苟,和平時在公司裏穿衝鋒衣的樣子判若兩人。他拍了拍林野的肩膀,聲音壓得低,卻還是飄進了蘇晚耳朵裏:“老林,你這性子還是沒變,太死心眼了。認知增強是風口,你不抓,有的是人抓。”
    林野皺著眉,把報告卷起來握在手裏:“我知道你一直想做消費級產品,但認知增強這事,風險太大,不能碰。”
    “是‘你’不能碰,不是‘我’。” 陳默笑了笑,那笑容裏帶著點蘇晚從沒見過的冷意,“神經紀元的條條框框太多,我待得憋得慌。”
    蘇晚沒再往前走,轉身進了洗手間。鏡子裏的自己臉色有點白,她想起 2030 年公司更名 “神經紀元” 那天,林野、陳默和她還在未來科技城的食堂裏吃了碗麵,陳默當時拍著胸脯說 “咱仨要一起做中國的腦機龍頭”,怎麽才六年,就成了現在這樣。
    她剛擰開水龍頭,就聽見外麵傳來記者的追問聲。湊到門縫裏一看,陳默正對著鏡頭說話,西裝領口的麥克風還沒摘:“我正式宣布,即日起離開神經紀元,加入矽穀腦科擔任中國區 CTO。接下來,我們會推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認知增強產品,打破某些企業的技術壟斷 —— 畢竟,好技術不該隻藏在醫療的小圈子裏。”
    蘇晚的心猛地沉了下去。她趕緊拿出手機給林野發消息,指尖都在抖:“陳默剛才對記者說的話,你看見了嗎?”
    沒等林野回複,她就聽見走廊裏傳來林野的聲音,帶著點疲憊,卻依舊穩:“各位記者朋友,神經紀元的核心方向始終是醫療賽道,不會因為任何競爭改變。陳默先生的選擇我們尊重,但也希望大家能理性看待認知增強技術,別被‘風口’衝昏了頭。”
    那天下午,林野在神經紀元的會議室裏開了場緊急高管會。會議桌中間的投影儀沒關,還停留在聽證會的臨床數據頁,林野把報告放在桌上,手指輕輕敲著紙角:“陳默走了,接下來矽穀腦科肯定會在認知增強上發力。但我醜話說在前麵,咱們不能跟著亂 —— 之前定的老年認知維護、腦癱康複這兩條線,該推進的繼續推進,誰要是想跟著做消費級產品,現在就可以提出來。”
    會議室裏沒人說話。研發總監老張推了推眼鏡,說:“林總,我們都知道該守著醫療這條線,就是怕矽穀腦科那邊搞小動作,比如挖我們的技術人員。”
    “挖人不怕。” 林野拿起筆,在筆記本上畫了個簡單的腦機結構圖,“我們的核心算法都有備案,而且這幾年培養的團隊,心裏都清楚做醫療的意義。” 他抬頭看向眾人,目光掃過每個人的臉,“2024 年我們在杭州民房裏創業,就為了做能幫到人的東西。現在公司大了,更不能丟了這個初心。陳默想走消費級,就讓他走,我們把醫療這塊做紮實,比什麽都強。”
    會議結束時,天已經黑了。林野留在辦公室,翻出 2026 年第一次臨床時的照片 —— 照片上,腦癱患兒小宇用 “小腦環” 控製玩具車移動了一米,他、蘇晚、陳默三個人蹲在地上,笑得眼睛都眯了。照片邊緣有點泛黃,是他當年用拍立得拍的,一直夾在筆記本裏。
    手機震了一下,是蘇晚發來的消息:“明天我去公司找你,有些認知增強的監管建議想跟你聊聊 —— 純工作哈。” 後麵還加了個小小的笑臉表情。
    林野看著那條消息,嘴角慢慢翹起來。他回複:“好,我讓行政部留杯熱咖啡,你上次說的那家掛耳,我讓采購多囤了點。”
    放下手機,他看向窗外。神經紀元大樓的燈光亮了一半,研發部的窗戶還透著光 —— 老張他們應該還在加班,調試新的老年認知監測算法。林野拿起桌上的報告,翻到最後一頁,在空白處寫了行字:“守住醫療底線,就是守住初心。”
    他知道,陳默的離開隻是開始,接下來矽穀腦科肯定會有更激烈的動作。但就像 2024 年麵對 VC 的質疑一樣,隻要方向沒錯,再難走的路,他也能走下去。
    隻是那天晚上,他鎖辦公室門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陳默之前的工位 —— 那裏現在空著,桌上還留著一盆沒帶走的多肉,是 2030 年公司搬家時,陳默從舊辦公室挪過來的,現在還活得好好的。林野笑了笑,轉身關了燈。
    走廊裏的聲控燈慢慢滅了,隻留下安全出口的綠光。林野握著那份沾著咖啡漬的報告,腳步堅定地往電梯口走 —— 他得趕緊回家,把明天要和蘇晚聊的監管建議整理出來,還要跟生產部確認 “第三代小腦環” 的量產進度,時間可不等人。
    而此刻的矽穀腦科中國區辦公室裏,陳默正對著電腦屏幕,看著神經紀元的最新財報。他手指在鍵盤上敲出一行字:“下周啟動‘家用認知訓練儀’研發,避開政策限製,先打擦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