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9章 初到貴寶地
字數:3024 加入書籤
火車轟鳴著北上,窗外的景色從華北平原的鬱鬱蔥蔥逐漸變為略顯蒼涼的北方曠野。林凡和陳大校坐在硬臥車廂裏,一路聊著技術、見聞,偶爾也聽陳大校講些部隊裏的趣事,時間過得倒也不慢。
幾天後,火車終於緩緩駛入北方鋼鐵公司所在的工業重鎮。剛出車站,一股濃重的工業氣息便撲麵而來——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硫磺和金屬粉塵味道,遠處是高聳入雲的煙囪和連綿起伏的廠房輪廓,街道上往來的人群步伐匆匆,穿著各色工裝,臉上帶著產業工人特有的質樸和幹勁。
“怎麽樣?跟四九城不一樣吧?”陳大校深吸了一口帶著工業味道的空氣,笑著問林凡。
“確實不一樣,感覺……整個城市都是為了鋼鐵而生的。”林凡感慨道,目光好奇地打量著這座陌生的城市。這裏的規模和氣魄,比紅星軋鋼廠又大了不知多少倍。
一輛北方鋼鐵公司接待處的吉普車早已等候在站外。來接站的是廠辦的一個年輕幹事,姓趙,很熱情,但言談舉止間似乎帶著一絲大廠職工特有的、不易察覺的優越感。
車子駛入北方鋼鐵廠區,林凡才真正體會到什麽是“鋼鐵巨獸”。廠區遼闊得望不到邊,鐵路專用線縱橫交錯,巨大的高爐、焦爐、軋鋼車間如同鋼鐵叢林,轟鳴聲、汽笛聲、金屬撞擊聲不絕於耳,運輸物料的火車和重型卡車川流不息,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相比起來,紅星軋鋼廠更像是個精致的作坊。
“林工是第一次來我們北鋼吧?”趙幹事一邊開車一邊介紹,語氣中帶著自豪,“咱們這兒是‘共和國鋼鐵長子’,第一爐鋼水就是從這兒流出來的……這邊是煉鐵廠,那邊是煉鋼廠,前麵那片是新劃出來的連鑄連軋項目區,部裏和廠裏都高度重視……”
林凡默默聽著,觀察著,心中既感到震撼,也激發起了強烈的學習和挑戰欲。在這裏,他能接觸到國內最頂尖的鋼鐵技術和更複雜的生產管理體係。
陳大校在一旁補充道:“小趙,林凡同誌別看年輕,可是解決技術難題的一把好手,這次來既是學習,也是給你們項目雪中送炭的,你們可不能藏著掖著。”
趙幹事連忙笑道:“首長您放心,廠領導特意交代了,一定要接待好林工。尤其是宋工,聽說來了技術專家,早就盼著能交流交流呢!”
“宋工?”林凡看向陳大校。
“哦,就是我跟你說過的那個‘技術瘋子’,宋運輝。”陳大校解釋道,“大學生,分來沒多久,脾氣倔得很,眼裏隻有技術和數據,但確實有兩把刷子,就是不太合群,現在在連鑄連軋項目組打雜呢。”
打雜?林凡有些意外。以陳大校之前的描述,這位宋運輝應該是技術骨幹才對。
吉普車在一片相對較新的廠區停下,這裏是為新連鑄連軋設備規劃的場地,廠房嶄新,但氣氛似乎有些凝重。趙幹事將兩人帶到了一棟三層樓的招待所安頓下來。
“陳大校,林工,你們先休息一下。晚飯時間我來接你們去食堂。宋工那邊……我一會兒去項目組看看他在不在。”趙幹事安排妥當後便離開了。
招待所的條件比較簡陋,但還算幹淨。陳大校放下行李,對林凡說:“我一會兒得先去廠部一趟,跟幾個老夥計碰個頭,協調那批軍需鋼的事。你自己先熟悉熟悉環境。宋運輝那小子,估計正在哪個角落跟圖紙較勁呢,你可以先去項目組轉轉,提我名字就行。”
說完,陳大校便風風火火地走了。
林凡休息了片刻,便決定去連鑄連軋項目組看看。他憑著方向感和大致的指示,朝著那片新廠房走去。
項目組的辦公室設在一個臨時板房裏,裏麵堆滿了圖紙、資料和各種零件樣品,幾個技術人員正圍在一起爭論著什麽,聲音很大,氣氛似乎有些緊張。
林凡沒有直接進去,而是站在門口稍微聽了一下。他們爭論的焦點似乎是關於連鑄機扇形段某個輥子的冷卻參數設定問題,一方堅持采用設備供應商提供的原始數據,另一方則認為需要根據國內鋼水質情況進行調整。
爭論得很激烈,但似乎誰也說不過誰。
林凡微微皺眉,他憑借現代知識體係和在紅星廠的經驗,直覺感到調整參數的一方可能更貼近實際,但缺乏足夠的數據支撐。
就在這時,板房最裏麵的一個角落,傳來一個略顯清冷但又異常堅定的年輕聲音,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壓過了爭吵:
“你們的爭論沒有意義。原始數據是基於國外純淨鋼水設定的,我們的轉爐鋼水雜質和氣體含量不同,熱傳導效率根本不一樣。不進行修正,必然導致鑄坯內部裂紋發生率超標百分之三十以上。這是計算的結果,不是猜測。”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個戴著深度近視眼鏡、身材瘦削、臉色有些蒼白的年輕人,正伏在一張堆滿圖紙和計算稿的桌子上,頭也不抬地說著話,手裏還飛快地滑動著計算尺。
那應該就是宋運輝了。林凡心想。
果然,一個年紀大些的技術員有些不悅地說:“小宋,你又來了!天天算算算,國外專家也是你能質疑的?出了問題你負責?”
宋運輝終於抬起頭,鏡片後的目光銳利而執著:“科學計算的結果,為什麽不能質疑?如果明知道有問題卻不糾正,那才是真正的負責嗎?”
他的話語直接,毫不圓滑,頓時讓那位老技術員下不來台,氣氛更加尷尬。
林凡站在門口,看著那個沉浸在自己世界裏、卻又敢於堅持技術的年輕人,仿佛看到了某種意義上的同類。
他心中一動,並沒有立刻進去打斷,而是默默地記下了他們爭論的技術要點。
看來,這北方鋼鐵的水,果然很深。而這位宋運輝,也果然是個有意思的人。
真正的交流,恐怕不會那麽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