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4章 通宵攻堅
字數:4398 加入書籤
十二個小時!從當天晚上八點設備再次啟動,到第二天早上八點交接班,這就是廠領導給予林凡和宋運輝的全部時間窗口。
時間緊迫,任務艱巨。他們不僅要完成參數調整後的設備調試,還要進行足夠批次的澆鑄測試,采集對比數據,以證明優化效果。任何一環出錯,都可能前功盡棄,甚至坐實“瞎胡鬧”的罪名。
消息在項目組小範圍傳開,引起了不同反應。年輕技術員們摩拳擦掌,感到興奮;以馮總工為首的老派人員則冷眼旁觀,甚至私下議論“看他們能搞出什麽名堂”、“坐等打臉”。
林凡和宋運輝沒有絲毫耽擱,立刻投入到緊張的準備工作之中。
林凡負責實操層麵。他帶領幾名支持他們的年輕技工,再次仔細檢查了三號扇形段的所有相關設備——冷卻水閥門、流量計、溫度傳感器、輥縫調整機構……確保每一個執行部件都處於最佳狀態,能夠精確響應指令變化。他的動作沉穩熟練,指令清晰,很快穩定住了現場人員的情緒。
宋運輝則負責理論和數據層麵。他根據之前積累的數據和修正後的模型,計算出了最終優化的參數表,並與林凡反複核對,確保萬無一失。他還設計了嚴密的數據采集方案,準備對比優化前後鑄坯的質量指標,尤其是內部裂紋的探傷結果。
兩人分工明確,配合默契,仿佛已經合作多年的老友。
傍晚,簡單扒了幾口飯,攻堅正式開始了。
設備低沉的轟鳴聲再次響起。控製室裏,氣氛緊張得如同戰場前指。林凡坐鎮主控台,宋運輝緊盯著數據監測屏幕,幾名技工守候在關鍵設備旁隨時待命。
“開始注入冷卻水,壓力逐步提升至設定值。”
“各點流量監測正常。”
“鑄坯頭部即將進入三號段……3, 2, 1……進入!”
“參數切換……現在!”
林凡果斷下達指令,將控製模式切換到新的優化參數集。
一瞬間,所有數據流都發生了變化。冷卻水流量、壓力、溫度設定值……都與之前不同。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屏幕上的數據曲線出現了短暫的波動,這是係統切換時的正常反應。
幾秒鍾後,數據逐漸穩定下來,運行在新的參數平台上。
“運行平穩!”操作員報告。
“各監測點數據正常,未見異常報警!”宋運輝盯著屏幕,語速飛快。
第一塊試驗鑄坯順利通過。
“快!取樣!送檢!”林凡立刻下令。
早已等候在出坯口的工人立刻截取樣品,貼上標簽,火速送往實驗室進行超聲波探傷和金相分析。
等待結果的時間格外漫長。控製室裏無人說話,隻能聽到設備運行的嗡鳴和人們緊張的呼吸聲。
第一批檢測結果傳回:內部裂紋指數……與優化前相比,未有明顯改善,甚至有輕微波動!
“這……”支持他們的年輕技工臉上露出失望的神色。
馮總工不知何時也來到了控製室外麵,隔著玻璃看著裏麵,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宋運輝的額頭滲出了汗珠,他快速翻看著數據記錄:“不應該啊……理論計算不應該出錯……”
林凡卻相對鎮定。他拍了拍宋運輝的肩膀:“別急,才第一塊坯子,係統可能還沒完全穩定。繼續生產,加大取樣頻率!”
第二塊,第三塊……樣品不斷被送去檢測。
結果依然不理想!波動很大,時而好像有點效果,時而又甚至更差!完全看不到穩定的優化趨勢!
時間已經過去了四個小時!已經到了深夜!
挫敗感開始在現場彌漫。連最初支持他們的人也開始動搖了。
“看來……還是不行啊……”
“馮總他們說的也許是對的……”
“白白浪費了這麽長時間……”
宋運輝臉色蒼白,手指緊緊攥著數據紙,嘴唇抿成一條線,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林凡也眉頭緊鎖,但他沒有慌亂。他盯著實時數據曲線,大腦飛速運轉,尋找著任何可能的蛛絲馬跡。
突然,他注意到一個細節:每次參數切換後,冷卻水溫度的穩定總是比流量和壓力要慢半拍,有一個微小的滯後。
“我明白了!”林凡猛地一拍控製台,“是溫度控製的響應滯後!我們的新參數對溫度變化更敏感,原有的控製係統PID參數不合適了,導致溫度在小範圍內震蕩,影響了冷卻效果的穩定性!”
這是一個極其細微但關鍵的點!之前的理論計算和靜態測試都無法發現這個問題!
“那怎麽辦?”宋運輝急忙問,“重新整定PID參數需要時間,根本來不及!”
林凡目光銳利,當機立斷:“不整定係統了!手動微調!小宋,你根據實時溫度反饋,心算補償量,我來手動微調冷水閥門的開度!我們人來當這個反饋控製器!”
這是一個極其大膽和瘋狂的想法!完全依靠人的經驗和反應來彌補自動控製的不足!
但這是目前唯一可能快速見效的辦法!
“好!”宋運輝毫不猶豫地答應,立刻撲到數據屏前。
林凡則將對應的冷卻水閥門控製切換到手動模式,手握調節旋鈕,目光緊緊盯著溫度反饋數值。
“溫度偏高0.5度!需要增加冷水流量百分之二!”
“收到!”
“溫度穩定了!但流量又超調了,回落一點!”
“明白!”
兩人如同精密的聯動機器,一個快速心算發出指令,一個精準手動執行。他們的精神高度集中,額頭上都布滿了汗珠,卻配合得天衣無縫。
周圍的人都看呆了,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瘋狂又如此默契的操作方式。
一塊又一塊鑄坯在這種“人肉控製”下生產出來。
樣品再次被緊急送檢。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窗外天色漸漸泛白。
終於,在天快亮的時候,最新的檢測結果被送了回來!
送樣的技術員幾乎是跑著衝進控製室的,臉上帶著難以置信的狂喜!
“降了!降了!裂紋指數連續下降!最新一塊坯子,內部裂紋率比優化前降低了百分之四十!達到優質品標準了!”
控製室裏先是一靜,隨即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
成功了!他們真的成功了!
林凡和宋運輝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極度疲憊後的巨大喜悅和放鬆。兩人幾乎虛脫般地靠在椅子上,相視而笑。
然而,沒等他們高興多久,控製室的門被推開了。
馮總工帶著幾個老工程師走了進來,臉色並不好看。他看著歡呼的眾人,又看了看癱坐在椅子上的林凡和宋運輝,冷冷地哼了一聲。
“別高興得太早!”馮總工潑來一盆冷水,“靠手動微調碰運氣算出來的成績,能算數嗎?等你們能穩定地自動運行出這個結果再說吧!況且,這隻是三號段的數據,代表不了整個設備!”
他的話,像一根刺,再次紮向成功的喜悅。
現場的氣氛,瞬間又冷卻了下來。
通宵攻堅的成功,似乎並未能完全打消所有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