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14章 培訓名額之爭

字數:1676   加入書籤

A+A-


    部委“經濟管理幹部培訓班”的候選名單下發到紅星廠,如同在滾沸的油鍋裏潑進了一瓢冷水,瞬間炸開了花。這個培訓班的意義,廠裏稍微有點級別的人都心知肚明——這是通往更高平台的快車道,是未來提拔重用的風向標。整個係統隻有一個名額,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林凡的入選,在很多人看來是順理成章。他技術過硬,改革成績斐然,又剛剛在部委工作小組麵前露了臉,風頭正勁。李廠長自然是喜不自勝,全力支持。
    然而,劉副廠長一係的人豈會甘心讓林凡如此順利地更進一步?他們迅速行動起來,開始了瘋狂的阻撓和運作。
    劉副廠長親自出馬,找到了楊書記,言辭懇切又暗藏機鋒:“楊書記,林凡同誌年輕有為,成績突出,這我們都承認。但是不是太年輕了點?資曆尚淺啊。這次培訓班機會難得,培養的是未來的管理骨幹,我覺得還是要考慮更全麵、經驗更豐富的同誌,比如我們供銷科的長孫科長,年富力強,在供銷係統工作多年,人脈廣,經驗足,是不是更適合這個全麵培養的機會?”
    同時,他們又四處散播言論:
    “林凡走了,他那攤子承包製怎麽辦?剛見點成效就撒手,不是虎頭蛇尾嗎?”
    “廠裏的改革正在關鍵時刻,離不開他這個主力啊!”
    “年輕人還是應該多在基層鍛煉,紮紮實實做出成績,不要總想著往上跑。”
    甚至有人私下裏嚼舌根,暗示林凡善於搞表麵文章,承包製的成績有水分,其技術背景出身可能缺乏宏觀管理視野等等。
    更重要的是,劉副廠長他們也推出了自己的競爭人選——供銷科的孫科長。這位孫科長是劉副廠長的鐵杆心腹,資曆老,人脈廣,雖然業績平平,但善於搞關係,在廠裏也有一批擁護者。他本人對這個名額更是渴望已久,活動得異常賣力。
    一時間,廠裏暗流湧動,支持和反對林凡的聲音激烈碰撞。原本看似明朗的局麵,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林凡自己反倒顯得很平靜。他深知這個名額的重要性,但也明白,過分爭取反而落了下乘。他依舊該幹嘛幹嘛,全力處理公司的業務,同時遠程指導著宋運輝那邊的技術攻堅,仿佛名額之爭與他無關。這份沉得住氣,讓李廠長更加欣賞,也讓一些中立派刮目相看。
    李廠長則是火力全開,為了林凡的名額據理力爭。他在廠黨委會上掰著手指頭細數林凡的功勞:扭虧為盈的技術服務公司、成功落地的承包製、受到部委領導表揚的改革思路……“資曆淺?什麽是資曆?做出實實在在的成績,就是最好的資曆!難道論資排輩、庸庸碌碌反倒是優點了?”
    雙方爭執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楊書記被吵得頭疼,眼看無法達成一致,最終隻好決定:“既然大家意見分歧這麽大,那就上黨委會投票表決吧!民主決策!”
    消息傳出,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黨委會成員各懷心思,有的支持改革,有的傾向保守,有的則是中間派,投票結果難以預料。
    劉副廠長那邊加緊了對中間委員的遊說和許諾,誌在必得。李廠長也在積極溝通,但顯得更加光明正大一些,主要強調林凡的能力和成績對廠子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林凡能否獲得這個寶貴的名額,前途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