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擴張的隱憂

字數:3396   加入書籤

A+A-


    車間頂部的吊扇已經轉了三個通宵,機油味混著新工人身上的汗味,在悶熱的空氣裏凝成粘稠的霧。林舟站在生產線末端,指尖劃過一隻歪扭的塑料部件,邊緣的毛刺刺得指腹發麻。這是今天第七批不合格品,堆積的紙箱已經漫過了質檢台的邊緣,像一座沉默的灰色堡壘。
    “林總,這是今早的報告。”老吳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他手裏的 A4紙被汗水浸得發皺,“合格率……又降了兩個點。”
    林舟接過報告,目光落在那個刺眼的“92%”上,喉結不自覺地滾動了一下。三個月前,沃爾瑪的合作協議剛簽下來時,這個數字還是讓他引以為傲的 98%。那時車間裏隻有二十個工人,每個人的手藝都經過他親自把關,機器運轉的節奏像精準的鍾表。可現在,五十張陌生的麵孔塞滿了新租的廠房,他們大多是附近村鎮的農民,握著注塑機操作杆的手還在發抖。
    “這批貨不能發。”林舟把報告拍在質檢台上,聲音因熬夜而沙啞。紙箱碰撞的脆響在車間裏回蕩,幾個新工人下意識地停下了手裏的活,怯生生地望著他。
    老吳歎了口氣,黝黑的臉上刻著深深的紋路:“已經壓了三批訂單了。沃爾瑪那邊昨天又來電話催,說要是再延誤,就要啟動違約條款。”他頓了頓,語氣愈發沉重,“林總,再這樣下去,我們的口碑要毀了!”
    林舟走到窗邊,推開積灰的玻璃。外麵是新搭的簡易倉庫,帆布篷被風掀得啪啪作響,露出裏麵堆積如山的半成品。三個月前,他站在這裏,看著挖掘機平整土地,心裏滿是對未來的憧憬。沃爾瑪的訂單像一張從天而降的餡餅,讓他昏了頭,連夜租下隔壁的廠房,在勞務市場拉來五十個工人,甚至沒來得及做係統的培訓就匆匆開工。
    “是我太急了。”林舟的指尖抵著冰涼的玻璃,看著遠處貨車揚起的塵土,“通知下去,所有新訂單暫停接單。明天開始,全員培訓。”
    老吳愣了一下,隨即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我這就去安排。正好我認識一位以前在國營大廠做管理的老專家,或許能請他來指導。”
    當天下午,車間裏就拉起了臨時培訓區。老專家戴著老花鏡,拿著卡尺在不合格品堆裏翻找,每指出一個問題,都讓周圍的新工人臉紅到耳根。“你們看這個接口,”他用鑷子夾起一塊殘次品,“注塑溫度差了五度,就成了廢品。林老板給你們開工資,不是讓你們練手的。”
    林舟站在角落,看著工人們笨拙地模仿著操作規範,心裏像壓了塊石頭。暫停接單的消息傳開後,銷售部的電話快被打爆了,更讓他頭疼的是供應鏈的問題。上周,聚乙烯原料突然斷貨,生產線停了整整一天,還是他托了三個人情才從別家工廠勻來一批應急。
    “林總,三家核心供應商都聯係好了。”采購部的小張喘著氣跑進來,手裏攥著三份合同,“但他們都要求預付貨款,最少 30%。”
    林舟翻開合同,密密麻麻的條款刺得眼睛生疼。公司的流動資金早就投進了新設備和廠房租金,現在賬上的錢連支付工人工資都勉強。他捏著合同的手指泛白,忽然想起蘇晴早上塞給他的保溫杯,裏麵的枸杞還浮在水麵上。
    回到辦公室時,天已經黑了。蘇晴坐在他常坐的那張椅子上,麵前放著一個鼓鼓的信封。看到他進來,她站起身,眼底帶著溫柔的笑意:“老公,吃飯了嗎?我燉了湯。”
    林舟搖搖頭,疲憊地靠在門框上。蘇晴走過來,輕輕撫平他皺起的眉頭,從信封裏拿出一張銀行卡:“這是我媽給我的嫁妝錢,你先用著。”
    燈光下,銀行卡的金屬邊閃著微弱的光。林舟看著那張熟悉的臉,忽然想起結婚時蘇晴穿著紅裙子的樣子,想起她把這張卡小心翼翼放進首飾盒時的神情。喉嚨裏像是堵了什麽東西,他伸手抱住妻子,眼眶不自覺地紅了:“老婆,謝謝你。”
    “我們是一家人,不說謝。”蘇晴拍著他的背,聲音輕柔卻有力量,“兒子今天還問我,爸爸什麽時候能回家陪他搭積木。他說,爸爸是最棒的,一定會渡過難關。”
    林舟的眼淚終於忍不住落了下來。他想起每次加班回家,兒子總會舉著畫滿星星的畫等他,稚嫩的聲音喊著“爸爸加油”。那一刻,所有的焦慮和自責都化作了動力。他擦幹眼淚,握緊銀行卡:“明天我就去和供應商簽合同,一定不讓你們失望。”
    接下來的一個月,工廠裏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熱潮。老專家製定了詳細的培訓計劃,老工人們手把手帶著新工人練習,質檢台旁多了三道複檢工序。林舟每天泡在車間裏,和工人們一起吃盒飯,一起調試機器,常常忙到後半夜才回家。蘇晴則每天送來親手做的飯菜,有時還會幫著整理培訓資料,成了工廠裏最溫暖的風景線。
    轉機發生在第四周的早上。質檢員小李拿著報告衝進辦公室,聲音裏滿是激動:“林總!合格率!合格率恢複到 99%了!”
    林舟猛地站起來,一把搶過報告。當看到那個鮮紅的“99%”時,他忍不住笑了,眼角卻泛起了淚光。車間裏傳來此起彼伏的歡呼,工人們互相擊掌,臉上洋溢著久違的笑容。更讓人振奮的是,供應商的原料車準時停在了廠區門口,滿載著聚乙烯的貨車揚起的塵土,在陽光下像是金色的希望。
    一周後,沃爾瑪的采購總監張總如約而至。他穿著筆挺的西裝,在林舟的陪同下走遍了整個工廠。看到整齊的生產線、規範的質檢流程,還有牆上貼著的員工技能考核表,張總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
    在樣品室裏,張總拿起一隻塑料部件,用卡尺仔細測量著尺寸,又輕輕敲了敲外殼,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林總,我沒看錯你們。”他放下部件,語氣誠懇,“之前和科瑞合作,他們擴張後連基本的質量都保證不了。你們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調整過來,很不簡單。”
    林舟笑著遞過一杯茶:“張總過獎了,是我們之前太急於求成,走了彎路。以後我們一定會嚴格把控質量,不會讓您失望。”
    張總接過茶杯,目光落在窗外正在練習操作的工人們身上:“我看了你們的整改報告,很詳細,也很有誠意。下周我們可以續簽明年的合作協議,量上還能再增加 20%。”
    送走張總,林舟站在廠區的空地上,看著藍天白雲下的廠房,心裏百感交集。風吹過新栽的梧桐樹,葉子沙沙作響,像是在訴說著這段不平凡的經曆。老吳走過來,遞給他一支煙:“林總,這下可以鬆口氣了。”
    林舟點燃煙,深深吸了一口。煙霧繚繞中,他仿佛看到了兒子舉著畫跑來的樣子,看到了蘇晴溫柔的笑容,看到了工人們臉上的汗水與希望。他知道,這次危機不僅讓工廠渡過了難關,更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真正的擴張,從來不是規模的盲目擴大,而是管理的精益求精,是團隊的同心協力,是家人的默默支持。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工廠的每一個角落。林舟掐滅煙頭,轉身走向車間。那裏,機器的轟鳴聲依舊響亮,卻比以往更加沉穩、有力,像是在奏響一首關於成長與希望的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