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林風遇疑點,陸辰查李老板背景

字數:4742   加入書籤

A+A-


    老江城菜館的煤爐在十月末的清晨裏冒著白氣,王建國正用長勺攪動鍋裏的紅燒肉,油花濺在搪瓷鍋沿上,發出“滋滋”的輕響。林風拎著剛打印好的短視頻腳本走進來,手裏還攥著一張便簽——上麵記著陸辰叮囑的“重點:突出紅燒肉的軟爛口感,加一段王師傅燉肉的特寫”,這是這周要給老江城拍的第三條探店視頻,之前兩條在校園號下架後,隻能發在辰風自己的QQ群裏,卻意外收獲了不少轉發。
    “王師傅,今天拍燉肉的鏡頭,得麻煩您多燉一會兒,拍出來才好看。”林風把腳本遞過去,目光卻不經意掃過菜館角落的桌子——那裏坐著兩個身影,一個穿著黑色連帽衫,是張浩;另一個穿深灰色西裝,公文包上印著“江城供應鏈”的銀色lo,正低頭跟張浩說著什麽,手指在手機屏幕上劃動,像是在展示什麽文件。
    林風心裏一緊,下意識放慢了腳步,假裝整理腳本,耳朵卻仔細聽著那邊的對話。距離太遠,隻能斷斷續續聽到幾個詞:“李老板……收購……餐館……斷辰風的貨……”接著,西裝男從公文包裏掏出一個牛皮信封,遞給張浩,拍了拍他的肩膀:“李老板讓我跟你說,別急,慢慢來,先把辰風的商家撬過來幾個,下個月供應鏈就能卡住他們。”
    張浩接過信封,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抬頭時正好瞥見林風,臉色瞬間沉了下來,對著西裝男說了句“先走了”,就匆匆往菜館外走。林風趕緊低下頭,假裝看腳本,直到兩人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才快步走到王建國身邊,聲音壓得很低:“王師傅,剛才那穿西裝的是誰?跟張浩走得挺近的。”
    王建國往巷口瞥了一眼,手裏的勺子頓了頓:“那是李誌強的手下,姓劉,前幾天還來我這兒,說要‘收購’我的菜館,給的價很低,還說‘不答應就斷我的五花肉供應’,我沒理他。”
    “李誌強?”林風心裏咯噔一下——這個名字陸辰提過,前世就是這個人坑了辰風的創業項目,沒想到這一世這麽早就跟張浩勾連在一起。他沒敢多問,怕引起懷疑,隻匆匆跟王建國確認了拍攝時間,就拎著腳本往科創大廈跑,路上的梧桐葉被風吹得打轉,他的腳步卻越跑越快,心裏隻有一個念頭:趕緊把這事告訴陸辰。
    科創大廈12樓的辦公室裏,陸辰正對著電腦皺眉頭。陳陽坐在旁邊,手指在鍵盤上飛快敲擊,屏幕上是辰風QQ群的後台數據:“昨天發的紅燒肉視頻,轉發量有180次,比上次少了30次,主要是因為沒有校園號引流,隻能靠學生自發轉發。”蘇晴則在整理客服反饋,手裏的筆在紙上畫著圈:“有5個學生問‘為什麽校園號看不到你們的視頻了’,還有人說‘刷到有人罵你們視頻抄襲,是真的嗎’,得趕緊澄清。”
    “抄襲是假的,”陸辰指著電腦上的對比圖,“那人發的‘抄襲證據’是截了我們視頻的前3秒,跟網上的模板混在一起,故意誤導人,已經讓陳陽查IP了,應該是李老板的人搞的鬼。”
    話音剛落,辦公室的門被猛地推開,林風喘著粗氣跑進來,手裏的腳本都揉皺了:“辰子!我剛才在老江城看到張浩了!跟一個穿西裝的男人在一起,那男的是李誌強的手下,還說要‘收購餐館’‘斷咱們的貨’,下個月供應鏈就要動手!”
    陸辰手裏的鼠標“啪”地落在桌上,屏幕上的對比圖晃了一下。他之前隻知道李誌強做建材和校園配送,卻沒料到對方還在布局“餐飲供應鏈”——收購餐館、卡住貨源,這是要從上遊徹底斷了辰風的根基,比之前的價格戰、砸店更狠。
    “你聽清他們說‘收購’哪些餐館了嗎?”陸辰趕緊追問,手指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有沒有提老江城、晨光或者巷尾麻辣燙?”
    “沒聽清具體的,但那男的給了張浩一個信封,看起來像是錢,”林風努力回憶當時的細節,“張浩抬頭看到我就走了,王師傅說那男的前幾天還去老江城談收購,給的價很低,明顯是威脅。”
    陳陽這時突然開口:“我剛才查李誌強的工商信息,發現他上個月注冊了一家‘江城校園餐飲管理公司’,經營範圍裏有‘餐館收購’‘食材供應’,股東裏還有一個是之前快客快餐店的老板——就是之前跟咱們打價格戰的那家!”
    蘇晴也湊過來,手裏拿著手機:“我表姐剛才發消息說,她聽大三的學長說,最近有好幾家校園周邊的餐館都收到了‘收購意向書’,給的條件都差不多:要麽低價賣店,要麽跟李誌強的供應鏈合作,隻能用他的食材,不然就斷貨。”
    信息碎片在陸辰的腦海裏快速拚湊:李誌強注冊新公司,收購餐館、壟斷供應鏈,再讓張浩當“內應”撬走辰風的合作商家,最後用供應鏈卡住貨源——一套完整的壟斷計劃,環環相扣,目標就是徹底把辰風擠出校園餐飲市場。
    “不能讓他得逞,”陸辰握緊拳頭,眼神變得堅定,“首先,咱們得跟合作商家綁定得更緊——陳陽,你在係統裏加一個‘食材溯源’功能,讓學生能看到餐館用的食材來源,突出‘新鮮、正規’,跟李誌強的凍肉供應鏈做區分;蘇晴,你聯係王師傅、張磊他們,明天一起開個會,給他們漲分成,從10%漲到12%,再承諾幫他們抵抗收購壓力,隻要他們不跟李誌強合作,辰風就幫他們做宣傳、穩客源。”
    “漲分成?那咱們的利潤會少很多。”林風有點擔心,上個月剛靠短視頻業務賺了2萬多,要是漲分成,可能會把利潤壓縮到一半。
    “現在不是算利潤的時候,”陸辰搖搖頭,“要是商家被李誌強搶走,咱們連外賣業務都保不住,更別說短視頻了。漲分成能穩住他們,等熬過這段時間,再想辦法拓展新業務補回來。”
    陳陽已經開始在係統裏設計“食材溯源”模塊:“我會把王師傅的五花肉供貨商、張磊的雞腿供貨商信息都錄進去,學生點餐後能看到‘食材來源:惠民肉食,檢疫合格編號XXX’,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放心,還能幫商家證明自己用的是好食材,不會被李誌強的凍肉比下去。”
    蘇晴也拿起手機,給王建國發消息:“王師傅,明天上午10點在辰風工作室開商家會,有要事商量,還能幫您解決收購的麻煩。”沒過多久,王建國就回複:“好!我一定到,還能叫上巷尾的劉姐一起,她昨天也收到收購意向書了!”
    當天下午,陸辰沒閑著,讓陳陽幫忙查李誌強的“江城供應鏈”具體覆蓋範圍。陳陽通過工商信息和公開報道,整理出一份表格:“李誌強的供應鏈主要覆蓋江城東部的批發市場,跟咱們合作的惠民肉食、老江城的五花肉供貨商都在西部,暫時沒被他控製,但他上個月剛跟東部的3家大型肉食廠簽了獨家協議,接下來可能會往西部擴張。”
    “得提前跟咱們的供貨商打招呼,”陸辰立刻給惠民肉食的王師傅打電話,“王師傅,最近有沒有人跟您談獨家合作?要是有,您別答應,辰風這邊可以給您保證銷量,每個月至少從您這兒進200斤雞腿、150斤五花肉。”
    王師傅在電話裏笑了:“你放心,昨天有個穿西裝的找我,說要包了我的貨,我沒同意——跟你們合作踏實,學生都認你們的賬,比跟那些‘大公司’打交道靠譜多了!”
    掛了電話,陸辰心裏稍微踏實了些,但他知道,這隻是暫時的。李誌強有資本優勢,能給供貨商更高的價格、更穩定的訂單,要是長期耗下去,供貨商未必能一直堅持。他需要找到李誌強的弱點,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晚上,科創大廈的辦公室隻剩下陸辰一個人。他對著電腦,翻著陳陽整理的李誌強資料,目光停在一行字上:“2007年,李誌強因‘不正當競爭’被江城工商局處罰,涉及壟斷某高校校園超市貨源。”
    “不正當競爭?”陸辰心裏一動,趕緊搜索當年的新聞——果然,有報道稱李誌強當年通過低價傾銷、威脅供貨商等手段,逼走了高校裏的3家小超市,最後被學生舉報,工商局罰了他5萬元。雖然處罰不重,但這說明李誌強的壟斷手段早有先例,而且存在違法風險。
    他立刻給匿名者發了條短信:“你知道李誌強現在的供應鏈有沒有違法違規?比如用不合格食材、強迫商家合作?”
    匿名者回複得很快,附帶了一張照片:“這是李誌強供應鏈的凍肉檢疫報告,有幾份是偽造的,還有商家反映他強迫簽‘獨家協議’,不簽就斷貨。你要是能拿到更多證據,可以舉報到工商局。”
    陸辰看著照片裏模糊的檢疫報告編號,心裏燃起一絲希望。這或許就是打破李誌強壟斷的關鍵——隻要能找到他違法的證據,就能通過法律手段阻止他的擴張。
    他把照片發給陳陽:“明天幫我查一下這些檢疫報告的編號,看看是不是真的偽造的。另外,聯係之前被李誌強威脅的商家,看看能不能收集到強迫簽協議的證據。”
    陳陽回複:“好,我明天一早就查,還能找計算機係的同學幫忙,查得更快。”
    陸辰合上電腦,看向窗外的夜色。科創大廈樓下的路燈亮著,偶爾有晚歸的學生走過,說說笑笑的聲音飄上來,帶著青春的熱鬧。他知道,接下來的日子會更艱難,李誌強不會輕易放棄壟斷計劃,張浩也會繼續找機會搞破壞,但他不再像之前那樣焦慮——他有團隊的支持,有商家的信任,還有對抗違法壟斷的底氣。
    隻是他沒想到,第二天一早,陳陽就帶來了一個更驚人的消息:“我查了李誌強的銀行流水,發現他每個月都有一筆錢打給學校後勤處的一個賬戶,而且他的‘校園配送公司’注冊地址,就在後勤處旁邊的寫字樓裏——他們可能有勾結!”
    陸辰手裏的咖啡杯瞬間停在半空。學校後勤處?這意味著李誌強不僅有校外的勢力,還在學校內部有靠山。要是後勤處幫著他打壓辰風,比如禁止辰風在宿舍區配送、限製辰風的宣傳,那後果不堪設想。
    他深吸一口氣,手指微微攥緊。這場對抗,已經從校外的商業競爭,延伸到了學校內部的權力關聯。他看著辦公室牆上的“辰風工作室”招牌,心裏清楚——真正的硬仗,才剛剛開始。而下一卷的故事,將在這場“校內勾結+校外壟斷”的雙重危機中,正式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