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家資細盤謀深遠

字數:3920   加入書籤

A+A-


    這邊幾個鋪子漸漸都經營了起來。
    尤其是那冷飲鋪子,雖定價親民,卻實實在在算是個暴利行當。
    除了製冰的成本,那些酸梅、綠豆、糖料並人工,所費著實有限。
    林望舒將各項收支都細細記在賬上,心中清明。雖婆母周氏和安平郡主都給過銀錢支持,她也將這些本錢與後續盈利分開記賬,公私分明。
    如此盤算下來,她自個兒手裏倒也積攢下不少可動用的銀錢。
    她便動了心思,想自己買個莊子,專門試種些草藥。
    北地莊子不比江南價高,因氣候所限,大多隻能種一季收成。
    她剛吩咐何伯去留意市麵上可有合適的小莊子,婆母周氏便聞訊進了她的屋子。
    “聽說你想買個莊子種藥材?”周氏坐下便問道。
    望舒點頭:“是,娘。總覺藥鋪的藥材來源,若能自家掌控一部分,更穩妥些。我想先種些黃芪、桔梗、板藍根、防風、北沙參,自己種自己炮製,不懂的人采摘容易傷了藥性。”
    周氏聞言,直接擺了擺手:
    “既如此,何必外頭去買?
    公裏現成有一塊莊子,地方偏些,攏共就二十畝地,因那處人煙稀少,不好雇工,隻佃出去兩畝,產出有限,本也不值什麽錢。
    你若是不嫌棄,娘就直接撥到你名下,讓你也有個自己的莊子,正好遂了你種藥的心願。”
    望舒忙推拒:“娘,這如何使得?那是公中的產業……”
    “有什麽使不得?”
    周氏打斷她,語氣不容置疑,“你如今是王家的主母,手裏豈能沒些像樣的資產?
    現在看著早,等過幾年煜兒大了,要說親事,聘禮嫁妝難不成都從公中一個口袋往外掏?
    你瞧瞧別人家後宅,哪個主母不是變著法兒從公裏往自己房裏劃拉東西?
    隻要大麵上過得去,公裏帳目是盈利的,誰還真個計較?”
    她說著,還壓低了聲音,帶了幾分過來人的意思,“你三嬸子,早些年就從他們家公裏,悄沒聲息地挪了兩個莊子一個鋪子到自己名下了,大家不過是睜隻眼閉隻眼罷了。”
    “再則他們家公裏你三嬸子打理的總的都翻了兩倍有餘,他們拿紅利拿得開心著呢。”
    周氏拍了拍望舒的手,推心置腹:
    “咱們家人丁單薄,沒那些兄弟鬩牆、婆媳鬥法的糟心事。
    這家裏的東西,不是你的,就是我的,再就是煜兒的。
    我如今把這塊地給你,將來煜兒成家,由你這個做母親的拿出體己來給他添彩,豈不比直接從公裏出更顯情分?”
    她頓了頓,又道,“況且,我已從我嫁妝裏撥了一個莊子填補到公中了,與這塊地正好相鄰,往後合在一處打理也便宜。你就安心收下罷。”
    望舒見婆母思慮如此周詳,直接用自己嫁妝補貼到公中,心中感恩,也不再矯情,起身鄭重行了一禮:
    “娘為兒媳籌劃至此,兒媳感激不盡,定不負娘親期望。”
    周氏笑著拉她坐下:“既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今日正好,娘便把公裏那些產業,連同我的嫁妝,都與你細細盤一盤,你心中也好有個數。
    眼看商隊快回來了,屆時帶回的貨物,隻怕公裏和我的嫁妝鋪子都要動用起來周轉。”
    她喝了口茶,便開始一樣樣數來:
    “先說我的嫁妝。鋪子共有五個,一個專營皮毛,一個雜貨鋪子,另外三個圖省心,都租了出去。
    莊子原本有四個,剛撥了一個到公中,如今還剩三個。
    其中兩個土地肥沃的,全是佃出去的,收益尚可;另一個地力差些,佃出去的收成剛夠繳納田賦,沒什麽盈餘。”
    說完嫁妝,又說公中產業:
    “公裏現有五個莊子。
    你去過的那個大莊子,約有一百五十餘畝,是產出最多的根基。
    另外四個莊子,一半是家中派人耕種,一半佃出。
    鋪子方麵,自家經營的有四個:一個棉被鋪子,與軍中長期有供需,也做些零星買賣;
    一個兵器鋪子,裏麵有族裏旁支的子弟在做工;
    一個糧油鋪子,一半生意是與官衙往來,另一半做街坊零售;
    最後一個,是個當鋪。”
    說到此處,周氏神色微凝,“這當鋪,明麵上是生意,暗裏也擔著些消息往來的行當。
    運氣好時鋪子能大賺,運氣背時,也可能虧本。其餘還有十多個鋪麵,都是租出去的,租金倒是項穩定進益。”
    她歎了口氣,看向望舒:
    “以往這些營生,多靠著家裏男人們在軍中的關係維係。如今卻是不行了。
    往後這個家,主要就靠咱們婆媳支撐。
    總不能事事都去尋郡主相助,人情債,欠多了終究難還。
    這些帳目,往後都得你管起來,統籌安排下去。”
    一時間接收這許多信息,林望舒隻覺得頭皮微微發麻,千頭萬緒。
    她定了定神,對侍立一旁的何伯道:“何伯,勞煩您取紙筆來,我與母親方才所言,請您都記錄下來。”
    何伯應聲取來筆墨。
    望舒先是在幾張白紙上畫上表格,列好表頭,然後指給伯看:
    “何伯,往後記這些產業賬目,或許可以試試用這種表格之法。
    分門別類,諸如產業名稱、位置、大小、經營方式、年收益、管事人等等,各列一欄,看起來一目了然,也便於核對。”
    何伯初聽“表格”二字,略顯茫然,但他是極聰慧通透之人,略一細看望舒所畫之後思忖,便明白了其中關竅,眼中露出欣然之色,拱手道:
    “少夫人此法甚妙,條理清晰,老奴這便試著記錄。”
    周氏聞言,也過來跟著細看了起來:“我的兒,往日我聽著你和青溪那丫頭說什麽表格記帳,原來說的這個嗎?真有意思。”
    望舒笑回道:“娘,不過兒媳閑著瞎琢磨學來的東西,娘別打趣兒媳了,如果都願意用這個,兒媳叫人按照這個格子印幾本如何?”
    “那可好了,何伯,你們記帳的省事多了。”周氏抬頭看向何伯。
    何伯明白周氏的意思,趕緊上前作揖:“多謝少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