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朝廷旨意,誅殺徐介
字數:5066 加入書籤
“鎮北侯,你一直都是這麽和百姓交流的?”
蕭世玉騎在馬上,看著寧遠。
寧遠點頭,“是,小將軍有何見解?”
蕭世玉開口,“鎮北侯貼近百姓,確實不錯,然長久這樣下去,百姓就會沒有敬畏之心,到那時,就很可能會引起各種混亂。”
寧遠眉頭一挑,他和司馬元並行,“小將軍可否詳細說說?”
蕭世玉淡淡一笑,“何為官,何為民?”
“官乃是秩序的維護者和製造者,民乃是秩序的遵守者。”
“民畏懼官,從而遵守秩序。”
“民不畏懼官,秩序也就不在了。”
寧遠聽到這話,搖了搖頭,“小將軍的話,我不敢苟同。”
蕭世玉麵露疑惑。
寧遠開口,“官與民,猶如魚與水。”
“官離不開民,民也離不開官。”
“官之所以為官,是因為民認可他是官。”
“民之所以為民,是因為他們老實巴交。”
“如果官不懂民,官不近民,那麽民也就不會支持官,如此,官還會是官嗎?”
蕭世玉聽到寧遠的話,當即搖頭,“非也。”
“官就是官,民就是民,官就應該高高在上,讓民仰望。”
“隻有這種情況,才能讓國家社會安定。”
寧遠眉頭一挑,“小將軍如何解釋眼下幾個州郡的農民起義?”
“那些州郡的農民為何要起義?”
“莫非不是因為官逼民反?”
蕭世玉啞口無言。
“好了,小將軍有小將軍的見解,我有我的見解,或許你我都是正確的,又或許你我都是錯的。”
“爭論沒有意義。”
“小將軍這幾日好好在青州休息,過幾日我帶你去看看青州的一些產業。”
寧遠揚鞭朝城內趕去。
這次出城視察,讓他心裏安定不少,百姓的農田裏麵都有農作物。
有農作物,百姓就能安心,他們也就不會鬧事。
根據錦衣衛的回報,如今的農民起義越來越熱鬧。
許多州郡的駐軍都跑去剿滅起義軍。
這也是為什麽有很多人沒在這個時候響應趙王的原因。
……
涼州。
“你說什麽,徐介拿下了雁門關?”
公孫行頗為震驚。
屬下點頭,“是的,如今徐介已經正式入主雁門關。”
公孫行眉頭一皺,“蕭世玉那小子呢?”
謀士楚香回答,“聽說是去了青州。”
公孫行冷哼一聲,“蕭世玉這是跑去青州搬救兵了吧?”
“可惜那青州窮困不已,恐怕鎮北侯自己現在每天都焦頭爛額,哪兒有心思去幫他要回雁門關。”
楚香點點頭,“太守,眼下各地諸侯都還在克製,可徐介卻是得到了雁門關,這恐怕有些不好吧?”
“雁門關畢竟是天下第一關,如果徐介把幽州資源搬到雁門關裏麵,那他就可以在北邊虎視眈眈,後麵隨時出來攪動風雲。”
公孫行若有所思。
“依你看,我們應該怎麽辦?”
涼州距離幽州很近,如果出兵,很快就可以到達幽州城下。
楚香開口,“自古出兵,都需要正當理由。”
“徐介出兵雁門關,天下諸侯默然不語,是因為他有正當理由。”
“如今我們出兵,也需要一個理由。”
公孫行點點頭。
楚香繼續說道:“太守不妨直接發表一封討問徐介的檄文,就問他為何要占據雁門關。”
“朝廷可沒有下旨,讓他徐介領雁門太守的職位。”
“徐介必然知道理虧,他若是退出雁門關,太守您可以上表朝廷,願意分兵鎮守雁門關,靜等蕭世玉回歸。”
公孫行眉頭皺緊,“若是徐介不退出雁門關呢?”
楚香笑道:“那麽太守豈不是就有了正當理由討伐徐介?”
“他私自占據雁門關,分明就是叛逆。”
“太守就算拿不下雁門關,也能夠拿下幽州。”
公孫行眉頭舒展開來。
“好,好好好,就照先生說的做,勞煩先生替本太守寫上一份討問徐介的檄文。”
楚香急忙拱手,“願效犬馬之勞。”
三日過後。
寧遠看著手中的檄文,饒有興致的將其遞給蕭世玉,“小將軍請看,公孫行已經在替你討問徐介了。”
“想必用不了多久,雁門關就能重回小將軍的手中了。”
蕭世玉看著手中檄文,眉頭緊緊皺起。
趙成等人又依次接過去。
“公孫行這家夥,竟然也在打雁門關的主意。”蕭世玉冷哼一聲。
寧遠眉頭一挑沒有說話。
目前一切都按照他的猜想在走。
天下諸侯果然看不慣徐介占據雁門關。
蕭世玉深吸一口氣,“如果公孫行拿下了雁門關,我想要再奪回來,回恐怕就很難了。”
“此人手握十五萬大軍,即便是朝廷也要哄著他。”
“到時候他完全可以上表朝廷,要求替朝廷鎮守北疆,朝廷眼下的局勢,大概率會同意。”
寧遠沒想到蕭世玉也能看透其中關鍵。
“小將軍莫慌,無論怎麽說,雁門關名義上都是小將軍您的。”
“你才是真正的雁門太守。”
蕭世玉無奈苦笑,“我這個雁門太守現在已經是名存實亡。”
“朝廷為了穩住局勢,隨時可以撤去我這個雁門太守。”
寧遠知道蕭世玉說的很對。
他甚至能夠猜到太後的一些想法。
借助雁門關這塊肥肉,從而讓那些有野心的諸侯互相消耗。
如此一來,朝廷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寧遠也沒算到這點兒。
這讓他不得不重新思考出兵的時機。
眼下來看,越晚出兵越好。
“報!”
“稟報侯爺,朝廷使者來了。”
親兵跑進來大聲稟報。
寧遠眉頭一挑,“跟我去迎接。”
他沒有注意到,蕭世玉嘴角勾起了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
太守府院子。
寧遠等人紛紛跪倒在地。
“太後旨意,著鎮北侯寧遠即刻起兵,出兵雁門關,誅殺反賊徐介。”
使者麵露微笑,“鎮北侯,接旨吧。”
“臣接旨。”寧遠沉聲道。
使者看了眼蕭世玉,隨後領著人下去休息。
蕭世玉也找了個借口離開。
“侯爺,朝廷怎麽突然讓您出兵了?”丁三炮疑惑不已。
那麽多諸侯,為啥偏偏是寧遠。
朝廷應該知道寧遠的青州還在恢複生產。
司馬元沉聲道:“侯爺,我怎麽感覺,這背後有人在故意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