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北方的消息

字數:5090   加入書籤

A+A-


    離開縣衙的時候,天邊隻剩下最後一抹殘陽,昏黃的光線將兩人的影子拉得老長。
    柳國安緊緊攥著那份蓋著縣衙大印的憑證,像是攥著什麽絕世珍寶,臉上是壓抑不住的興奮和激動。
    “他娘的,總算是把這事兒辦下來了!”
    他狠狠一揮拳頭,壓低了聲音,卻難掩其中的狂喜。
    “青山兄弟,你這腦子到底是怎麽長的?這都能讓你給盤活了!”
    宋青山臉上倒是沒什麽得意的神色,隻是淡淡地笑了笑:“運氣好罷了。”
    他抬頭看了看已經徹底暗下來的天色,說道:“柳大哥,天色不早了,這山路晚上不好走。”
    “今晚就在縣城歇一晚,明天一早再回去。”
    “行,聽你的!”
    柳國安現在對宋青山是言聽計從,當即拍著胸脯道:“今晚我請客,咱們找個好點的地方,再喝兩杯!”
    宋青山搖了搖頭,指了指不遠處巷子裏一個掛著悅來客棧破舊招牌的小店:“就那兒吧,省點錢,以後用錢的地方還多著呢。”
    柳國安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起來:“行,都聽你的!”
    兩人找的這家雞毛店,確實便宜,房間裏除了一張硬板床和一張缺了角的桌子,就再沒別的東西了,空氣中還彌漫著一股淡淡的黴味。
    可兩人都不在乎這些,柳國安是過慣了苦日子的,宋青山更是連破廟都住得,這點環境算不了什麽。
    夜深了,柳國安沾床就睡,很快就響起了震天的呼嚕聲。
    宋青山卻毫無睡意,他盤腿坐在床上,默默運轉著《易筋經》裏的韋陀護法呼吸法門,調理著這幾日奔波的疲憊。
    窗外,傳來了更夫打更的梆子聲,一聲又一聲,在這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清晰。
    緊接著,一陣整齊劃一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又緩緩遠去,那是縣城裏巡夜的差役。
    這看似平靜的縣城,實則外鬆內緊,處處透著一股緊張的氣氛。
    宋青山緩緩睜開眼睛,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幕,心裏卻不像柳國安那般輕鬆。
    官府的身份是拿到了,王家的威脅暫時被壓了下去,可這隻是解決了眼前的小麻煩。
    更大的危機,始終像一把利劍懸在所有人的頭頂。
    北方的戰亂。
    今天在縣衙裏,他聽那些差役閑聊時提了一嘴,說北邊又打了一場大仗,官軍敗了,幾十萬難民跟潮水一樣往南湧。
    這青石縣雖然偏僻,但誰又能保證,戰火不會有一天燒到這裏來?
    一旦天下大亂,他們這一大家子,沒田沒地,又能逃到哪裏去?
    這個時代,想要遠走他鄉,路上餓死病死的,十有八九。
    到了新的地方,人生地不熟,又該如何謀生?
    一陣寒意從心底升起,讓宋青山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他發現,天氣似乎也開始回暖了,空氣中不再是那種刺骨的冰冷,多了一絲濕潤的氣息。
    春天要來了,可這個春天,會是安穩的嗎?
    “唉。”
    一聲輕歎,在寂靜的房間裏響起。
    “怎麽了,青山兄弟?還沒睡著?”
    旁邊床上傳來柳國安甕聲甕氣的聲音,他不知什麽時候也醒了。
    “沒什麽,隻是在想些事情。”宋青山說道。
    柳國安翻了個身,借著從窗戶縫隙透進來的微弱月光,看到宋青山坐在那裏的輪廓。
    他嘿嘿一笑,勸慰道:“還在想王家的事?別愁眉苦臉的了,咱們現在也是有官府身份的人了,他王豹再橫,也得掂量掂量!”
    頓了頓,他似乎是想到了什麽,又壓低了聲音。
    帶著幾分得意地說道:“再說了,我今天在酒樓裏聽人說,北邊好像有消息了,說是朝廷派了大臣過去,要跟北邊的蠻子和談呢!”
    “真的假的?”宋青山心中一動。
    “八九不離十吧!”
    柳國安咂了咂嘴。
    “都說打了這麽多年,國庫都打空了,再打下去,大家都沒好日子過。”
    “我估摸著,這事兒要是談成了,怎麽也能換來幾年太平光景,足夠咱們把家業立起來了!”
    幾年的太平光景嗎?
    宋青山心中默念著,雖然知道這種和談脆弱不堪,但對眼下的他來說,哪怕隻有一兩年的安穩,也已經足夠了。
    有了柳國安這番話,他心裏的那塊大石頭,總算是稍稍落下了幾分。
    次日,天色並不好,陰沉沉的,像是要下雨。
    但氣溫確實比之前暖和了不少,路邊的積雪已經開始融化,露出下麵黑褐色的泥土。
    兩人一路快行,終於在傍晚時分趕回了山腳下的破廟。
    還沒進院子,宋青山就看到五嫂袁敏正站在門口,不停地朝路口張望著,那瘦弱的身影在蕭瑟的寒風中顯得格外單薄。
    “五嫂!”
    宋青山喊了一聲。
    袁敏猛地回頭,當看到宋青山那熟悉的身影時,她先是一愣,快步迎了上來。
    “青山,你可算回來了!”
    她一把抓住宋青山的胳膊,上下打量著,生怕他少了根頭發。
    “我沒事。”宋青山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安心。
    大嫂胡秀蘭和二嫂朱媛兒也聞聲從廟裏跑了出來,看到宋青山平安無事,一個個都鬆了口氣。
    “回來就好。”胡秀蘭念叨著。
    回到溫暖的破廟裏,宋青山將事情的經過簡單跟幾位嫂嫂說了一遍,當聽到他們已經有了官府的身份時,幾個女人臉上的擔憂終於徹底化為了喜悅。
    “太好了,這下王家的人,就不敢再來欺負我們了!”
    朱媛兒激動地說道。
    宋青山點了點頭,隨即又問了一句:“我不在的這幾天,家裏沒什麽事吧?王家的人沒再登門?”
    “沒有。”
    胡秀蘭搖了搖頭,臉上也帶著幾分奇怪。
    “說來也怪,那天你打跑了那兩個人之後,王家就一點動靜都沒有了,鎮上也沒什麽風聲傳出來。”
    沒再來?
    宋青山眉頭微皺,這反倒讓他覺得有些不對勁。
    以王家在青石鎮的霸道作風,吃了這麽大的虧,不可能就這麽算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王家越是安靜,就說明他們在憋著更大的壞。
    就在宋青山沉思之際,一個軟軟糯糯的聲音從他腿邊傳來。
    他低頭一看,隻見一直乖巧地站在旁邊的大侄子宋文鬆,正仰著小臉,一雙烏黑明亮的大眼睛裏滿是期盼地看著他。
    小家夥伸出小手,緊緊抱住了他的大腿,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奶聲奶氣地問道:“小叔!咱們什麽時候開始幹活啊?”
    “幹活?”宋青山一時沒反應過來。
    “是啊!”宋文鬆重重地點了點頭,小臉上滿是認真。
    “你不是說,等開春了,就要修路,還要蓋大房子嗎?讓咱們全家都住進去的大房子!”
    童稚的聲音,清脆而響亮,每一個字都敲在了宋青山的心上。
    他看著侄子那充滿渴望的眼神,再看看旁邊幾位嫂嫂同樣期盼的目光,心中因王家和戰亂而升起的那些煩躁與不安,瞬間被一股暖流衝刷得幹幹淨淨。
    是啊,想那麽多幹什麽?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眼下最重要的,是實現自己對家人的承諾!
    宋青山蹲下身,摸了摸宋文鬆的腦袋,臉上露出了堅定的笑容。
    他抬頭看了一眼廟外,天色雖然陰沉,但那開始融化的積雪,和空氣中濕潤的泥土氣息,無一不在宣告著冬天的結束。
    “快了。”
    宋青山的聲音不大,卻充滿了力量。
    “等這雪化幹淨了,咱們就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