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熱搜背後的品牌勝利

字數:4885   加入書籤

A+A-


    第35章:熱搜背後的品牌勝利
    “讓他們先加錢。”
    話音落下的第三秒,林姐的手機就響了。
    不是品牌方回信——那幫西裝革履的市場總監還在會議室裏為“慵懶”到底算不算正麵價值觀吵得臉紅脖子赤——而是陸硯之發來的三份文檔,標題一個比一個狠:《論休息的權利》《顧晚舟不是懶,是拒絕表演》《慵懶如何成為品牌力》。
    “行啊你,連通稿都寫好了?”林姐一邊翻文件一邊罵,“人家還沒答應呢,你就當自己是品牌發言人了?”
    她嘴上這麽說,手指已經點開了轉發鍵,把文章塞進五個核心媒體群。
    這邊剛發完,那邊顧晚舟的短視頻也上了。
    畫麵還是那個沙發,還是那件size衛衣配闊腿褲,腳尖晃著高跟鞋,像在測試地心引力。她舉起一件新款睡袍,領口繡著一行小字:“GWZ 2024”。
    “有人說我教年輕人不努力?”她眼皮都沒抬,“可我這袍子,是從八百個劇本裏挑出來的設計,專利號都印在領標上。你們管這叫躺贏?我說這叫精準發力。”
    鏡頭一轉,末尾彈出一行黑底白字:
    **真正的懶,是懶得說假話。**
    視頻發布兩分鍾,#顧晚舟回應帶壞年輕人# 衝上熱搜第二。
    五分鍾後,第一。
    林姐盯著數據屏,差點把手裏的咖啡杯捏碎:“這流量……是不是有點太順了?”
    因為她知道,真正的風暴,才剛開始。
    果然,淩晨零點,陸硯之閉眼的瞬間,三條熱搜詞條浮現在腦海:
    【#慵懶美學首日銷量破億#】
    【#趙天雄獄中怒砸電視#】
    【#陸硯之談品牌與真相#】
    他睜眼,直接撥通小唐電話:“財經線,放預售數據,現在就放。”
    小唐聲音發顫:“老板,品牌方說怕太高調惹爭議……”
    “爭議就是熱度。”陸硯之打斷,“告訴他們,今天不破億,明天就沒人記得‘慵懶美學’四個字。”
    掛了電話,他打開電腦,把第三篇通稿改成訪談提綱,標題直接定死:《我們隻是把真相躺著穿出來了》。
    與此同時,林姐帶著狗仔隊殺到《慵懶美學》旗艦店門口。
    白領穿著通勤裝排隊,學生抱著書包蹲在店外啃麵包,還有人舉著牌子:“今天,我們都想合法地懶一會兒。”
    照片一發,配文一句:“不是買睡袍,是買一張對抗內卷的許可證。”
    輿論徹底炸鍋。
    有人罵:“這是鼓吹躺平!”
    馬上有人回:“你天天加班到吐血,誰給你頒過勤勞獎?顧晚舟至少敢說真話。”
    還有人神評:“以前明星代言是‘穿上它,你就能變美’,現在是‘穿上它,你就能喘口氣’——這波是人類文明進步。”
    品牌方坐不住了。
    原本還在猶豫要不要接這顆“爭議炸彈”,現在一看數據曲線飆成火箭,立刻召開緊急會議,當場拍板:官宣顧晚舟為品牌首位“慵懶生活理念官”,聯合發布係列短片《懶的正當性》。
    廣告片上線那天,趙天雄正在監獄放風。
    他接過獄警遞來的平板,本想看看股市挽回點信心,結果首頁推送就是一條15秒廣告:
    顧晚舟靠在沙發上,手一揚,睡袍展開,畫外音響起:
    “真正的奢侈,不是金鑽皮草,是你敢不做戲。”
    鏡頭切到領口刺繡特寫——“GWZ 2024”。
    下一秒,趙天雄猛地站起,一把搶過平板,砸向牆麵!
    “那是我的合同款!!”他嘶吼,“那款式……是我三年前讓她簽的代言協議裏第一條!她敢拿這個賺錢?!”
    獄警衝進來把他按住時,廣告還在循環播放。
    而此刻,陸硯之正坐在演播廳,接受文化頻道專訪。
    主持人問:“您認為‘慵懶美學’能火,是因為大眾真的需要休息,還是因為顧晚舟這個人太強?”
    陸硯之推了下眼鏡,袖口墨跡蹭到鏡框。
    “都不是。”他說,“它火,是因為所有人早就受夠了。”
    “受夠了什麽?”
    “受夠了上班要笑,加班要喊‘感恩’,連休息都要發朋友圈配文案‘充電完畢,繼續戰鬥’。”他語氣平淡,卻像刀刮玻璃,“我們被訓練得太久了——笑要露八顆牙,累要說‘值得’,窮要說‘青春無價’。顧晚舟沒發明懶,她隻是第一個說‘我不裝了’的人。”
    主持人愣住。
    台下導播悄悄給鏡頭打手勢:這段必爆。
    陸硯之繼續說:“你以為她在睡覺?她在狙擊整個娛樂圈的虛假繁榮。你以為她晃高跟鞋?她在拆解資本設定的‘女明星行為規範’。現在她穿的不是睡袍,是戰袍。”
    現場安靜了幾秒。
    然後掌聲炸開。
    節目播出十分鍾,#陸硯之談品牌與真相# 登頂熱搜。
    評論區清一色刷屏:
    【她說懶,其實是懶得哄你開心】
    【別人立人設,她拆人設】
    【建議申遺,項目名:反PUA第一槍】
    更絕的是,有技術流網友扒出當年趙氏資本流出的未簽署合同掃描件,對比現售睡袍設計圖,從剪裁到紐扣位置,幾乎一模一樣。
    唯一區別:原合同標注“品牌方全權定義形象使用權限”,而新品吊牌上印著:“本產品靈感源自一次拒簽。”
    司法監察部門當天下午就收到匿名郵件,附件是合同對比圖+資金流向分析,附言隻有一句:
    “建議查查,為什麽三年前的設計,今天才上市。”
    趙天雄的律師剛遞出民事訴訟申請,就被監管叫停:因涉曆史財務問題,案件暫緩受理。
    消息傳回監獄,他正被關禁閉。
    鐵窗倒影裏,電視循環播放廣告最後一幀:
    顧晚舟側臉,睡袍微揚,字幕浮現——
    “我們隻是把真相……躺著穿出來了。”
    而在家中的沙發上,顧晚舟終於把空薯片袋揉成一團,精準投進三米外垃圾桶。
    手機不停震動,銷量數據一條條跳出來。
    她沒看。
    隻是把腳重新搭回茶幾邊緣,耳返裏傳來陸硯之的聲音:
    “熱搜第一了。”
    她沒睜眼,嘴角翹了翹。
    林姐站在工作室大屏前,看著全網聲量曲線一路衝頂,終於坐下,喝了口涼透的咖啡。
    “這懶……算是懶出頭了。”
    陸硯之關掉最後一份通稿發送界麵,金絲眼鏡映著屏幕冷光,袖口墨跡未幹。
    他正準備起身,手機突然響了。
    是陳墨發來的消息:
    “法國電影節那邊問,你那篇《輿論解剖學·綜藝篇》能不能趕在下周講座前定稿?他們想搬去課堂當教材。”
    陸硯之冷笑一聲,敲鍵盤回複:
    “告訴他們,等我把‘合約情侶’的流量套娃模型講完,再考慮出書。”
    說完,他抬頭看了眼牆上的鍾。
    零點差七分。
    他靜坐著,等待腦海裏的新詞條浮現。
    窗外城市燈火通明,熱搜榜單正在刷新。
    而沙發上,顧晚舟的腳尖又開始晃動,高跟鞋掛在腳邊,像一枚隨時會落下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