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懶癌影後的綜藝首秀

字數:5329   加入書籤

A+A-


    第34章:懶癌影後的綜藝首秀
    手機屏幕暗下去的瞬間,顧晚舟右手摸過薯片袋,哢嚓咬了一口,左手拇指在鎖屏上劃拉兩下,回了個“躺”字表情包。
    她沒睜眼。
    真絲睡袍裹著身子,像一張自帶BGM的貴妃榻,整個人陷在角落那張寬得離譜的沙發裏,腳邊高跟鞋歪倒一邊,另一隻還掛在腳尖晃悠。
    音樂響了。
    不是什麽高雅配樂,是那種短視頻平台洗腦循環的破冰舞曲,節奏感強到能震出腎結石。其他嘉賓早就站成一排,笑得燦爛,手腳並用跳得像剛通了電。
    導演舉著小喇叭繞場巡視,眼看一圈下來,目光釘在她身上。
    “顧老師?”他走近兩步,聲音拔高,“大家都動起來了,您也稍微活動一下?咱們這節目主打真實互動,氛圍很重要。”
    顧晚舟眼皮掀開一條縫,眼神渙散得像淩晨三點刷短視頻刷到失焦。
    “你們錄的是‘真相’,不是‘體能測試’吧?”她嗓音懶得出汁,“再說了……我簽的合同裏,沒寫要跳舞。”
    說完,翻身朝裏,薯片袋往臉上一蓋,徹底封印。
    全場靜默三秒。
    攝像大哥手都抖了——這誰敢拍?導播卻猛按快捷鍵,切了個大特寫:睡袍領口微敞,發絲垂落頰邊,一隻脫掉的高跟鞋孤零零躺在地毯上,像被遺棄的戰利品。
    彈幕炸了。
    【#顧晚舟拒跳破冰舞#】當場衝上直播熱榜第二。
    有人刷:“耍大牌是吧?收錢不幹事?”
    有人懟:“你行你上啊,頂流憑什麽陪你蹦迪?”
    還有人神評:“別人內卷,她內躺,卷王見了都喊爹。”
    導演嘴角抽了抽,還想再勸,耳機突然傳來助理壓低的聲音:“陸教授來消息了,說……讓她躺著就行。”
    他一愣:“哪個陸教授?”
    “寫《輿論解剖學》那個,顧老師的軍師。”
    導演腦子嗡了一下。
    還沒反應過來,任務環節已啟動。
    “第一輪挑戰——限時尋寶!”主持人激情宣布,“三位嘉賓一組,跑遍A、B、C三個區域,完成謎題打卡,積分最高組獲得神秘福利!”
    話音未落,嘉賓們已經開始熱身拉伸,連平時走溫婉路線的小花都換上了運動鞋。
    鏡頭精準掃向角落。
    顧晚舟依舊不動,薯片袋蓋臉,呼吸平穩,仿佛下一秒就要打呼。
    導演親自上陣,蹲在沙發前,語氣都放軟了:“顧老師,您這輪不參加的話,積分歸零哦。”
    她翻個身,把袋子從臉上挪開一條縫,悶聲說:
    “那就在零分基礎上加錢。”
    全場嘩然。
    主持人卡殼,攝像機瘋狂懟臉拍,就等她尷尬或改口。
    沒人想到,下一秒,現場音響突然傳出一道冷靜男聲:
    “根據《演藝經紀行為白皮書》第12條,嘉賓有權拒絕超出合約範圍的體力消耗型任務。她的‘懶癌晚期’公眾形象屬於合理人設延伸,非消極怠工。”
    所有人傻了。
    這聲音……怎麽從耳返裏冒出來的?
    導演猛地抬頭:“誰在說話?”
    “陸硯之。”聲音淡淡,“我在遠程接入,作為文化觀察員提供規則解讀。”
    全場鴉雀無聲。
    連剪輯師都忘了切鏡頭。
    三秒後,林姐拎著平板衝進錄製區,直奔導演麵前,啪地往桌上一放:
    “這是法務確認函,顧晚舟本次出演所有條款均注明‘無強製運動項’,且明確允許以靜態形式參與節目進程。你們要是想判她違約,建議先聯係律師團。”
    導演看著平板上的紅章文件,嘴唇哆嗦了一下。
    他當然知道這份合同是誰定的——去年趙氏資本想逼她拍動作戲,結果人家直接甩出十頁免責條款,附帶一份《演員身體自主權聲明》,嚇得投資方連夜改劇本。
    現在,同樣的操作,搬到了綜藝現場。
    全場安靜得能聽見空調出風聲。
    彈幕卻瘋了。
    【#顧晚舟加錢睡覺#】直接爆上熱搜第一。
    【#懶癌晚期合法化#】衝進前三。
    還有人扒出她三年前采訪原話:“我不怕懶,我怕累死還被人說不夠努力。”
    就在這時,陸硯之的文章上線了。
    標題就一句大白話:《當全社會強迫表演活力時,真正的反抗是允許自己休息》。
    開頭更狠:
    “為什麽我們必須時刻亢奮?為什麽坐著就是態度問題?為什麽閉眼就是耍大牌?我們早該警惕這種‘活力暴政’——它逼你笑,逼你跳,逼你看起來很忙。而顧晚舟的睡覺,是一次溫柔的起義。”
    配圖是她側臉閉目的瞬間,光影柔和,睫毛投下一片陰影。
    底下文化博主紛紛轉發:
    “這才是當代行為藝術。”
    “她不是在偷懶,是在拆解‘勤勞=美德’的洗腦程序。”
    “建議申遺,項目名稱:人類對抗內卷的最後一道防線。”
    熱搜開始調頭。
    原本罵她“擺爛”的評論,被頂上去的全是:“她憑本事躺平,關你什麽事?”
    “你加班到猝死,別指望明星也陪你演奮鬥逼。”
    “她睡覺都比你上班有深度。”
    導播組慌了。
    本來想剪她“孤立全場”的尷尬畫麵,結果觀眾全在誇她清醒獨立。
    更絕的是,棚內監控顯示——她其實沒睡。
    耳朵裏塞著微型耳返,正聽著陸硯之文章的語音版,嘴唇微微動著,像是在默念某句文案。
    林姐站在監控區,盯著數據曲線一路飆升,忍不住笑出聲:“這幫人還以為自己在審判她,其實全程都在給她抬轎。”
    導演臉色鐵青,但也沒轍。
    規則沒漏洞,人設立得住,連法務都提前堵死了嘴。
    他隻能咬牙切齒改台本:“把她的‘靜態參與’當成節目亮點處理……重點拍‘思想者姿態’。”
    副導演弱弱問:“那……要不要給她加個哲學濾鏡?”
    “加!黑白慢鏡頭都給我上!背景音樂放肖邦夜曲!”
    這時,主持人硬著頭皮走到沙發邊,試圖挽回流程:“顧老師,雖然您不參與任務,但我們有個互動問題想請教您——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今天的自己,您會選什麽?”
    顧晚舟緩緩掀開薯片袋,眼神清明得像剛充完電。
    她看了眼天花板,淡淡說:
    “休眠中。”
    全場寂靜。
    三秒後,彈幕刷屏:
    【臥槽,這境界】
    【我不是在偷懶,我隻是在待機】
    【建議改名叫《人類高質量休眠實錄》】
    【她不是綜藝嘉賓,她是來展示節能模式的】
    陸硯之的文章繼續發酵。
    某主流周刊轉發,並追加評論:“我們總要求公眾人物‘正能量’‘積極向上’,卻忘了他們也是人。顧晚舟的‘懶’,恰恰戳破了娛樂圈最大的謊言——隻要努力就能成功。可事實是,有些人天生就不想成功,隻想舒服地活著。”
    這句話被做成海報,配上她翹著腳啃薯片的照片,一夜之間刷屏朋友圈。
    而棚內,陽光斜照進來,塵埃在光柱裏浮遊。
    顧晚舟重新把薯片袋蓋回臉上,手指輕輕敲了敲耳返。
    下一秒,陸硯之的聲音響起:
    “熱搜第三了,#顧晚舟睡覺是行為藝術#。你贏了。”
    她沒回應。
    隻是嘴角微揚,像海麵下不動聲色的暗流。
    林姐走過來,低聲問:“導演說要給你單獨做一期‘慵懶哲學’特輯,你答不答應?”
    她掀開袋子一角,瞥了眼攝像機,輕飄飄扔出一句:
    “讓他們先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