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賬本曝光的資本地震
字數:4097 加入書籤
                    第74章:賬本曝光的資本地震
    手機剛震了一下,顧晚舟那句“他預判的那個熱搜,來了”還掛在微信對話框裏,陸硯之的鋼筆就停在學生論文的批注行上。
    零點整。
    他眼皮都沒眨,腦海裏直接蹦出三條字——
    #趙氏資本賄賂#
    #某影帝靠錢拿獎#
    #三年前評委集體收錢證據曝光#
    “來了。”他把鋼筆往桌上一扔,合上筆記本,動作幹脆得像拔刀。
    上一秒還在改“媒介素養與輿論操控”的作業,下一秒已經切進加密硬盤。文件夾名字起得毫不走心:【趙天雄送的年終獎】。點開,一張掃描件靜靜躺著——三年前某國際電影節評委賬戶流水明細,每筆轉賬金額、時間、備注清清楚楚,甚至還有趙氏財務總監手寫的“打點分配表”,紅筆圈出來的名字裏,赫然寫著當年最佳女主的經紀人。
    這玩意兒是林姐當年帶保鏢夜闖酒店拍下來的,原以為隻是個護身符,沒想到今天成了催命符。
    陸硯之沒廢話,生成一次性解密密鑰,通過一個偽裝成學術資料共享平台的暗網通道,把壓縮包推了出去。收件人是經偵支隊一位姓陳的警官,去年查過一起藝人偷稅案,順手幫陸硯之驗證過數據真實性。郵件正文隻有一行字:
    “明早十點,熱搜會炸,請提前布控。別等他們燒賬本。”
    發送成功,倒計時開始:47小時59分。
    他端起冷掉的咖啡喝了一口,酸得直皺眉。小唐要是現在在,肯定又要舉著牌子喊“教授您又熬到零點啦”,但他懶得管。這種時候,多說一句都是浪費生命。
    清晨八點,趙氏資本總部。
    頂層會議室煙霧繚繞,趙天雄正對著幾個公關經理咆哮:“刪帖刪到全網都在傳?你們是想給熱搜加雞腿嗎!”
    助理縮著脖子站在門口,手裏捏著平板,手指發抖。
    “趙總……出事了。”
    “又怎麽了?誰家藝人塌房還得我善後?”
    “陸……陸硯之……把賬本交出去了。”
    空氣瞬間安靜。
    “什麽賬本?”趙天雄冷笑,“他又寫小說了?這次是不是還要說我跟外星人簽對賭協議?”
    “就是……三年前電影節那個……”助理聲音越來越小,“經偵的人已經在樓下登記訪客了,說是依法協查。”
    趙天雄臉上的肌肉抽了一下,猛地起身:“誰批準他們進來的?保安呢!給我打電話!”
    話音未落,電梯“叮”一聲開了。
    五名身穿製服的經偵人員拎著公文包走出來,領頭那位亮出證件:“趙先生,我們接到實名舉報,涉及貴公司涉嫌行賄及擾亂市場秩序,請您配合調查。”
    “配合?”趙天雄臉色鐵青,“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整個娛樂圈一半的項目都從我這兒過!”
    “所以我們來得特別快。”警官麵無表情,“順便提醒您一句,您辦公室保險櫃裏的紙質備份,我們現在也有搜查令。”
    趙天雄瞳孔一縮,轉身就要往裏間衝。
    兩名警員眼疾手快上前控製,動作利落。監控畫麵裏,他最後回頭看了一眼牆上掛著的“趙氏帝國願景圖”,上麵寫著“掌控七成藝人資源”,金粉大字閃閃發亮,像極了墳頭貼的符。
    中午十二點。
    #趙天雄被帶走調查# 衝上熱搜第一,十分鍾閱讀量破億。
    網友反應堪稱過年:
    “我以為這瓜要爛在地裏了,結果直接端上了餐桌。”
    “建議查查曆年最佳男女主,看看是不是都能對應轉賬記錄。”
    “原來我們追的不是演技,是轉賬速度。”
    某資深娛評人發長文配圖:一張是三年前頒獎禮後台合影,趙天雄摟著評委笑得慈祥;另一張是銀行流水截圖,標注“當晚打款十五萬”。
    評論區炸鍋:“這哪是頒獎典禮,這是拍賣會吧?”
    與此同時,一家綜藝錄製基地的休息室裏,顧晚舟裹著羽絨服,盤腿坐在沙發上啃薯片。手機震動,新郵件提示。
    她眯著眼點開,是陸硯之發來的:
    “賬本已生效。警方帶走趙天雄,熱搜第一。下一步等你指令。”
    她嘴角一翹,回了一句:
    “下次早點睡,別總熬夜寫通稿,黑眼圈比我演的僵屍還重。”
    發完順手把手機扔到一邊,繼續刷熱搜。
    彈幕正在狂歡:
    “顧晚舟五十萬砸場地,陸硯之一紙賬本滅資本,這倆人是真·娛樂圈清道夫。”
    “別人談戀愛撒狗糧,他們聯手撒正義。”
    “建議拍劇,《頂流和她的軍師》,豆瓣評分我已經想好了——9.8,剩下0.2扣在男主太毒舌。”
    沒人慶祝,沒人發通稿,甚至連工作室微博都沒動。
    但整個行業,已經開始抖了。
    陸硯之關掉網頁,重新打開郵箱。
    小唐早上發來一條消息:“教授!熱搜爆了!趙天雄被抓!是不是咱們幹的?”
    他回了個“嗯”,然後把昨天寫的論文草稿調出來。
    標題是《論熱搜作為社會監督工具的可行性路徑分析——以某資本集團被查事件為例》。
    他刪掉最後一段總結性發言,改成一句大白話:
    “當輿論不再是情緒的垃圾桶,而是證據的傳送帶,有些人,就再也坐不住了。”
    保存,關閉。
    窗外城市燈火通明,樓下車流不息。
    他摘下眼鏡,揉了揉鼻梁,又看了一眼電腦右下角的時間:12:17。
    距離下一次零點,還有不到十二小時。
    而他知道,這場仗,才剛剛打出第一記重拳。
    就在這時,手機再次震動。
    新郵件,來自未知地址,標題隻有四個字:
    “你贏了一局。”
    他盯著那行字看了兩秒,冷笑一聲,點了刪除。
    剛要合上電腦,屏幕右下角突然彈出一條新聞推送:
    “某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宣布啟動內部審計程序,回應近期關於評審公正性的質疑。”
    他頓了頓,重新打開文檔,在論文末尾加了一句備注:
    “有時候,最狠的報複,不是掀桌子,是讓人自己把牌攤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