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神明降臨?不,是魔鬼敲門!

字數:4649   加入書籤

A+A-


    天幕的畫麵,並未在歐洲人的狂熱中停留。風暴與巨浪瞬間褪去,仿佛從未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鬱鬱蔥蔥,生機盎然的陌生土地。
    陽光和煦,沙灘潔白,翠綠的林木一直延伸到海邊。
    一群膚色黝黑、近乎赤裸的土著從林中探出頭,眼神純粹,帶著好奇與敬畏,仰望著那些從巨舶上走下的“天外來客”。
    他們手中空無一物,隻有幾根簡陋的木棍與石矛,臉上掛著質樸而懵懂的笑容。
    為首的歐洲探險家,正是之前在風暴中咆哮的哥倫布。
    他踏上柔軟的沙灘,無視了那些土著,徑直走向沙灘中央,將一麵印有古怪紋章的旗幟,狠狠地插進土裏。
    隨即,他高舉起一個木製十字架,神情莊重,用一種土著們完全聽不懂的語言,高聲宣告:
    “以上帝之名,此地為吾主,為西班牙國王陛下所有!”
    大漢,未央宮。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眉頭緊鎖。他一生征伐匈奴,開疆拓土,對“征服”二字再熟悉不過。
    但他敏銳地捕捉到了一個關鍵。
    “神明?”劉徹喃喃自語,“這些西夷,也懂得假借神明之名,行征伐之事?他們的‘上帝’,又是何方神聖?”
    在他看來,這與他奉“天命”而治,並無本質區別,隻是換了個名頭。這讓他對這群來自世界另一端的“蠻夷”,第一次產生了審視的興趣。
    然而,天幕接下來的畫麵,瞬間擊碎了他所有的審視。
    畫麵中,哥倫布那張虔誠的麵具,被毫不留情地撕下。
    當一個土著小心翼翼走上前,獻上一串用野果和貝殼串成的項鏈時,哥倫布的目光,死死地釘在了土著耳朵上掛著的一個小小的、金光閃閃的飾品上。
    那是一小塊未經打磨的天然黃金。
    那一瞬間,他眼中所有的虔誠與莊重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火山噴發般的貪婪!
    他一把奪過那個黃金飾品,雙眼放光,隨即,他的目光如餓狼般,開始在所有土著的身上瘋狂掃視。
    天幕之上,一行冰冷的文字緩緩浮現,那是哥倫布航海日記中的真實記錄。
    【他們對武器一無所知,非常溫順……隻要五十個人,就能完全征服他們,並讓他們做任何我們想做的事情。】
    【——哥倫布航海日記】
    “轟!”
    這行字,比之前那支遮天蔽日的艦隊,更讓所有時空的帝王感到震撼!
    如果說鄭和的艦隊是“宣威”,那麽這句話,就是赤裸裸,不加任何掩飾的“征服宣言”!
    這不是國與國之間的邦交,也不是天朝上國對藩屬的冊封。
    這是一種看待獵物的眼神!一種……將人視為牲畜的宣言!
    奉天殿內,朱元璋臉上的笑容僵住了。他身旁的朱標和朱棣,更是瞳孔驟縮。
    畫麵中,殺戮,開始了。
    當土著們無法拿出更多黃金來滿足這些“天神”時,歐洲人徹底失去了耐心。
    “砰!”
    刺耳的轟鳴聲撕裂了海灘的寧靜,一個土著應聲倒地,胸口綻開一朵血花。他至死都不明白,那個會噴火的鐵管子,為何能瞬間奪走他的生命。
    其餘的土著們發出驚恐的尖叫,轉身就跑。
    但他們的木棍石矛,在歐洲人鋒利的鋼劍與無情的火槍麵前,脆弱得如同枯草。
    那是一場屠殺。一場單方麵、毫無懸念的碾壓。
    黃金被粗暴地從他們身上扯下,村莊被付之一炬,婦孺的哭喊聲響徹雲霄。
    大秦,鹹陽宮。
    嬴政麵無表情地看著這一幕,眼神中沒有絲毫憐憫。
    “弱小,便是原罪。”他冷酷地點評。
    但他身邊的李斯,卻從始皇帝的語氣中,聽出了一絲別樣的意味。
    那不是譴責,而是分析,是學習!
    學習這種前所未有的、高效的掠奪方式!用絕對的力量,碾碎一切無謂的抵抗,直取最核心的利益——財富!
    天幕的畫麵,給出了一個殘忍的特寫。
    一個土著跪在地上,痛苦地哀嚎,他的雙手被一個歐洲士兵齊腕砍斷,鮮血淋漓。隻因,他沒有在規定時間內,找到足夠的黃金。
    “不……不……”
    這血腥的一幕,讓一些養尊處優的帝王感到了生理上的不適。
    而更多的畫麵,接踵而至。
    成千上萬的土著,脖子上被套上沉重的枷鎖,如牲口般被驅趕著,送進暗無天日的礦洞,為他們的征服者,挖掘黃金與白銀,直至活活累死。
    “這……這才是真正的‘利’啊!”
    某個時空裏,一位富甲一方的大商人,看著天幕,渾身都在不受控製地顫抖。他分不清自己是在恐懼,還是在……興奮。
    他一生逐利,自以為深諳此道。可與天幕上這種將人命直接兌換成黃金的“生意”相比,他那些囤積居奇、賤買貴賣的手段,簡直是小孩子的遊戲!
    天幕的旁白冰冷響起,字字如重錘,敲在每一個觀者的心上。
    【鄭和帶去的是精美的瓷器與絲綢,換回的是異獸與香料。】
    【哥倫布帶去的是屠刀與鎖鏈,換回的是黃金與奴隸。】
    一句話,兩個文明,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
    高下立判?
    不,是天壤之別!
    大唐,太極殿。
    “天可汗”李世民,久久地沉默了。
    他想起了被他擊敗的東突厥頡利可汗,想起了那些被他納入大唐版圖的異族。
    他雖征服,甚至將他們的王公貴族遷到長安,封官授爵,卻從未想過,用這種方式,去榨幹一片土地的每一分價值,去奴役它的每一個子民。
    他的“征服”,是為消除邊患,是為開疆拓土,是為“天下一家”。
    而天幕上這些歐洲人的“征服”,隻有一個目的——掠奪!
    這是一種他從未設想過的,更野蠻、更直接、也……更高效的統治方式。它不需要教化,不需要融合,隻需要單方麵的索取!
    天幕的畫麵,最終定格。
    一艘又一艘的歐洲帆船,滿載著金燦燦的黃金,揚帆起航,駛向遙遠的故鄉。
    那金光,是如此的璀璨奪目。
    卻又仿佛,被無數冤魂的鮮血,浸泡得無比沉重。
    猩紅的天幕之上,浮現出最後一行總結性的話語,帶著俯瞰曆史的悲憫與冷漠。
    【當一個文明,擁有了碾壓性的技術與力量,卻沒有與之相匹配的道德與悲憫時,它帶給這個世界的,便不是福音,而是災難。】
    永樂時空,奉天殿。
    死一般的寂靜。
    朱棣的臉色,已從最初的僵硬,變成了鐵青。他的拳頭在龍袍下死死攥緊。
    他看著天幕上那刺眼的黃金,再回想起自己艦隊那“厚往薄來”,用無數賞賜換取幾隻長頸鹿和香料的“仁德”國策……
    一種前所未有的屈辱和荒謬感,衝上心頭。
    他引以為傲的“天朝氣度”,在這血淋淋的對比下,顯得何其可笑,何其……天真!
    難道,那才是與“蠻夷”打交道的“正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