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地不分南北,人無分老幼

字數:4774   加入書籤

A+A-


    兩日來,紫禁城、鹹陽宮、未央宮……所有時空都陷入了一種可怕的死寂。
    珍饈美味擺在麵前,無人動箸。
    殿內空氣沉重,連呼吸都是那麽的凝重。
    南京城那三十萬冤魂的哀嚎,淞滬戰場那二十五萬將士的悲壯,時刻在每一位帝王心頭的烙印。
    他們茶飯不思,徹夜難眠,腦海中反複回蕩著那片血色。
    國,將不國。
    這四個字,是他們一生最深的恐懼。
    就在這凝固的空氣中,天幕,終於在血色褪盡後,重新亮起。
    所有帝王不約而同地挺直了身軀,目光死死地釘在天幕之上。
    他們要知道,後世的華夏,究竟要如何應對這亡國滅種的滔天之禍!
    然而,畫麵並未直接跳到戰場。
    時光,在天幕上驟然倒流。
    【1936年12月12日,西安。】
    古老的城樓下,夜色正濃。
    突然,一陣清脆而密集的槍聲,撕裂了寒冬的寂靜!
    畫麵中,兩個身影被凸顯出來。
    一個,是身著戎裝、神情錯愕而憤怒的蔣中正。
    另一個,則是那位因“不抵抗”而背負罵名的少帥張學良。
    “兵諫?”
    魏王宮中,曹操的眼縫裏閃過一道精光。
    天幕之上,張學良與另一位將領楊虎城聯名通電全國,他們的要求,核心隻有八個字。
    【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這八個字,像一道驚雷,炸響在所有時空。
    畫麵切換,不再是高層將領的博弈,而是湧上街頭的萬千民眾。
    學生、工人、商人、市民……
    他們舉著橫幅,高喊著口號,那發自肺腑的怒吼與呼聲,匯成了一股無法阻擋的洪流。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民心……”
    漢高祖劉邦看著那人潮,喃喃自語。
    “這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最終,在多方斡旋之下,兵諫和平解決。
    鏡頭一轉,來到了那片熟悉的黃土高原,延安,寶塔山。
    一個高大的身影出現在鏡頭前。
    天幕展示了國共兩黨放下矛盾,達成第二次合作的艱難曆程。
    沒有過多的言語。
    隻有一個握手的鏡頭。
    這一個動作,卻比任何言語都更有力量。
    隨後,天幕之上,軍旗變換。
    那麵熟悉的,帶著鐮刀錘頭的紅旗被鄭重收藏。
    取而代之的,是兩麵新的旗幟和番號。
    【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南方八省的紅軍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奉天殿內,朱元璋的眼神變得無比複雜。
    他看著天幕上,出現的兩人。
    “標兒,”朱元璋忽然開口,“你說,要是當年陳友諒、張士誠肯跟咱聯手,一起先把蒙元韃子趕出去,這天下,又會是個什麽局麵?”
    朱標沉默了。
    他無法回答,因為曆史沒有如果。
    但他明白了父皇的意思。
    在滅國之禍麵前,所有的個人恩怨與利益,都必須讓路。
    這,是民族大義。
    一張巨大的中國地圖,在天幕上轟然展開。
    無數藍色的箭頭,代表著蔣中正領導下的國民黨正麵戰場,在從北到南的漫長戰線上,構築起一道道防線。
    “以空間換時間,層層阻擊,消耗敵軍。是堂堂正正的陽謀。”李世民點頭,認可這種戰略。
    但緊接著,所有人的瞳孔都是一縮。
    隻見在那廣袤的華北、華中,日軍占領區的後方,突然刺入了無數細小卻鋒利的紅色箭頭!
    它們如同一把把手術刀,精準地避開日軍的重兵集團,插入敵人的心髒地帶。
    “正麵戰場拖住,敵後戰場開花!”
    曹操猛地一拍大腿,臉上滿是興奮。
    “好一個雙線並進!讓倭寇首尾不能相顧,疲於奔命!妙!實在是妙!”
    畫麵聚焦於四川。
    一群士兵正在集結,他們腳穿草鞋,肩扛著被戲稱為“老套筒”的落後步槍,軍容參差不齊。
    一個白發蒼蒼的老父親,顫抖著手,為即將出征的兒子遞上了一麵手寫的白布旗。
    旗幟正中,是一個鬥大的“死”字。
    旁邊一行小字,墨跡浸透了布料:
    “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那年輕的士兵沒有流淚。
    他隻是鄭重地接過“死字旗”,綁在背上,而後,隨著隊伍,頭也不回地走出了夔門。
    【川軍出川,三百萬壯士,六十萬傷亡,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冠!】
    畫麵飛速切換,來到全麵抗戰。
    有“鐵腳軍”之稱的“滇軍”部隊,翻山越嶺,奔赴戰場。
    以“狼兵”聞名的“桂軍”子弟,在淞滬血戰中打出了威名。
    彪悍的“湘軍”,在家鄉的土地上與日寇寸土必爭。
    他們的裝備或許落後,口音或許南腔北調,但他們的番號前,都有一個共同的前綴——中國!
    “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
    廬山上的那句誓言,在這一刻,不再是一句口號。
    它化作了川軍背上的“死字旗”。
    化作了千萬將士奔赴國難的腳步。
    化為了整個民族的共同行動!
    天幕中,日軍華北方麵軍司令部內。
    一名日軍將領看著地圖上四麵八方調動過來的中國軍隊情報,發出了輕蔑的嗤笑。
    “一群烏合之眾,裝備差得像中世紀的軍隊。憑他們,也想阻擋我們的鐵蹄?”
    “正好,讓他們聚集起來,也省得我們一個個去找了。一戰,擊潰他們!”
    狂妄的笑聲在指揮部裏回蕩。
    這笑聲,讓所有帝王都攥緊了拳頭,胸中的怒火再次被點燃。
    天幕的旁白,在此時冷冷響起:
    “然而,這些狂妄的侵略者很快就會明白,他們麵對的,究竟是一支怎樣的軍隊,一個怎樣的民族。”
    “他們,也即將為自己的傲慢,在華北的崇山峻嶺之中,付出第一次慘重的代價。”
    鏡頭,緩緩轉向山西東北部。
    一座地勢險要、山路崎嶇的關隘,出現在所有人麵前。
    天幕之上,三個古樸的大字,是用血色寫就——
    【平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