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不講道義的粵軍

字數:3169   加入書籤

A+A-


    一旁靜靜等待的蕭平波,看到李學文的臉色緩和,以為是他接受了這個結果,心裏也鬆了口氣。
    想了想,蕭平波試探性的開口說了一件事:“那個,老李,我們這裏有了一起突圍的粵軍部隊的一點消息”
    “哦?他們到哪了?”聽到粵軍部隊的消息,李學文來了一點興趣,轉過身開口問道。
    從南京正麵突圍成功後,粵軍部隊並沒有和李學文部一起行動,而是在牛首山休整幾個小時後,提前撤離了牛首山,向著皖南交界的方向撤退。
    畢竟是一起共同作戰的友軍部隊,李學文對他們還是挺關心的,雙方已經斷了好幾天的聯係了,現在也不知道粵軍部隊有沒有成功撤到江對岸。
    沉默了片刻後,蕭平波這才臉色有些古怪的開口道:“並沒有和粵軍聯係上,而是剛剛收攏了一支被打散的我部小股部隊,從他們口中得到的消息”
    “什麽消息?說來聽聽”李學文沒有注意到蕭平波臉上的表情,而是好奇的問道。
    “他們突圍的時候衝的太快,轉頭回來找部隊的時候,偶遇了提前撤離的粵軍部隊,粵軍告訴他們說是你讓粵軍帶著部隊提前到前方休整,隨後主力會和粵軍匯合,讓他們跟著粵軍一起先走”
    說到這裏,蕭平波停頓了一下,看了眼臉上表情僵硬的李學文一眼後,這才繼續說道:“他們跟著粵軍走了一段時間後,越走越感覺不對,趁著天黑偷偷溜了出來,往後找我們的大部隊,今天才被哨兵發現”
    蕭平波說完,小心翼翼的看著李學文,等待著他的回答。
    李學文臉上的表情已經從僵硬變成了難以置信,玩鷹的讓鷹給捉了眼,踏馬的,你們走的時候老子還給了你們補給,你們這群王八蛋竟敢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玩這一套,對得起老子的補給嗎?
    李學文臉色難看的問道:“他們有沒有說,粵軍帶著他們,是往哪個方向走的?粵軍部隊有多少人”
    “好像是往徽州方向撤的,粵軍有一萬五六千的人馬”
    “娘希匹,不講道義,無恥之尤,粵軍哪來的一萬多人,他們能有一萬人就燒高香了,他們帶走的都是老子的兵啊”
    不講道義,實在是不講道義,李長官被氣得在原地跳腳,嶄新的將校大衣都從身上滑落,掉在了地上沾染了汙漬。
    粵軍在突圍之前,手上人馬隻有區區一萬出頭,本次正麵突圍的主力是李學文的部隊,粵軍隻是幫忙敲一下邊鼓,突圍中的損失有限,絕對不超過兩千人。
    他們這一波提前撤離,最少從突圍出來的部隊中,拉走了小五千人。
    剛剛李學文還在想,南京城裏突圍前還有將近七萬多人的兵力,就算有些被打怕了的新兵不敢跟著正麵突圍,或者一些貪生怕死之輩在突圍時,趁亂跑路留在了南京想其他辦法過江,那也應該有七萬人左右的兵力一同突圍。
    雖說突圍時損失重大,但是小鬼子並沒有追擊,自己還光明正大的在南京城外收攏了一天的部隊。
    怎麽著也不可能傷亡過半,留下來的隻有四萬人出頭,突圍的主力部隊加上後續收攏的,最少也應該有五萬左右,結果現在還不到四萬人多點。
    他還以為人數這麽少的原因,是因為突圍時失散或者留在南京自己想辦法過江了,沒想到,竟然是讓“友軍”給連哄帶騙的拐跑了。
    這簡直是往他李學文心口上又插了一刀,還是背後捅的,心疼粵軍給的補給,倒成了粵軍挖他牆角的助力。
    從來隻有李長官挖別人牆角的份,這還是第一次被人挖了牆角。
    粵軍敢這麽幹,真當李長官沒有脾氣嗎?
    李學文氣得臉色鐵青,在原地又轉了兩圈,猛的一腳踢飛了腳邊的一塊石頭,大喊道:
    “娘希匹,粵軍這是拐帶友軍,破壞抗戰,集合部隊,立刻集合能動的部隊,老蕭,你親自帶偵察營,不,帶一個加強團,輕裝簡從,給老子沿著去徽州的方向追”
    “老李,萬萬不可啊”
    眼見李學文怒火攻心就要動兵,蕭平波一個箭步上前,死死按住他的胳膊,急聲勸慰道:“你先消消火,粵軍這麽做,確實不地道,我也很生氣,但是這個時候不能動兵”
    說著,蕭平波強行將李學文給拉到一邊,小聲的說道:“被粵軍拉走的兵並不在我們的番號內,我們師出無名啊”
    “另外就是和校長聯係上了,校長催促我們盡快過江,前往皖省六安一帶進行修整,對我們另有任用”
    聽著蕭平波的解釋,李學文不滿的撇撇嘴:“再急也不能就這麽算了,難道老子的五千多老兵,就這麽被人拐跑了?”
    眼見李學文還在氣頭上,蕭平波隻能繼續說道:“我的師座啊,別說被粵軍拉走的兵了,就算部隊裏現在的兵,大多都不在我們中央一師的編製內,人家的師長,團長都還在江對麵等著要自己的兵呢”
    “我們中央一師在突圍前就已經傷亡慘重了,現在緊要的事,是什麽都別管,不和友軍聯係,趕緊聽從校長的命令前往六安休整”
    “等到了六安集結區後,把花名冊往上麵一報,到時候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這些兵也是咱們中央一師的人,沒人能要走”
    被蕭平波這麽一提醒,李學文這才算是反應了過來,現在自己手下的兵名義上可不是自己的兵,而是暫時歸自己調遣的。
    人家原部隊番號可沒取消,老長官也都還在江邊眼巴巴的等著收攏各自的部隊呢。
    想明白以後,李學文連忙開口催促:“命令都下來了,你還等什麽呢,趕緊聽從校長的指令,前往六安歸建啊”
    “.....”
    生怕留守在對麵的國軍將領找過來,李學文都沒敢從蕪湖附近過江,而是繞了個遠路,到達銅陵後,這才開始搜集渡船,組織部隊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