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最不離經叛道的那句話

字數:4435   加入書籤

A+A-


    最終張方平也隻是說道:
    “十二哥,入院考試快開始了,咱們還是好好溫習功課為好。”
    “你的這些理論雖然對,但總有些離經叛道,怕是會遭到老師不喜,到時候答題勿要寫上去。”
    宋煊頷首,表示曉得了。
    無論宋綬對自己觀感如何,但主要的考官應該是範仲淹。
    影響不大。
    宋煊看了會書之後,就練起毛筆字。
    力求能夠寫的更加順暢,不去沾染卷麵。
    也幸虧宋煊自己有些功底,不至於寫字過於不適應。
    張方平見宋煊用功起來,也開始撰寫策論。
    這是宋綬給他出的題目練習,到時候考試前他還要檢查的。
    宋綬對於張方平這個治下難得一見的天才,十分的看重,並且準備把他介紹給曾經的狀元郎蔡齊認識。
    到時候張方平這些策論的評判,自是有蔡齊點評。
    有了這份壓力,張方平自然是十分努力。
    宋綬對於宋煊則是認為此子有怪才,但絕不是一塊讀書的好料子。
    當然蔡齊也是被貶出來的,路過此地。
    畢竟皇太後的馬仔要求蔡齊寫一篇歌功頌德的文章,他遲遲不寫,被罷了翰林院的官。
    宋煊骨子裏就不是什麽循規蹈矩的讀書人,對於北宋讀書人的許多觀念都不認同。
    也就是有識人之名的晏殊,以及範仲淹這種胸懷天下的,覺得宋煊是有大才,將來必定能夠成為一個好官,才願意另眼相看。
    就在宋煊練字溫書之時,聽到敲門聲:
    “少爺,那捕頭丁哲特來拜見,在樓下等著,少爺可是要見他?”
    宋煊放下手中的毛筆,微笑道:
    “請客事了,讓俺瞧瞧他的選擇。”
    捕頭丁哲很是客氣,坐在圓凳上,都是半個屁股虛坐。
    因為麵前是金主爸爸~宋煊。
    隨便一出手就是一片金葉子,丁哲絕非見錢眼開之人,但為了兒子能夠好好讀書,那索性就把自己擺在一個幫閑的位置上。
    “今後十二郎若是想要手下的人在這條街上開門做買賣,別的不敢保證,我還是可以保證絕沒有破落戶潑皮前來搗亂。”
    丁哲努力的拍著胸脯,向宋煊兜售自己的價值。
    “俺早就聽聞丁捕頭為人豪氣,皆是被鄉鄰們所擁戴,探查案子也不會胡亂屈打成招,丁捕頭說的這番話,俺是相信的。”
    宋煊自是發動吹捧技能,聽著丁哲不矜持的笑了。
    雙方就這麽的定下了初步合作意願,宋煊也想要瞧瞧丁哲的實力,能不能擺平街麵上的那些潑皮。
    因為有些潑皮是不懼官府的。
    潑皮要臉守法,那他很難在潑皮這個行當繼續廝混下去。
    一連數日,宋煊都在讀書習字,看著宋綬給張方平出的題目,自己也拿過來練習。
    而張方平則是帶著自己的答題,去尋宋綬。
    宋綬倒是邀請了貶官而來的蔡奇,以及晏殊,範仲淹和他的連襟鄭戩。
    這五個人,隻有鄭戩是因為中了一甲第三名,被外派到越州當通判。
    鄭戩能成為範仲淹的連襟,全都是他老嶽父李昌言的相麵以及擇婿標準。
    那便是出身貧民家中的進士,這種人有進取心,再瞧瞧有沒有當宰相的麵相,就做主了嫁女了。
    相比於鄭戩,範仲淹的排名可是一點都不靠前。
    因為宋綬出的題目很多,所以張方平的策論被他們幾個分散看。
    宋綬看著前麵第一張連連點頭,待到看到第二份第三份的時候,他就覺得張方平的策論有些歪了。
    不對勁。
    我看好的讀書天才,該不會受到宋煊那怪才的影響了吧?
    “方平,這些都是你一個人所答?”
    宋綬話裏的意思,便是你不會讓宋煊那小子也給你答了吧?
    “回通判的話,這些題目皆是我一人所答。”
    鄭戩是新科探花,對於科舉考試手感正熱乎呢。
    他瞧著張方平的卷子,有些疑惑:
    “怪哉,文風怎麽短時間內就變化的如此之快,簡直是出自兩人之手。”
    範仲淹自是能明白宋綬話裏的意思:“宋十二與你一起答了?”
    “未曾。”張方平搖頭:
    “十二哥近日來一直都在溫習功課,練習書法,這是宋通判給我出的題目。
    待到我作答完後,才給十二哥謄抄了題目,也讓他練習一二。”
    “嗯。”
    宋綬也是相信張方平的人品的,隻是字跡相同,但破題邏輯當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蔡奇捏著胡須笑道:
    “既然這些題目並不是同日所做,那期間發生了何事,才讓你破題思路變了?”
    張方平不卑不亢的給他們五人複述了一下宋煊來到宋城的遭遇,以及說出了宋煊最不離經叛道的那句:
    “十二哥說,依照俺的理解,聖賢書是拿來讓你我讀的,不是拿來做實事的。”
    “難不成真以為宰相趙普所言的半部論語治天下是真事啊,不過是為了激勵你我學子努力學習的手段罷了,此話待我思考之後,發現真是如此。”
    “額?”
    宋綬瞪大眼睛,驚詫萬分。
    宋煊此子,當真是離經叛道,他竟然如此看待聖人之言!
    豈有此理。
    蔡奇嘖嘖稱奇,表示這個學子有點意思,將來在官場上興許比你我更加精進。
    晏殊則是一如既往的發笑。
    直娘賊,神童的世界真的太卷了。
    此等見識也是晏殊自己身處官場後才領悟到的,否則也不會一直秉承著明哲保身的政治理念。
    就算宋真宗對他親如父子又怎麽樣?
    一個將死皇帝的權威,是比不過還活著的劉太後的權威的。
    就算宋真宗臨死前召見晏殊囑托他辦的事,晏殊也辦不到,更不會去辦。
    範仲淹放下手中的草稿紙,悠悠的歎了口氣。
    一個學子哪裏學來的官場小知識啊,這可是許多人一輩子都無法參透的道理,偏偏宋煊一早就看透了。
    這下子輪到新科探花鄭戩呆坐在原地。
    不是,我剛中進士,還沒赴任呢,
    他怎麽就能直接打破我的執政理念了呢!
    那個叫宋煊的學子,這樣說會不會太傷我了?
    於是鄭戩出於維護心中的正義:
    “晏知府,此子怕是心術不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