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天國之門

字數:4106   加入書籤

A+A-


    元神回歸肉身的瞬間,感官的洪流如決堤般湧來。
    緊接著是身體的沉重感,骨骼、肌肉、血液,每一個細胞都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宣告著物質世界的頑固存在。
    我緩緩睜開雙眼,看到了靜室中跳動的燭火,聽到了身旁麒麟巨獸婧山那平穩而悠長的呼吸聲。
    一切都與我離開時別無二致。
    但我的心,卻像是經曆了一場跨越紀元的遠行,帶著一片神佛世界的餘暉,和一片更深沉的陰影,回來了。
    “如何?”婧山不知何時已化為人形,他那雙古井無波的眼眸注視著我,聲音簡潔,卻帶著關切。
    我輕輕呼出一口濁氣,在寒冷的空氣中凝成白霧。
    “佛國是慈悲的,但也是無奈的。”我將此行的見聞與領悟,以最精煉的語言向他敘述了一遍,“他們的道,是‘出世’,是‘接引’。他們選擇拯救靈魂,而非拯救世界。”
    婧山沉默地聽著,沒有發表任何評論。
    對於他這樣的存在而言,“寂滅”或許是比人類的生老病死更熟悉、更理所當然的宇宙現象。
    他所關心的,隻是我的選擇。
    “先稍作休息一下吧。”他說道,
    我搖了搖頭。
    “沒時間了。”我站起身,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體,“一百二十年,對於神佛而言,不過一瞬。但對於我們,卻經不起任何虛耗。既然佛國的極樂世界之路走不通,那就去看看西方的。”
    我的語氣中帶著一種連自己都未曾察覺的、近乎偏執的決絕。
    在見識了佛國淨土的“真相”後,我心中那最後一絲對“神明拯救”的幻想已經破滅。
    我現在所做的,更像是一種儀式性的求證,是在窮盡一切外部可能性之後,才能說服自己走上那條最艱難的、向內求索的道路。
    我閉上雙眼,將一絲意念沉入“太一聯盟”的專屬信息場域。
    瞬間,昆侖山的風雪聲消失,我與婧山的元神,出現在那片由數據流構成的虛無空間中。
    幾乎在同一時間,代表著玄燁和守陵人長老的光影,也顯現了出來。
    “情況有變。”我直接開口,將佛國之行的結論,以信息包的形式,同步給了他們。
    包括那段與菩薩的對話,以及我對“孤島理論”的分析。
    數據流構成的空間中一片死寂。
    守陵人長老那如山巒般的身影,似乎更加凝重了。
    他所守護的傳承,同樣是紮根於這個世界,守護著這片土地,與佛門的“出世”之道截然相反。
    這個消息,對他而言,無疑也是一次巨大的衝擊。
    玄燁身後的數據瀑布,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瘋狂奔流著。
    天機閣的超級計算機“天權”,正在以每秒億萬次的速度,解析、建模、推演我帶回來的信息。
    數分鍾後,數據流平息了下來。
    玄燁的聲音響起,一如既往的冷靜,卻透著一股冰冷的鋒銳:“‘佛國模型’已確認。其本質為高維精神能量聚合體,具備‘靈魂信息’的收容與保護功能,但不具備幹涉低維宇宙‘熵增定律’的能力。結論:此路不通。該方案優先級降至最低,作為備用避難方案存檔。”
    他頓了頓,繼續道:“根據天機閣的新情報,我們調整了全球異常能量場的監測模型。剔除了所有類似‘內循環、高穩定’的能量信號後,我們在全球範圍內,鎖定了一個與東方神域、佛國淨土在能量層級上等同,但能量運行模式截然不同的坐標。”
    隨著他的話語,一幅由光點構成的三維星圖在我們麵前展開。
    地球的模型在中央緩緩旋轉,一道耀眼的金色光柱,從地表直衝雲霄,刺入一個肉眼不可見的維度。
    “該坐標位於耶路撒冷上空的對流層與平流層之間,存在一個穩定的、單向能量汲取通道。通道的另一端,連接著一個規模宏大的異次元空間。根據全球數十億信徒的祈禱波形分析,該空間的能量結構,與基督教神話體係中‘天堂’的描述,吻合度高達百分之九十八點七。”
    天堂?!
    最後一個神話中的希望。
    “能打開嗎?”我問道。
    “可以。”玄燁回答得毫不猶豫,“與佛國那種需要‘同頻共鳴’才能進入的精神界域不同,‘天堂’的能量壁壘更傾向於物理性質。它像一個有著堅固城牆的堡壘,而非一片需要密碼才能進入的海洋。根據‘天權’的計算,隻要集結守陵人長老提供的三處地脈節點的能量,通過天機閣最新研發的‘相位共振儀’進行聚焦,足以在它的‘城牆’上,撕開一道持續三十七秒的穩定裂隙。”
    我看向守陵人長老。
    他緩緩點頭,聲音沙啞:“地脈之力,已準備就緒。”
    科技與秘術,現代與上古,在這一刻為了同一個虛無縹緲的目標,達成了最高效的協作。
    這場景充滿了荒誕感,卻又無比真實。
    “那麽,”我深吸一口氣,盡管在信息場域中我並沒有呼吸,“開始吧。”
    決議達成,意識體瞬間回歸。
    我和婧山走出靜室,來到昆侖之巔。
    隻見遠方的三座雪山山頂,三道肉眼可見的、蘊含著磅礴生命能量的青色光柱衝天而起,在雲層之上匯聚。
    與此同時,我們頭頂的空間開始扭曲,一艘通體由銀白色流體金屬構成、充滿了未來科技感的菱形飛行器,無聲無息地從虛數空間中滑出。
    正是天機閣的旗艦之一,“洞察者”號。
    飛行器的底部伸出一個巨大的、由無數同心圓環組成的裝置,正是玄燁所說的“相位共振儀”。
    三道地脈能量光柱,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精準地注入了共振儀的核心。
    “嗡——”
    一陣非金非石的低沉嗡鳴,開始在天地間回蕩。
    那聲音並非作用於耳膜,而是直接撼動著空間本身。
    共振儀的圓環開始以不同的速度、向著相反的方向高速旋轉,周圍的光線被扭曲、撕裂,最終匯聚於一點。
    那一點,從最初的漆黑,迅速膨脹為一片耀眼的、純粹的白光。
    白光之中,隱約可見層層疊疊的階梯,有手持號角與利劍的人形光影,有恢弘的聖歌在回響。
    一道通往西方神話終點的“門”,被東方的地脈之力與現代科技,強行打開了。
    我看著那扇門,心中卻沒有絲毫的激動與期待。
    佛國之行已經告訴我,不要對神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我隻是一個絕望的問路者,去敲響那最後一座,或許早已人去樓空的,神殿的門。
    “走。”
    我對婧山說了一聲,隨即縱身而起,化作一道流光,義無反顧地投入了那片聖潔而又陌生的光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