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星火燎原
字數:5750 加入書籤
春分剛過,京市的玉蘭花沿著長安街鋪成雪白的雲帶,可比花香更濃鬱的,是彌漫在城市每個角落的歡騰。地鐵大屏循環播放著熵公司總部被查封的畫麵,穿製服的執法人員搬走最後一箱違法實驗數據時,屏幕前的乘客突然爆發出掌聲,有人舉著手機錄像,喊著“終於結束了”,淚水順著皺紋滑進口罩。
街角的報刊亭前,老板把印著“熵公司倒台”的號外堆成小山,紅色的標題在陽光下灼眼。幾個剛放學的中學生擠在亭前,其中一個戴著舊款助聽設備的男孩突然跳起來:“我爸說,星火科技的‘靈樞’能治好我的耳朵!”他的聲音帶著漏風的含糊,卻讓周圍的人都笑出了眼淚。
星火科技總部的玻璃幕牆外,新掛的巨幅海報還帶著油墨味——畫麵上沒有冰冷的機器,隻有三張笑臉:雷罡舉著升級後的義肢比“耶”,偏遠山區的女孩通過終端觸摸虛擬星空,老醫生戴著神經接駁器進行遠程手術。海報下方的“科技為炬,星火燎原”八個字,被春風吹得微微顫動。
“陸總,龍興科技的張總到了,說要談第三代終端的量產合作。”助理小陳的聲音打斷了陸雲的沉思。他站在落地窗前,看著樓下排隊申請體驗“靈樞”技術的人群,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口袋裏的金屬吊墜——那是林默生前常用的 U盤,外殼上刻著極小的“周”字,是周嵐當年親手打磨的。
會議室裏,龍興科技董事長張啟明正對著全息屏翻看數據,花白的頭發梳得整齊,手指在“靈樞”技術的神經映射圖譜上滑動:“老林當年總跟我說,技術該像水,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現在你們做到了。”他抬起頭,眼裏閃著淚光,“當年遠建科技散了後,我總覺得對不起周嵐,現在總算能安心了。”
林建國端著兩杯茶走進來,陶瓷杯壁上印著的梧桐葉圖案已經褪色——那是 1987年遠建科技的紀念品。“老張,這杯茶敬你。”他將茶放在張啟明麵前,“要不是你把龍興的生產線騰出來,‘星火’終端哪能這麽快送到山裏孩子手上。”
陸雲看著兩位老人的身影,突然想起林默生前說的話:“真正的科技不是孤膽英雄,是一群人的並肩。”三個月前熵公司倒台時,星火科技的技術團隊不足三十人,是張啟明連夜調來了五十名工程師,林建國打開了林默的實驗室,蘇茜聯絡了全球的公益組織,才讓“靈樞”技術在最短時間內落地。
“雷罡呢?又去測試新義肢了?”張啟明的聲音拉回陸雲的思緒。話音剛落,會議室的門就被推開,雷罡大步走進來,金屬義肢在燈光下泛著啞光,指尖還沾著機油。“張總,你看這個!”他舉起右手,義肢的手指靈活地拿起桌上的鋼筆,在紙上寫下“星火燎原”四個字,筆畫流暢得幾乎看不出是機械操作。
“這是第四代‘靈樞’義肢,神經響應延遲降到了 0.01秒。”雷罡的語氣裏藏不住驕傲,他活動著肩膀,“上次去西北搜救熵公司殘餘勢力,這玩意兒幫我扒開了坍塌的廢墟,救了三個村民。”他頓了頓,聲音軟了些,“要是當年有這技術,我戰友的腿也不會……”
林建國拍了拍他的肩膀,沒說話。陸雲知道,雷罡的戰友在熵公司的非法實驗中失去了雙腿,這也是他加入“星火安全隊”的原因。窗外的陽光透過百葉窗,在雷罡的義肢上投下細碎的光影,像撒了一地的星火。
“對了陸總,教育廳剛發來反饋。”蘇茜抱著平板走進來,淺藍色的職業裝袖口沾著咖啡漬,顯然又是熬夜整理數據,“雲南獨龍江鄉的小學,昨天用‘星火’終端上了第一節太空課,孩子們通過神經接駁器‘站’在火星上,有個男孩說長大要當宇航員。”
平板的全息屏上,立刻浮現出孩子們的笑臉。畫麵裏,穿民族服飾的小男孩戴著輕量化終端,眼睛瞪得圓圓的,伸手去觸碰虛擬的火星岩石,終端的微光映在他黝黑的臉上。“他們以前連天文望遠鏡都沒見過。”蘇茜的聲音帶著哽咽,“現在能親手‘觸摸’木星紅斑,能跟著北大的教授學甲骨文。”
陸雲的目光落在畫麵角落的舊黑板上,上麵用粉筆寫著“星火”兩個大字,筆畫歪歪扭扭,卻透著倔強的力量。他想起林默生前的願望:“讓每個孩子都能平等地看見世界”,現在這個願望正在變成現實。
“醫療那邊呢?遠程手術係統運行得怎麽樣?”陸雲問道。
“很順利!”蘇茜調出另一份數據,“上周三,協和醫院的李教授通過‘靈樞’係統,給西藏那曲的一位先心病患兒做了手術。手術時長比傳統方式縮短了 40%,患兒現在已經能下地走路了。”她點開手術錄像的片段,畫麵裏,李教授戴著神經接駁器,手指在虛擬操作台上遊走,遠在千裏之外的機械臂精準地夾起手術針,縫合的傷口整齊得像藝術品。
林建國看著畫麵,突然笑了:“周嵐當年做第一台神經幹擾器時,總說‘技術要暖,要帶著人的溫度’。現在你們做的,就是她想做的。”他從口袋裏掏出一個磨得發亮的筆記本,正是周嵐的實驗筆記,“這上麵寫著,2001年她去山區義診,看到一個聾啞女孩用手語說‘想聽聽鳥叫’,回來後就熬了三個月夜,改了七版神經聽覺方案。”
陸雲接過筆記本,指尖拂過泛黃的紙頁,上麵畫著簡易的聽覺神經映射圖,旁邊寫著“要讓聲音有溫度”。他突然明白,“靈樞”技術能迅速被人們接受,不是因為它有多先進,而是因為它藏著這樣的溫柔——不是冰冷的代碼,是對每個生命的尊重。
下午三點,星火科技的全球發布會在京市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會場外,來自二十三個國家的記者舉著相機,鏡頭對準入口處的“星火”標誌——那是由無數細小的光點組成的火焰圖案,每個光點都代表一段被技術溫暖的故事。
陸雲站在後台,整理著西裝領帶。蘇茜遞過來一杯溫水:“別緊張,全球有十億人在看直播,他們都在等‘靈樞’的未來。”雷罡拍了拍他的肩膀,義肢傳來沉穩的力量:“放心,安全隊已經掃清了所有隱患,熵公司的餘孽翻不起浪。”
林建國走過來,將那個刻著“周”字的 U盤塞到陸雲手裏:“帶著這個,就像老林和周嵐都在。”他的聲音有些沙啞,“當年遠建科技的發布會,周嵐也是這樣緊張,手心全是汗。”
陸雲握緊 U盤,冰涼的金屬外殼傳來安心的觸感。當燈光暗下來,他深吸一口氣,走上舞台。聚光燈瞬間打在他身上,台下的掌聲像潮水般湧來。他看向觀眾席,林建國、張啟明、蘇茜、雷罡坐在第一排,眼裏滿是期待。
“大家好,我是陸雲。”他的聲音透過音響傳遍會場,也傳到了全球的每個角落,“今天站在這裏,我不想談複雜的技術參數,隻想給大家看幾個畫麵。”
他抬手示意,身後的全息屏亮起。首先出現的是雷罡,他正在教一個失去手臂的小男孩使用義肢,男孩的手指第一次抓住皮球時,兩人都笑出了眼淚;接著是雲南的教室,孩子們通過終端“走進”敦煌莫高窟,虛擬的飛天壁畫在他們身邊流轉;然後是西藏的醫院,術後的患兒對著鏡頭揮手,眼裏閃著光。
“這些畫麵,是‘靈樞’技術的全部意義。”陸雲的聲音帶著力量,“它不是某個人或某個公司的私有財產,是全人類的智慧結晶。熵公司曾想把它變成控製他人的武器,但我們證明,科技的本質是守護。”
台下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有記者擦著眼淚,有人舉著寫有“謝謝星火”的牌子。陸雲等掌聲平息,繼續說道:“今天,我宣布一個決定——星火科技將開放‘靈樞’終端的底層代碼,邀請全球的開發者、科學家、公益組織加入我們。”
他按下手中的控製器,屏幕上出現了代碼庫的界麵,綠色的字符像溪流般滾動:“我們設置了‘星火基金’,支持所有為普惠而做的技術創新。無論是幫助殘障人士的義肢升級,還是偏遠地區的教育設備改良,隻要是為了讓更多人被溫暖,我們都全力支持。”
會場瞬間沸騰了!記者們紛紛站起來提問,閃光燈亮成一片。陸雲看著台下的景象,突然想起林默生前說的“星火燎原”——此刻,那些散落在全球的善意與智慧,正因為“靈樞”技術,匯聚成熊熊燃燒的火焰。
發布會結束後,林建國第一個走上前,拍了拍陸雲的肩膀:“林默如果泉下有知,一定會為你感到驕傲。”他的眼裏閃著淚光,“老周也會的,她當年總說,技術的最高境界,是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被愛。”
陸雲笑了笑,將 U盤遞回給林建國:“這不僅僅是我的功勞,是所有相信科技普惠的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是雷罡帶著安全隊出生入死,是蘇茜熬夜整理數據,是張總敞開生產線,是每個普通人的信任,才讓星火能燎原。”
蘇茜拿著一份厚厚的報告走過來說:“陸總,這是剛收到的合作申請,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教育合作,有世界衛生組織的醫療項目,還有非洲的公益組織,想把‘星火’終端送到難民區。”報告上貼滿了便利貼,每一張都寫著具體的需求,有的畫著小小的愛心,有的寫著“加急”。
雷罡也走了過來,他的義肢上沾著點灰塵,顯然是剛從安全隊的駐地趕來:“剛收到消息,我們在南美抓獲了熵公司的核心研究員,繳獲了他們剩下的實驗數據。另外,安全隊已經在全球七個地區建立了工作站,幫當地清理殘餘勢力,保護民眾安全。”他活動了一下義肢,“這玩意兒現在可是我的得力助手,昨天還幫一位老人搬了家。”
就在這時,陸雲口袋裏的“星火”終端突然亮起淡藍色的微光,柔和的光暈在地麵上投射出複雜的波紋。緊接著,“靈樞”的聲音響起,不再是平時的機械合成音,而是帶著一絲細微的波動:【緊急通知:檢測到來自外太空的神秘信號,坐標位於銀河係獵戶座旋臂,疑似智慧生命發出的定向電波,信號包含重複數學序列】。
所有人都愣住了。林建國手裏的筆記本“啪”地掉在地上,張啟明扶了扶眼鏡,眼裏滿是震驚。雷罡下意識地摸向腰間的通訊器,蘇茜則立刻打開平板,調出信號接收界麵——屏幕上,一串由 0和 1組成的序列正在反複跳動,呈現出完美的質數排列。
“這是……智慧生命的信號?”蘇茜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
陸雲撿起地上的筆記本,指尖拂過周嵐畫的神經圖譜,突然笑了。他看向窗外,夕陽正從城市的樓宇間落下,將天空染成金紅色。那些散落的“星火”終端光點在城市上空亮起,與天邊的晚霞交織在一起,像一條通往宇宙的光帶。
“老林總,”陸雲舉起手中的終端,微光映在他眼裏,“當年周嵐阿姨說,意識如宇宙,有可見的星辰,亦有不可探的邊界。現在,或許我們要去看看邊界之外的世界了。”
林建國看著終端上跳動的信號,突然想起周嵐生前的話:“星火不僅要照亮地球,還要照亮宇宙。”他撿起地上的筆記本,眼裏閃著光:“好啊,我們接著老周和老林的路走下去,讓‘星火’的光,走得更遠。”
雷罡握緊了拳頭,義肢的金屬關節發出輕微的聲響:“安全隊隨時準備出發,不管是地球還是太空,我們都能守護!”
蘇茜已經開始在平板上記錄數據,指尖飛快地敲擊:“我立刻聯係國家天文台,申請聯合解碼信號。另外,開放代碼庫的公告可以加一條——歡迎全球天文學家加入‘星火宇宙計劃’。”
夕陽的最後一縷光落在“星火”標誌上,將“科技為炬,星火燎原”八個字照得格外明亮。陸雲知道,這場關於科技與愛的故事,從來沒有終點。從周嵐的神經幹擾器,到林默的記憶編碼,再到今天的“靈樞”技術,那些散落的星火,終於匯聚成燎原之勢。
而此刻,來自獵戶座的神秘信號,正像一顆新的火種,落在這片燃燒的草原上。未來的路或許充滿未知,但陸雲看著身邊並肩的夥伴,看著城市上空流轉的光點,突然無比堅定——隻要科技帶著溫度,隻要人心連著人心,無論走到哪裏,星火都不會熄滅。
夜色漸濃,京市的星空漸漸亮起。“星火”終端的微光與星光交織在一起,在天際織成一張巨大的網。而那張網的盡頭,來自宇宙深處的信號,正帶著未知的問候,緩緩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