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草亭議事
字數:4355 加入書籤
趙歎此話一出,整個草亭之內,瞬間死寂。
湖麵的風吹過,卷起層層積雪,打著旋兒落在草亭上,發出輕微的“沙沙”聲。
阮氏三雄被趙歎此話驚的愣住了。
奪寨?
他們想的是入個夥,尋個靠山,分些金銀,混口飯吃。
可這趙歎一開口竟要吞下整個梁山泊?
武鬆依舊穩坐如山,臉上看不出什麽表情,似乎對趙歎的想法並不意外。
反倒是林衝,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三弟,此事恐怕不妥。”
“柴大官人好心贈書信,介紹我等前往梁山泊安身,我等卻反過來奪人山寨?此事若是傳揚出去,恐會陷柴大官人於不義之境地啊!”
趙歎心中暗罵一聲。
林衝如此迂腐,被高俅那廝欺壓到家破人亡,當真一點不冤。
他心裏雖這般想,但麵上卻未露分毫,隻是微微抬手,示意林衝稍安勿躁。
“大哥你多慮了,三弟我想出的計策,豈能是那等強取豪奪的低劣手段?”
“倘若我等率先動手,無故奪人山寨,那自然是我等的不是,江湖同道也必將唾棄。可我等若是出於自保,被迫反擊呢?”
趙歎嘿嘿一笑:“到那時,便是王倫戕害三壯士,好漢自保取梁山。如此,大哥你說,名聲是好是壞?”
見林衝還是猶豫不決,趙歎也撒狠了:“大哥,小弟有三問,你且聽好,再做決斷!”
“一問如今寨主王倫,嫉賢妒能,心胸狹隘,便是你手持柴大官人書信前去,可上得山否?”
“二問如今官府,畫影圖形,天下緝拿與你,普天之下,可還有你容身之所?”
“三問你若被擒,押赴刑場,家中溫婉賢淑的嫂嫂,該當如何?”
此三問,問的林衝啞口無言,他林衝頂天立地,不怕刀斧加身。
可唯獨放不下家中娘子。
他能想象得到,自己一旦身死,高衙內必然會再次上門。
以娘子的貞烈性子,屆時定寧死不從。
良久。
“唉……”林衝發出一聲沉重的歎息,自己可以身死,卻不能害了娘子性命。
道義二字,在血淋淋的現實麵前,終究是太過蒼白。
趙歎見他這般模樣,心中也是一軟。
他伸手拍了拍林衝的肩膀,放緩了語氣。
“大哥盡管放心,日後我等梁山還要招兵買馬,積草屯糧,小弟又豈會幹那自毀名節的蠢事。”
與林衝截然相反,阮氏三雄在短暫的呆愣之後,幾乎要興奮得跳起來。
阮小七更是激動得滿臉通紅,這才是做大事的人!
他們兄弟三人,苦熬多年,終於要有出頭之日了!跟著這等人物,才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
趙歎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心中暗歎一聲。
林衝啊林衝,勇則勇矣,隻可惜性子卻是瞻前顧後,顧慮太多。
看來日後,隻可為將,不可為帥啊。
他見眾人再無異議,便開始對眾人詳細解釋自己的計劃。
他先是對著阮氏三兄弟說道:“三位兄長,我與兩位哥哥此行,正是持柴大官人的引薦書信,欲要前往梁山泊投奔。”
“這柴大官人,乃是後周柴世宗的嫡派子孫,太祖皇帝禦賜丹書鐵券,江湖人稱‘小旋風’的柴進便是他。”
阮氏三雄聞言,皆是肅然起敬。
阮小二抱拳道:“原來是柴大官人,我兄弟也曾聽聞他的大名,隻是無緣結識。”
趙歎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如今那梁山泊主王倫,嫉賢妒能,心胸狹隘,實不配為一山之主。”
“我等今日要奪他的寨子,一是不想他白白浪費了梁山泊這麽好一處風水寶地。”
“二來,也是我等兄弟走投無路,被迫無奈之舉。”
雖是明火執仗地要搶人家山寨,但這場麵話,還是要說的。
這叫師出有名。
阮氏三雄也是久混江湖之人,哪裏還不明白,連忙點頭稱是,連聲附和。
“趙小哥說的是!那王倫確實心胸狹隘!”
“我等也是被梁山賊人,逼得沒了活路!”
趙歎滿意的點點頭,這才將真正的計策和盤托出。
三日後正午,天光正好,暖陽高照。湖麵上那層薄冰正在慢慢化凍,水麵上升起一層白茫茫的霧氣。
石碣湖的渡口,阮氏三雄帶著五六個平日裏交好的精壯漁民,八九人分乘三艘輕快漁船,船上帶著漁具漁網,朝著梁山泊的方向劃去。
林衝與武鬆站在岸邊,看著三艘小船漸漸消失在水霧之中。
林衝有些心不在焉的問:“你說三弟這計策,能成嗎?”
武鬆在旁雙手環抱胸前,背脊挺得筆直:“三弟年紀雖小,卻心思細膩,大哥信他便是。”
林衝歎了口氣:“不是不信任三弟,一路走來,三弟的決策從未出紕漏。隻是此計,對阮氏三雄要求甚高,一個疏忽大意,恐害了三人性命啊。”
趙歎不知何時,從後方走了過來:“大哥放心吧,此計若不成,我還有其它計劃,隻是多費些手腳而已。況且三阮弟兄若沒點真本事,又如何配與我等共分梁山?”
武鬆聽完,緩緩點了下頭,雖未說話,但顯然想法也與趙歎一致。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說三阮弟兄這邊,不多時,三艘漁船便駛出了石碣湖的範圍,進入了浩瀚的梁山水域。
湖麵開闊,水天一色。
又前行二裏左右,阮小二瞧著差不多了,於是便指揮著另外兩艘船,說道:“小五,小七,散開些,按趙小哥教的,把家夥都布置下去!”
“好嘞!”阮小七應了一聲。
三艘船立刻呈犄角之勢散開,相隔數十丈。船上的漁民們動作嫻熟,看似在打窩撒網,準備捕魚。
可這撒網是假,另有圖謀是真。
隻見阮小五和阮小七從船艙中拖出幾張怪異的漁網。那網並非用細線織成,而是由粗重的麻繩編織,網眼巨大,上麵還牢牢綁著鋒利的鐵鉤與敲碎的瓷片。
幾人合力將這些特製的漁網沉入水下,正好布置在梁山方向來船的必經之路上。
布置好了一切,阮小七斜靠在船舷上,清了清嗓子,像是生怕梁山的人不知道他們在此處,竟放開喉嚨高聲唱起了漁歌。
“打魚一世蓼兒窪,不種青苗不種麻!”
他這一嗓子,嘹亮高亢,在空曠的湖麵上遠遠傳了出去。
阮小五聽了,也在自己的船上接了一句:“酷吏贓官都殺盡,忠心報答趙官家!”
幾個相熟的漁民也跟著起哄,你一句我一句,在湖麵上對起歌來。一時間,歌聲、笑罵聲混成一片,好不熱鬧。
果然,還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隻見梁山方向的水霧中,鑽出來兩艘快船,破開水麵徑直朝著這邊駛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