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趙立春的耐心

字數:2988   加入書籤

A+A-


    侯亮平與鍾小艾離婚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特定的圈層中迅速蕩開漣漪。盡管沒有特意宣揚,但在鍾家有意無意的透露下,不到一周時間,所有關注侯亮平命運的人都知曉了這一決定性的變化。
    在京城的趙立春,在鍾小艾返回北京的第二天就收到了這個消息。聽著心腹的匯報,他先是微微一愣,隨即露出一絲複雜的笑容。
    “鍾正國這個老狐狸,倒是果斷。”趙立春把玩著手中的玉器,語氣中聽不出喜怒,“舍得放棄這顆棋子,保全更大的利益,倒是符合他一貫的風格。”
    他對寧方遠破壞了自己精心設計的少年宮計劃仍有一絲不滿,但更多的是對這個年輕常務副省長的欣賞和警惕:“這個寧方遠,不簡單啊。漢東上上下下,連沙瑞金都沒有看穿我接下來的計劃,反倒被他看透了。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不過,既然鍾家已經明確拋棄了侯亮平,趙立春決定暫時放緩對侯亮平的窮追猛打。一方麵是要給鍾家留一絲顏麵;另一方麵,他有了更長遠的計劃。
    “現在的侯亮平,失去了鍾家這座靠山,又離了婚,正是最脆弱的時候。”趙立春對心腹分析道,“他需要一個女人來安慰他受傷的心靈,也需要錢財來維持體麵的生活。而這些,我都可以"提供"給他。”
    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冷光:“等他放鬆警惕,接受了這些"饋贈",我們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把他送進去了。我要的不是他悄無聲息地消失,而是要他身敗名裂,讓所有人都看到得罪趙家的下場!”
    趙立春甚至已經為侯亮平規劃好了“後續”,心裏想著:“就算我最後進了秦城監獄,收拾一個鍾家的棄子還是綽綽有餘的。監獄裏,自然會有人替我"好好照顧"他。”
    轉眼間又想到自己的兒子趙瑞龍,趙立春的表情柔和了些許:“瑞龍現在在漢東的拘留所裏,除了不能出去,其他的都是最好的待遇。畢竟我還在這個位置上,沒人敢真的虧待他。”
    但他清楚,以中紀委目前掌握的證據,趙瑞龍免不了要被判幾年徒刑。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在自己被正式調查之前,想辦法為兒子鋪好後路。
    “一方麵要爭取盡快將瑞龍保外就醫,另一方麵也要為他準備一份"保險"。”趙立春對心腹交代,“那些最關鍵的證據和證人,必須處理好。必要時,可以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他相信,隻要操作得當,即使趙瑞龍被判刑,也能通過各種方式大幅減刑,甚至提前釋放。而對於兒子未來的出路,趙立春並不擔心。
    “出國的安排,鍾家不敢違約。”趙立春自信地說,“畢竟我還活著,還在這個位置上。他們要是敢耍花樣,我有的是辦法讓他們付出代價。”
    此時,一位心腹謹慎地提醒:“趙老,現在寧方遠在漢東風頭正勁,沙瑞金也因為少年宮事件對您更加警惕。我們是不是應該暫時低調一些?”
    趙立春沉吟片刻,點了點頭:“你說得對。獵手最重要的品質就是耐心。我們現在需要的是等待,等待合適的時機。”
    他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的海子的方向,語氣深邃:“政治就像下棋,有時候需要以退為進。侯亮平已經是一顆死棋,不必急著吃掉。重要的是布局,為下一盤棋做好準備。”
    而在漢東,這個消息也像一陣風,悄無聲息卻無孔不入地傳遍了關注侯亮平的圈子。祁同偉是在一次公安廳內部會議間隙,從幾個低聲交談的下屬口中偶然聽到的——侯亮平離婚了。
    他當時正端起茶杯的手幾不可察地頓了一下,麵上依舊維持著聽取匯報的專注神情,但心底卻猛地泛起一股複雜的、難以言喻的寒涼。會議一結束,他回到辦公室,關上門,獨自站在窗前沉默了許久。
    一種物傷其類的悲涼感攫住了他。侯亮平,那個曾經意氣風發、仗著鍾家女婿身份甚至有些目中無人的反貪局長,最終也不過落得如此下場。 一旦失去了利用價值,便被毫不留情地拋棄,像一件舊衣服般被丟棄。這讓他不禁聯想到自己,若非自己手上還握著公安廳的實權,若非及時審時度勢投向了寧方遠這棵新樹,自己的結局,恐怕比侯亮平也好不到哪裏去,甚至可能更糟——畢竟,他可沒有一個“鍾家”作為最初的護身符。權力場上的情誼如此薄涼,今日座上賓,明日便可成階下囚,一切都取決於你還有多少價值。
    與此同時,陳海也從紀委同事的閑聊中聽到了這則消息。他愣了片刻,隨即搖了搖頭,隻低聲感歎了一句:“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啊。” 話語中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唏噓。
    有那麽一瞬間,他對那個曾經的老同學、老同事的確產生了一絲微弱的同情。想象著侯亮平眾叛親離、一無所有的處境,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完全無動於衷。然而,這一絲同情也僅僅是一閃而過,如同投入深潭的小石子,泛起些許漣漪便迅速沉底,消失無蹤。
    他很快想起了自己當初是如何被推出來,替侯亮平違規調查歐陽菁的事情扛下了所有責任,從反貪局實權副局長被一竿子打發到檔案室坐冷板凳的那段灰暗日子。那時,侯亮平可曾為他說過一句話?鍾家可曾對他有過半分補償?
    想到這裏,陳海心中那點微不足道的同情立刻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冷漠的平靜。侯亮平今日的遭遇,在他看來,不過是某種程度上的因果循環。他對侯亮平提不起恨,但也絕無好感,更談不上原諒。對他和鍾家,他早已不抱任何期待。
    兩人各自消化著這個消息,反應雖有不同,卻都進一步認清了他們所身處環境的現實與冷酷。這件事像一麵冰冷的鏡子,照出了權力博弈中個體的渺小與無奈,也讓他們更加警惕地審視著自己的前路。
    而侯亮平對這一切還渾然不知。他仍然每天按時到市政協上班,沉浸在離婚的痛苦和前途無望的迷茫中,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多方勢力博弈棋盤上的一顆棄子,更不知道一雙看不見的手正在暗中為他編織著新的羅網。
    權力的遊戲從未停止,隻是換了種方式進行。而對侯亮平來說,真正的噩夢,或許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