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秘書圈的波瀾
字數:2695 加入書籤
省委常委會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靜池塘的石子,激起的漣漪迅速擴散至機關的每一個角落。尤其是白景文被任命為光明區委書記的消息,更是在省委大院內部引發了一場不小的“地震”和熱議。
誰都知道,秘書外放是慣例,但像白景文這樣,直接從省委辦公廳綜合一處處長的位置上,一步到位擔任省會城市核心區的區委書記,尤其是在漢東政局如此敏感、光明區更是風暴眼的關鍵時刻,這其中的意味,足以讓所有有心人反複咀嚼。
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提拔,更是沙瑞金書記破釜沉舟、決意一戰的政治宣言!白景文此行,肩負的不僅僅是發展經濟的職責,更是一柄直插對手腹地的利劍。其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沙瑞金在漢東的權威和未來布局。
消息傳開不久,在省委辦公廳的走廊裏,茶水間,或者某個不顯眼的角落,幾位身份特殊的人物——幾位省委核心領導的秘書,便“偶遇”了即將履新的白景文。
寧方遠的秘書陳明偉率先迎了上去,他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笑容,既不過分熱絡,也不顯疏離,主動伸出手:“白處,恭喜啊!光明區責任重大,但也是大展拳腳的好平台!”
白景文與陳明偉雖然分屬不同領導,但同在辦公廳工作,平時也有接觸,算是麵熟。他握住陳明偉的手,臉上依舊是那副沉穩的表情,隻是眼神中多了一絲銳利和決然:“明偉同誌,謝謝。責任確實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這話一語雙關,既回應了恭喜,也點明了自己此行的使命。
緊接著,高育良的秘書也走了過來。作為高育良的貼身人,他對漢東高層目前的微妙局麵和凶險程度,了解得比一般人更深。他深知自己的老板高育良在這場博弈中處境尷尬,力求自保,與沙瑞金、李達康都保持著一定距離。因此,他對白景文的態度更為複雜。
“白處,恭喜高升。”高育良的秘書語氣平和,但眼神深處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和感慨。恭喜是真心話,畢竟級別上去了;但那絲感慨,則是為了白景文即將踏入的那個龍潭虎穴,以及其背後所代表的、你死我活的殘酷鬥爭。
他與白景文不同,他是漢東大學畢業生,是高育良在漢東政法係統內一手提拔起來的嫡係,他的政治生命早已與高育良深度捆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他不存在“背叛”或者改換門庭的可能,隻能緊緊跟隨高育良的步伐,在這驚濤駭浪中尋求那一線平穩落地的機會。他對白景文,有對勇者的些許敬佩,但更多的是對自身命運的擔憂和謹慎。
幾位秘書中,神情最複雜的當屬劉長生的秘書。這位老省長的秘書,自從劉省長稱病不出後,就一直有些尷尬地待在辦公廳,處理一些日常事務,權力和影響力大不如前。他看著白景文,眼中交織著濃濃的羨慕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同情。
羨慕,是因為白景文得到了如此重要的實職崗位,一步邁入了地方大員的行列,前途一片光明。而同情,則是因為他深知光明區現在是個什麽樣的火坑,白景文此去,看似風光,實則是九死一生的冒險,一旦行差踏錯,或者背後的大樹倒下,後果不堪設想。
與其他幾位秘書前途未卜相比,劉長生的秘書心境反而相對平和。他的去處已經基本定了,等劉省長正式退休,他就會外放到某個地級市擔任常委、副市長。雖然比不上白景文的光明區那麽顯赫,畢竟如果沙瑞金贏了,隻要年限一夠,白景文就能在這個位置上解決正廳待遇,但也算是邁入了廳級幹部的門檻,有了獨當一麵的機會。這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是他跟隨劉省長多年應得的“安慰獎”。
然而,在這幾位秘書圈的核心人物中,如果說劉長生的秘書最羨慕誰,那無疑就是寧方遠的秘書陳明偉了!
陳明偉幾乎是所有秘書羨慕的對象,甚至可稱之為“嫉妒”。
首先,他服務的領導寧方遠,年富力強,背景深厚,政治手腕高超,在漢東如今的亂局中不僅沒有受損,反而隱隱有漁翁得利、更進一步的趨勢!跟著這樣的領導,前途不可限量!
其次,陳明偉自身條件也極其優越。他年紀最輕,卻已經是副處級秘書,並且很快就能解決正處,這晉升速度已經讓人眼紅。更關鍵的是,他自身還有著不俗的家世背景——他有一位已經正部級退休的爺爺!雖然隻是享受待遇,並未掌握實權,但那位老爺子留下的人脈網絡和餘蔭,在關鍵時刻就是無形的巨大資產,能為他掃清很多障礙,提供很多便利!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清晰可見的、金光閃閃的未來路徑!所有人都看得明白:隻要寧方遠順利接任省長),陳明偉就能順勢解決正處級,擔任更重要的職務。再曆練幾年,等寧方遠更進一步,擔任省委書記時,陳明偉就可以像白景文這樣,外放地方,起步至少是市委常委、副市長,甚至是市委副書記這樣的重要崗位!等到寧方遠退休前,憑借其影響力,推陳明偉一把,這家夥說不定真能摸到副省級的門檻,甚至於如果寧方遠的前途足夠光明,說不定能將陳明偉送上副部!
這是何等光明和誘人的前景!相比之下,白景文此行是險中求富貴,高育良的秘書前途係於高育良的安危,劉長生的秘書止步於普通廳級,未來還要靠自己努力,而陳明偉,卻仿佛已經踏上了一條通往權力高處的康莊大道!
幾位秘書短暫的寒暄,表麵上波瀾不驚,互相道賀,但在這平靜的表象之下,卻是各自命運的波瀾起伏和對未來的無限思量。他們作為領導身邊最親近的人,其個人的仕途軌跡,很大程度上折射並依賴於其所服務領導的命運沉浮。漢東的這場大戲,他們既是旁觀者,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參與者,他們的未來,早已與這場博弈的最終結果,緊密地聯係在了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