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履新光明區

字數:3086   加入書籤

A+A-


    五天公示期,在各方勢力的密切關注和暗流湧動中,終於平穩度過。那雪片般的匿名舉報信,終究未能阻擋白景文赴任的腳步。公示期結束的第二天,便是白景文正式走馬上任的日子。
    這一天,光明區政府大樓前顯得格外莊重而肅穆。紅毯從台階下一直鋪到大樓門口,兩側擺放著整齊的花籃。區委、區政府、區人大、區政協四套班子的成員,以及區直各部門、各街道的主要負責人,早已按照級別和序列,肅立在廣場上,等待著新書記的到來。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刻意營造的、卻又難掩緊繃的氣氛。每個人都心知肚明,這位新來的書記,絕非尋常意義上的履新,他肩負著特殊的使命,他的到來,意味著光明區乃至整個漢東省的政治格局,將進入一個更加激烈和不確定的階段。
    上午九時整,一支車隊由遠及近,平穩地駛入區政府大院。為首的是一輛黑色的奧迪A6,掛著漢東省委的牌照。車門打開,率先下來的,竟然是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吳春林!
    看到吳春林親自陪同前來,在場不少幹部眼中都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化為更深的了然和謹慎。由組織部長親自送一位區委書記上任,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其強烈的政治信號,彰顯了省委,或者說沙瑞金書記對白景文此行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支持。這無異於在告訴所有人,白景文代表的,是省委的意誌!
    站在歡迎隊伍最前列、負責主持歡迎儀式的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在看到吳春林下車的那一刻,臉色瞬間陰沉了幾分,雖然很快就被他慣有的、略帶威嚴的表情所掩蓋,但那微微抿緊的嘴唇和眼底一閃而過的寒光,還是泄露了他內心的不悅。吳春林親自前來,等於是在眾人麵前,又給他施加了一層無形的壓力。
    吳春林與迎上來的李達康簡單握了握手,兩人都是官場老手,麵上禮節周到,寒暄客氣,但彼此眼神交匯時,那短暫瞬間的微妙,隻有他們自己才能體會。隨後,吳春林的目光落在了緊隨其後下車的白景文身上。
    今天的白景文,換下了一貫的西裝,穿著一身深色的夾克,顯得沉穩而幹練。他神色平靜,目光堅定,麵對眾多注視的目光,沒有絲毫怯場,步伐穩健地跟在吳春林身側。
    歡迎儀式按部就班地進行。李達康作為東道主,發表了簡短而公式化的歡迎詞,言辭得體,卻難掩其中的疏離感。他強調了光明區的重要性,希望白景文同誌能盡快熟悉情況,與班子成員精誠合作,推動光明區各項工作再上新台階。這些話聽起來無可指摘,但落在有心人耳中,卻帶著一種隔岸觀火的意味。
    隨後,一行人移步區委大樓會議室,召開全區領導幹部大會,正式宣布任命。
    會議由李達康主持。他坐在主位,麵色沉靜,但熟悉他的人都能感覺到他身上那股低氣壓。吳春林作為省委組織部的代表,宣讀了省委關於白景文同誌的任職決定。他的聲音平穩有力,在安靜的會議室裏回蕩,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鈞重量。
    “……經省委常委會研究決定,白景文同誌任京州市光明區委員會委員、常委、書記。”
    任命宣布完畢,會場響起了禮節性的掌聲,但掌聲背後的心思,卻各不相同。有人觀望,有人擔憂,有人暗自冷笑,也有人……心懷期待。
    接下來,是白景文的就職發言。他走到發言席前,目光緩緩掃過台下每一位幹部的臉龐,仿佛要將這些未來的同僚、對手或者潛在的盟友一一記住。
    他的發言經過精心準備,既展現了姿態,也表明了決心,同時又留有餘地。他首先感謝了省委的信任和培養,表示堅決服從組織安排。接著,他談到了對光明區的初步印象和未來工作的設想,強調了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維護穩定等常規工作重點,語氣平和,思路清晰。
    然而,在發言的最後,他的語調微微加重,目光也變得銳利起來:“……光明區是漢東省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地位特殊,責任重大。我深知肩上擔子的分量。在此,我鄭重表態,我將堅決貫徹執行省委、市委的各項決策部署,恪盡職守,勤勉工作,團結帶領區委一班人,緊緊依靠全區廣大幹部群眾,奮力開創光明區各項事業新局麵!同時,我也將堅持原則,敢於擔當,對一切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為,絕不姑息!”
    “絕不姑息”四個字,他咬得格外清晰,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絕,像是一記重錘,敲在了某些人的心坎上。會場內出現了一瞬間極其短暫的寂靜,隨即掌聲才再次響起,但這一次,掌聲中似乎多了幾分複雜的意味。
    整個流程,在一種表麵和諧、內裏緊繃的氣氛中,順順利利地走完了。沒有意外,沒有波折,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僅僅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
    會議一結束,李達康便站起身,與吳春林簡單打了個招呼,語氣平淡地說道:“吳部長,市裏還有個重要的招商會議,我就先走一步了。景文同誌這裏,就交給你了。”
    吳春林自然明白李達康這是不願多待,更不想與白景文有過多接觸。他微笑著點頭:“李書記忙你的,這邊有我。”
    李達康不再多言,在一眾下屬的簇擁下,麵無表情地快步離開了會議室,自始至終,沒有再看白景文一眼。
    吳春林看著李達康離去的背影,心中暗歎一聲。他轉過身,對白景文勉勵了幾句:“景文同誌,光明區的情況比較複雜,你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工作上,既要大膽推進,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多調查研究,團結可以團結的一切力量。有什麽困難,及時向省委,向瑞金書記匯報。”
    “謝謝吳部長,我一定牢記您的指示,努力把工作做好。”白景文恭敬地回應。
    吳春林點了點頭,也不再久留。他此行的任務已經完成,既代表了省委的支持,也避免了過度卷入。在眾人陪同下,他也很快乘車離開了光明區。
    送走了吳春林,白景文獨自站在區委大樓的門口,望著眼前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他知道,所有的鋪墊和儀式都已結束,從現在起,他將真正獨自麵對這片暗流洶湧的戰場。李達康的冷淡離去,吳春林的謹慎勉勵,台下那些形形色色的目光……一切都清晰地告訴他,前路絕不會平坦。
    但他眼中沒有絲毫畏懼,隻有一片沉靜如水的堅定。他整理了一下衣領,對等候在旁的區委辦公室主任平靜地說道:“走吧,回辦公室。”
    戰鬥,從這一刻,正式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