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 市科委的幫助:實驗室的雛形

字數:3877   加入書籤

A+A-


    陳帆把主機和顯示器搬上三輪車時,天還沒完全亮。風從巷口灌進來,吹得他額前的頭發貼在皮膚上。他坐在車鬥裏,手一直搭在機箱邊緣,生怕顛簸讓剛裝好的硬件鬆動。車子拐過兩個街區,停在一所老學校的鐵門前。門衛看了眼通知單,抬杆放行。
    教學樓外牆斑駁,台階邊緣裂了縫。他背著設備走上三樓,走廊盡頭那間教室門牌寫著“307”。鑰匙插進鎖孔轉不動,他用力一擰,門“哢”地彈開,一股陳年粉塵的味道撲麵而來。
    屋裏空蕩,幾張破桌歪斜地堆在牆角。講台積著灰,上麵摞著幾本發黃的教案。他放下東西,目光落在靠窗角落——一台機櫃模樣的金屬箱蓋著白布,布麵落滿灰塵,邊角已經發黴。
    這就是市科委答應給的服務器。
    他走過去掀開布,露出黑色機箱,側麵貼著標簽:Pentium Pro 200MHz,128MB RAM。電源線耷拉在地上,接口氧化發黑。他蹲下檢查後板,網口、串口都在,但電源模塊鼓了個包。
    門外傳來腳步聲。一個穿灰夾克的***在門口,拎著一把新鎖。“我是科委的,負責對接。”他聲音不高,“市長批了這間房給你用,每月五百塊水電補貼,走科技孵化項目列支。鑰匙留你這兒,有問題打紙條上的電話。”
    他說完放下一張便簽,轉身走了,沒問設備情況,也沒多看一眼。
    陳帆沒追出去道謝,而是立刻打開背包,取出萬用表和工具包。他拆開服務器側板,主板上的電容明顯鼓脹,尤其是靠近電源接口的幾個。他試了試原裝電源,輸出電壓隻有4.7伏,不穩。
    不能再等。
    他把自家主機的穩壓電源卸下來,接上服務器主板供電口。線頭纏了電工膠布,固定在機箱邊緣。按下開機鍵,風扇轉得吃力,轉了幾圈才順暢。硬盤燈閃了一下,接著是自檢提示音。
    成功了。
    他趕緊把自己的筆記本連上網口,發現服務器網卡沒反應。重啟進入BIOS,確認網卡啟用了,但係統還是無法識別。他意識到可能是驅動問題。
    從背包裏掏出一張軟盤,上麵手寫著“NT4 Server 驅動補丁”。這是他前幾天托人從一家倒閉的係統集成公司搞來的,裏麵存了老版本網卡驅動。他插入軟驅,在命令行輸入加載指令,一行行代碼滾過屏幕。
    “Driver loaded successfully.”
    網卡狀態燈亮了。
    他馬上配置IP地址,將筆記本設為終端,遠程登錄服務器係統。界麵跳出Windows NT Server 4.0的登錄框,他輸入預設賬號,進入桌麵。硬盤分區顯示有四個G空間,C盤剩不到一G,D盤空著。
    他把D盤格式化成NTFS,新建文件夾“DATAPOOL”,設置共享權限。然後回到自己電腦,通過網絡映射驅動器,連上服務器共享目錄。
    連接成功。
    他打開本地數據庫,選中過去三個月采集的全部數據包——共兩千三百餘條,包含個股行情、政策摘要、行業動態。壓縮打包後開始上傳。
    進度條緩慢爬升。每秒傳輸速率不到二十KB。傳到一半,網絡斷了一次。他重新撥號,調整TCP/IP參數,關閉防火牆,再連上。
    又試了三次,終於完整傳完。
    刷新服務器目錄,文件赫然在列。他雙擊打開,字段結構完整,時間戳清晰。這一刻,他的係統不再隻運行在一台家用電腦上。它有了獨立的存儲節點,能脫離個人操作持續運轉。
    他靠在椅子上喘了口氣,才發現襯衫後背濕了一片。
    接下來是搭建基礎服務環境。
    他從光盤包裏找出IIS安裝盤,放進服務器光驅。安裝過程卡在組件注冊環節,提示內存不足。服務器隻有128兆內存,而IIS默認占用太高。他取消安裝,改用命令行手動注冊核心模塊,跳過圖形管理界麵。
    完成後重啟,HTTP服務啟動成功。他在瀏覽器輸入服務器IP,頁麵顯示“IIS ly installed”。
    第一步成了。
    他立刻著手部署第一個Web展示頁。目標很簡單:調用數據庫裏的陸家嘴股價數據,生成一張帶時間軸的K線圖,能在局域網內訪問。
    他新建ASP腳本文件,寫入數據庫連接代碼。ODBC數據源配置花了不少時間,Access驅動在NT係統下兼容性差,他換了三種連接方式,最後用Jet引擎直連才成功。
    圖表部分用HTML+CSS繪製橫縱坐標,X軸代表日期,Y軸是價格區間。程序循環讀取數據庫記錄,按比例換算成像素點,用DIV方塊拚出K線實體。
    沒有JavaScript,不能做動態刷新。他隻能讓頁麵每次加載時重新查詢一次數據。
    調試過程中,IIS頻繁崩潰。他查日誌發現是並發連接過多。於是限製連接池為兩個,關閉日誌記錄功能,減輕負擔。
    晚上七點十七分,他在自己電腦上再次輸入服務器IP。
    頁麵加載出來。
    一條細線從左向右延伸,標著“陸家嘴”字樣。下方標注日期:“1998年4月6日”。右側最新價顯示為8.25元,與今日報紙一致。
    圖不夠精細,格子粗大,顏色單一。但它確實是自動從數據庫提取數據生成的。
    他盯著屏幕,手指懸在鼠標上方,遲遲沒點刷新。
    過了十幾秒,他按下F5。
    頁麵重載,新增一條數據點。時間更新為“21:17”,價格變為8.30元——剛剛手動錄入的收盤修正值被同步了。
    “現在,它不止是我一個人能看到的東西了。”
    他低聲說完,打開記事本,記錄當前係統狀態:
    服務器運行正常,CPU溫度可控;
    局域網內可訪問Web頁麵;
    數據跨設備同步成功;
    下一步優化圖表渲染效率,嚐試增加其他股票數據源。
    窗外天已全黑,遠處路燈一盞盞亮起。教室沒裝窗簾,玻璃映出電腦屏幕的光。
    他泡了杯速溶咖啡,水是從樓下接的冷水。喝了一口,苦味直衝喉嚨。
    桌上攤著一本翻舊的《ASP動態網頁編程》,書頁有折角,寫著“第7章:數據庫連接池優化”。他翻開,筆尖點在某一行代碼上,開始逐字比對。
    服務器風扇還在轉,發出低沉的嗡鳴。機箱側麵的指示燈一閃一滅,像某種固定的節奏。
    他移動鼠標,準備修改腳本中的循環頻率參數。
    鍵盤敲下第一行命令時,路由器突然閃了一下紅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