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風起蒼西 118.餘波

字數:9995   加入書籤

A+A-


    重光三年九月十三夜,爆發了雍州牧謝瑜府邸遇襲的事件。
    九月十四日,中樞召開廷議,就此事向監察司和內衛府問責,說穿了就是要讓重光帝給出一個說法。
    雖然這兩年帝黨已經占據了一些要職,但在整個中樞裏依然還是三大派係為主流,少數進入中樞的帝黨成員改變不了局麵。
    按照大夏的祖製,凡是選拔能夠列入中樞成員的大臣都必須經過中樞以及皇室成員、各王公侯爵共同參與的朝會推選,並不是皇帝一言而決,所以帝黨要想在中樞裏占據優勢並不容易。
    這也是太祖皇帝製定的策略,是曆代前朝都沒有過的措施。
    就拿前梁為例,雖然也有內閣製度來牽製皇帝,但卻是無法真正地加以製約,選拔重要大臣都是皇帝一言而決。
    而在本朝,不但是中樞大臣,就算是太子之位也得經過大朝會推選的認可。
    不過這種製度也有弊病,那就是本朝的門閥世族的勢力要比前朝更加強大,而且很難加以製約。
    盡管太祖皇帝還製訂了“授田製”,但那些門閥世族甚至地方上的豪強大族也都利用“族中公田”的名義占據了大片的良田,若非如此也不會爆發中州的民亂。
    幸好鼓勵工商的政策造就的經濟發展緩解了土地問題造成的麻煩,不然的話就這次的民亂就很難渡過了,而是跟前朝那樣社稷崩塌了。
    工商業的大發展使得更多的勞動力和人口流向了城鎮,所以旱澇災害對於農業的影響沒有真正地擴散到整個社會去。當然,這也是擴大了高粱、番米等高產作物、使得農村所需要的勞動力大大減少作為基礎的。
    而前梁就是亡於大旱災引發的大規模民亂造成的戰亂與軍法割據。
    雖然大夏依然存在貧富分化,甚至要比前朝更加嚴重,但大災荒卻是未能動搖國本,這就是因為工商業的發展帶來的經濟發展,朝廷對農業的稅收大大減少的原因。
    不能不說,本朝的太祖皇帝還真是一個人物啊。
    當然,對於大部分皇帝來說,尤其是重光帝這樣的皇帝來說,對中樞廷議這個製度可謂是深惡痛絕。
    就謝瑜府邸遇襲這件事來說,在廷議上並不複雜,不用說就是監察司和內衛府嚴重違規,死了的那些人活該,甚至自己死了都不夠,還得禍及家人。而最重要的是,還要追究監察司和內衛府主事之人的責任,到底他們有沒有參與決策。
    在廷議上,重光帝氣得臉色鐵青,但卻無話可說。至於監察司總辦戚本愚則是一推六二五、劍訣否認自己與夜襲謝瑜府事件的決策有關,而內衛府總管也是推說自己並不知道三位陸地神仙參與襲擊謝瑜府的事情。
    不過,最後戚本愚還是因為監察司參與的人太多、而且死的人太多、監察司執法總隊基本上覆滅而負有失察之責、被直接罷官,至於內衛府總管則是由於參與的人不多而僅僅隻被給予了罰俸一年的處罰。
    至於內衛府損失了三位陸地神仙、可謂是損失慘重猶在監察司之上,中樞大臣們則是表現出來了比較寬容的態度,其實是因為內衛府陸地神仙境的高手損失越多、他們的心裏越高興罷了。
    不光是巡檢堂、內衛府和皇家禁地有陸地神仙,門閥世族這邊也有,大家在暗地裏都在比較陸地神仙境強者的整體實力,任何一方的實力受損嚴重,對其他勢力來說都是好事。
    廷議結束之後,重光帝怒氣衝衝地回到了禦書房之中,將三位皇子和帝黨的幾個核心人物召來,道:“都是廢物!區區謝瑜一個文官都拿不下,還損失了那麽多的高手!”
    監察司重建、豢養的那些武道高手耗費了他內庫之中不知道多少資源,至於內衛府的三位陸地神仙更不用說,想不到現在竟然是這樣的一個結果!
    “恥辱啊!”三位皇子也是紛紛表示不滿。
    三位皇子乃是大皇子魯王、三皇子宋王和七皇子汝王,這三位皇子乃是皇妃以上所生、因此封為親王,至於其他皇子都是因為其母的位份較低、隻能封為郡王、不具有參與爭儲的資格、也不參與朝廷的政務。
    現在三位皇子和其他官員垂頭站在兩側,而戚本愚和內衛府總管跪在地上,連頭都不敢抬。
    中書令易昌道:“陛下,其實這也不能怪監察司和內衛府,而是關學係他們與那萬花商會勾結、私底下豢養的武力有點逾越了。那萬花商會富可敵國,而監察司的經費預算十分有限,內衛府更是全靠陛下的內庫支付,免不得捉襟見肘。”
    禦使右丞黃琛道:“都是國庫被三大派係所掌控,就算是陛下也無法調用其中的資源所致。以臣看來,這個廷議製度對於陛下的限製太過嚴厲,必須要加以改變才行!”
    “哦?你認為要怎麽改?”這一下,引起了重光帝的興趣。
    黃琛道:“廷議製度雖然是太祖皇帝訂立的祖製,但到現在已經有三百多年了,時移世易,到現在已經表現出來了很多的弊端,對於國家權力的統一傷害很大。臣以為,必須加強陛下的獨斷之權才行。”
    有人道:“但要改變祖製乃是頂天的大事,必須經過大朝會決議才有可能。但是,大朝會很難通過這項決議啊。”
    黃琛道:“也不是沒有機會。大朝會的參與人員要比廷議多了很多,其中的皇室成員是可以爭取的,還有一些公侯也是可以爭取的。至於那些文臣之中,還有一部分並不屬於三大派係或者門閥世族,這些人也是可以爭取的。”
    重光帝點點頭,道:“黃卿所言也有道理。這樣吧,就由你牽頭,盡快開始策劃此事,聯絡和說服那些相關人員。”
    黃琛道:“臣領旨!”
    易昌道:“陛下,臣以為雖然黃大人的建議可行,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兵權。現在不但邊軍和地方軍權在於樞機院和兵部,禁衛軍也是必須經過樞機院才行調動,甚至就連禦林軍也是!禦林軍乃是天子親軍,但陛下卻是無法獨斷調動,這是何等地荒唐?”
    重光帝看向這位自己的首席謀主:“易卿有何建議?”
    易昌道:“要改變這些規矩,依靠廷議和大朝會還是很難的,以臣觀之,這裏的要害還是在中下層的軍官,比如禁衛軍,大部分的中下層軍官都是出自中州各大門閥世族的族人子弟,這些軍官隻聽他們族長的話,與其說是國家的軍隊,倒不如說是他們門閥世族的私軍。這一點必須要加以改變。而在邊軍方麵,以蒼涼路為例,也是經過關學係多年的經營,提拔了大批與他們親善的軍官,這樣才讓他們對於西北邊軍擁有了很大的影響力。所以,臣以為多多引進其他來源的軍官,這樣才能削弱那些門閥世族對於禁衛軍的影響力。”
    “有理!”重光帝皺起了眉頭,道:“但這又如何能夠做到呢?”
    易昌道:“臣以為,此前我等主要關注了朝堂之上的爭奪,現在必須要設法向地方和邊鎮發展力量。禁衛軍要想改變極難,但等到我們在邊軍之中掌握了部分軍官之後,便可以采用禁衛軍輪值的製度,將現在的禁衛軍調到邊鎮,而將我們掌握的邊軍內調入值京師,這樣才有可能做出重大的改變。”
    “善!”重光帝看向易昌,道:“那這件事就由易卿主持了。”
    “臣領旨!”易昌長揖道。
    他所說的其實就是抓兵權的問題,就是一個類似於藍星上“槍杆子裏出政權”的主張。
    重光帝要想實現獨裁,本質上就必須要將軍權抓在自己的手裏,隻有這樣才有可能。
    在藍星以及這個世界的曆史上,君主的獨裁都必須建立在牢牢抓住兵權的基礎之上。
    而要想抓住兵權,就必須要能擁有對於軍人的提拔和賞罰權,而在當今的大夏,皇帝也是無法獨自決定這一點的。
    這時,忽然有一個年輕的官員道:“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重光帝一看,這是一個帝黨中的新銳,名叫李長河,目今乃是禮部員外郎,便即道:“李卿有話但講無妨。”
    李長河道:“臣發現,這兩年新近興起的報紙對於朝堂上的話語權影響還是很大的,三大派係都有自己的報紙,所以我們也必須要有自己的報紙,這樣才能影響社會上的輿論,爭取人心。”
    “嗯,這個確實很重要,就請李卿你推舉人選,把這件事辦起來。”重光帝點頭道。
    “臣領旨!”李長河長揖道。
    說起來,報紙這個新生事物現在已經開始擁有了很大的社會影響力,這東西最初是江昊讓萬花商會開始興辦的,後來是關學係看到了裏麵的契機,然後三大派係都相繼跟進,由他們各自旗下的商業機構來出資興辦報紙,同時還出現了一些專門刊登商業消息和話本以及花邊新聞的小報,這些報紙在朝堂上的爭鬥中開始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比如,這次的謝府遇襲事件,第二天的各大早報上就已經刊登了出來,這樣就使得三大派係在廷議上得到了壓倒性的巨大優勢,也讓監察司和內衛府在民間的聲望跌落到了曆史上的最低點。
    說起來,謝瑜由於一直以來政績卓著,在士林和民間的聲望都極高,所以監察司和內衛府針對他的襲擊行動自然很不得人心,甚至在民間的輿論裏這件事已經開始有人隱晦地直指監察司和內衛府背後的重光帝了!
    而這又極大地損害了重光帝的聲望,給他想要建立自己獨斷權力的企圖平添了更多的障礙。
    但重光帝及其黨羽必然不會甘心,這一場鬥爭的大幕可以說才剛剛拉開。
    看到李長河得到了重光帝的嘉許,魯王的臉色有點陰沉,他衝著另外一位年約四十的官員使了個眼色,那個官員微微點頭,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微臣還有一策。”
    “講!”重光帝看向了他。
    這官員道:“方才黃大人也說了,現今朝中的大臣官員分為三撥,其中一撥就是我等擁護陛下的,還有一撥就是三大派係和門閥世族,第三撥則是那些非世族出身也不屬於三大派係之人,不過這些人也大都攀附三大派係,要想爭取他們並不容易。以臣看來,不能單純拉攏,還得設法抓住他們的把柄,威脅其棄暗投明。”
    “好!”重光帝拍案道:“你是叫做潘繼用吧?正好現在監察司總辦缺員,你就接了這個差事吧。”
    對他來說,這個主意確實是好。因為,他現在正在為監察司的出路頭疼,重建護法隊的話急切間找不來那麽多的武道高手,不找的話又對付不了潛在的敵人。現在這個潘繼用的辦法就完美地解決了問題,就是此後監察司不再把抓捕官員的事情放在首位,而是把找到官員的把柄放在首位,這樣可以逼迫那些有問題的官員向自己投效,這要比整肅貪腐有用得多。要知道,在這大夏朝,官員們不貪的隻是極少數,不可能把貪腐官員全部都抓起來懲處,反而是這樣對他更有用。
    所以,此後的監察司可以不用養著那麽多的武道高手,一旦真的有需要,可以出動軍隊或者內衛府的高手。
    “臣謝陛下隆恩!”潘繼用跪拜俯首道。
    見此情形,宋王的臉色微微一變。
    之前那李長河乃是汝王的人,而這潘繼用則是魯王的人,現在各有所得,監察司的位子更是落到了魯王手中,這讓宋王十分不爽。
    要知道,本來監察司的總辦戚本愚乃是他的人,可是因為抓捕謝瑜失敗丟了官職,也讓他丟了這個位子,可是因為此前舉人不明,現在隻能是看著了。
    雖然現在帝黨與三大派係之間的爭鬥才是主流,但三位皇子之間的儲位之爭也已經開始暗暗展開。
    也許是因為目前重光帝與三大派係之間的關係開始變得有些有些緊張的緣故,三位皇子暫時還沒有一人與三大派係、門閥世族成為同盟。
    但這隻是明麵上的情況,誰知道他們暗地裏跟三大派係、門閥世族有沒有勾結?
    聶同鶴是這次才暴露了自己已經踏進陸地神仙境的情況,此前他一直都沒有向家族和巡檢總堂報告。
    在家族這邊,聶家本來已經有一位陸地神仙了,就是聶同鶴的父親、聶家的老祖,現在等於有了兩位,在所有的武林世家中都已經非常少見了。
    不過,聶家老祖的年紀已經很大了,估計也沒有多少年可活,現在聶同鶴也上來了,聶家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至於在巡檢總堂那邊,按照規定各個分堂如果有人踏進了陸地神仙境的話,就要去往總堂擔任大長老了,所以聶同鶴已經接到了調令,不久後就要去京城了。
    聶家因為聶霜偶然認識了江昊,這些年來得了不少的機緣,尤其是通過聶霜、聶風姐弟倆在劍法上得到了江昊的指點,從而改進了聶家的家傳功法,使得聶家的年輕一代有了普遍的成長,整體實力有了很大的飛躍。
    流風所及,就連跟著聶風的那些朋友,還有聶霜的夫婿等人們甚至他們的家族也都沾了不小的光。
    所以,聶霜和聶風先後踏進大宗師,進境之快破了武林的慣例,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甚至就連聶同鶴能夠踏進陸地神仙境,也是因為受了江昊的指點。
    因此,巡檢堂尤其是雍州巡檢堂與江昊的關係非常密切,這次決然出動救援謝瑜也是這個原因。
    當然,也是由於巡檢堂本身並不懼怕監察司和內衛府,甚至對皇帝也就是那樣。
    畢竟巡檢堂雖然算是朝廷的一個部門,但它其實算是傾向於朝廷的武林聯盟,與普通的朝廷機構還不一樣,就算是監察司也無權管轄巡檢堂,如果巡檢堂有什麽違法的地方,也是隻能由禦史台發起彈劾,最終還是得巡檢堂自行處理。
    這一點就有點像昊天教,隻是昊天教更加獨立罷了。
    所以,雍州巡檢堂出動救援謝府、幾乎將監察司的護法總隊全殲,重光帝也隻能把這一口惡氣強咽下去,畢竟他也不敢跟巡檢堂公開翻臉,畢竟內衛府與皇家禁地的陸地神仙加起來也沒有把握能懟得過巡檢堂及其背後的武林勢力,何況現在他還受到中樞的製約。
    至於皇子和其他皇室成員雖然也都豢養著一些武道高手,但卻是沒有陸地神仙。
    陸地神仙這樣層次的存在,不是隨便誰都能令其臣服的。
    雖然朝廷掌握著數百萬大軍,但大軍對那些頂流武林勢力的威脅有限,加之重光帝不通過樞機院也調不動軍隊,所以他對巡檢堂其實是沒有什麽手段的。
    除了雍州分堂以外,總堂和蒼州分堂與江昊的關係也是很密切的,蒼州分堂是最早跟江昊合作的,而總堂則是因為江昊把夜影堂交給了他們。
    夜影堂可是天下四大殺手組織之一,巡檢堂手握這個組織以後,整體實力自然是有了很大的提升。
    當然,接手夜影堂也是費了些力氣的,下麵都好說、不需要動,但夜影堂的總部也是有一位陸地神仙坐鎮的,為此巡檢堂出動了好幾位陸地神仙聯手將之擊殺。
    當初江昊沒有選擇自己去掌握夜影堂,也是感知到了自己拿不下,畢竟當時的他可不是陸地神仙境強者的對手。
    不但他個人拿不下,當時他身邊的勢力也都拿不下。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江昊本身並不想沾惹那麽多麻煩。
    江昊的真正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飛升成仙。
    謝府遇襲事件發生後的第三天,雷川來到了西京城。
    他帶來了一隊士兵,是要用這隊士兵來作為謝瑜的新衛隊。
    “謝老弟,這是我們新訓練出來的衛兵,每個人都是九品的好手,但最關鍵的是他們都是經過特殊訓練的,不但每個人都修習了輕功、可以飛簷走壁,而且還修習了銃鬥術,最關鍵的還是都經過了偵察隱匿和護衛的特殊訓練,個人戰力十分強大,配合專門設計的裝備和鎧甲能夠高挑一個大境界,數人聯手的話可以擊殺宗師境強者,更加適合作為護衛之用。”
    “哦?”謝瑜聞言,又驚又喜。
    在那一夜的遇襲之時,雖然最後是大勝了,但衛隊的官兵卻是對那些武道高手沒有多大的壓製作用,雷川帶來的新衛隊正好彌補了這個缺陷。
    一直以來,軍中的官兵大部分的修為都在煉體側的後天境,要想踏進先天境比煉氣側的武道修煉者更難,在戰場上倒是無所謂,但在平時防範刺客時就差了很多。所以,自從江昊發明了新式火器之後,蒼涼路諸將都在研究如何利用火器來提升這方麵的能力,而現在終於摸索出來了一條路子,經過試驗以後效果很好。
    這種士兵按照江昊的說法叫做“特種兵”,雖然還是後天境的煉體側武者,但卻是都修習了輕功以及銃鬥術,再加上其他的專門技巧,承擔護衛和偵察等任務甚至還要強過一般的武士境煉氣側武道高手。
    這些“特種兵”裝備的兵器有手銃、連珠銃等,其中手銃是比照江昊的盒子炮那樣的大口徑,而連珠銃則是設計得更加小巧靈變、不追求射程遠、隻追求在較近距離上的射速。
    另外,還有射程很遠的狙擊銃,以及其他特種兵器,還有專門設計的輕型鎧甲。
    利用這些特殊的訓練和專門的裝備,這些“特種兵”擁有了遠超尋常後天境煉體武者的個人戰力,而且在專門領域中還有著遠超常人甚至武道高手的能力。
    現在,蒼涼二州的邊軍以及地方部隊都訓練了一批這樣的特種兵,擔任將領們的護衛以及部隊的偵察兵等,並且可以執行暗殺的任務,還能應對大部分的毒藥迷藥等手段。
    這些特種兵的培養要比煉氣側的武道高手費時更短,加上專門裝備花費也是少了很多。
    最關鍵的是,他們的訓練不講究根骨資質,選材遠沒有煉氣側武道那麽苛刻。
    而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們無法如煉氣側武道高手那樣可以提升到宗師以上,當然煉氣側武道高手能夠踏進宗師境的也是極少數,能踏進大宗師境的更是鳳毛麟角。
    別看之前的戰鬥中高手甚多,但其實那都是集中了高手的機構,尋常的場合哪裏可能有那麽多的宗師以上高手?
    雖然江昊一直在鹿角山上閉關,但江昊的護衛人員也都經過了這樣的訓練,當然聶風等煉氣側高手就隻需要進行偵察、隱匿、暗殺等等特殊的訓練。
    “特種兵”的出現大大提升了西北軍界的整體實力。
    之前,在軍隊中將領的非戰時護衛都是一個問題,那些世家武將是可以利用家族的資源來培養和招募武道高手來充任自己的護衛,而一般的平民派將領就沒有這個條件,隻能依靠衛兵的拚命來應對對方的刺客。
    而現在就沒有問題了,經過特種訓練的衛兵不但可以單獨應對武師境的刺客,而且數人聯手還能硬剛宗師境的高手。
    至於說大宗師,那都是罕見的存在,就算是執行刺殺任務,也隻會是針對高級將領,而高級將領的身邊不會缺武道高手,即使是平民派的高級將領也不缺。
    用特種兵來強化謝瑜身邊的護衛力量,是雷川他們對謝瑜的關心,畢竟這麽多年並肩戰鬥的感情絕對不是虛的。
    夜襲謝府事件之後,各方都在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一場更大的暴風雨終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