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生日特別篇:十一月·玩
字數:3977 加入書籤
對於悶油瓶到底怎麽認出來燈籠是張海桐親手做的這件事,我一直堅信這是張家人高超的倒鬥技術帶來的附加技能。
至於張海桐和草編玩具的往事,那得用另外的篇幅來講。
張海桐說要薅資本主義羊毛第三天,一個巨型蛋糕就出現在一開年門口。一大早蛋糕店的員工就送貨上門,為了不讓蛋糕翻倒,裏麵做了不少措施。
悶油瓶站在院門口,看著那個快有他高的大蛋糕,表情肉眼可見的凝重。
這回真不是感動不感動的問題了,這特麽是吃不吃得下的問題。
蛋糕上沒有數字蠟燭也沒有普通蠟燭,隻在最上麵用奶油寫了生日快樂。
胖子說:“按照我們瓶仔的芳齡,都不用做蛋糕胚,直接把蠟燭團吧團吧糊層奶油就能上桌。”
“要是數字蠟燭,那幾個店員還得以為自己耳朵出幻覺了。”
誰家“年輕人”數字蠟燭用三位數啊?
張海桐繃不住直樂。絲毫沒想起來自己現在過生日,隻能插二十歲的蠟燭,實際上他都一百四十多歲了。
悶油瓶沒有任何表示。他向來這樣寵辱不驚,好像沒有所謂的仇恨。
對於張家人來說,時間的意義真的不大。他們是最能體會“時間可能不存在”這個觀點的三維生物。
對於這些人來說,幾百年幾千年都隻是彈指一瞬間。普通人需要一百代人去完成的事業,張家人可以極限縮短到十代。
人都會死,張家人也不例外。但他們沒有漫長的衰老期,像是為了適應世界熔爐一般,這些人進化出了漫長的壯年期和極短的衰老期。這讓他們生命中90%的時間都可以用來工作,完成他們未竟的事業。
普通人的遙不可及,於他們而言更像是觸手可得。在三維的角度,這些人無限接近人類的極限。
這種強大和對時間的模糊感,加上時不時模糊、消失的記憶和過於難言的過去,讓悶油瓶的情感變得十分淡漠。
仇恨對他而言,是一種沒用的東西。
如果是陳皮阿四,他在經受那些事後一定會報複。但悶油瓶沒有,他既沒有原諒,也沒有仇恨。
他隻是放過了。
這些都是無常,可以放下。
我問過悶油瓶,我說你們難道也參悟佛法嗎?也信神明?
那個時候我們還在歸置房子,他坐在還沒完全清理出來的院子街坎上,沉默的望著天。那是他習慣性的動作,坐著沒事兒,就四十五度仰望天空。
別人做肯定是裝逼,悶油瓶是真的在思考人生哲學。
然後他回我:“那是一種思想,思想可以借鑒,但不能沉溺。”
說完,他就繼續休息,還閉上眼睛。這是不打算理人的意思。
我本想說當年在墨脫我也算個高僧,沒事咱倆還能探討探討佛法,給他當一下心靈導師。沒想到丫的根本不上套,我這樣的大師,掛靠在別的寺廟恐怕都開不了單。
簡單來說,就是和各位施主沒有“元”份。
但我堅信不是所有顧客都像悶油瓶這麽難搞。在墨脫剃光頭當和尚那陣,有時候我也會想以後如果沒死成但是悶油瓶也沒回來,我要不要出家給他超度一番。
那個時候說不定我真能走上人生巔峰——扯遠了。
……
蛋糕齁甜。
我和胖子有點受不了,但是張海桐和悶油瓶接受良好。他倆吃的最多,但也沒有過量。
我真是佩服張家人這種說不吃就不吃的定力,至少來雨村之後的我和胖子是沒有的。
雖然蛋糕上沒有蠟燭,但我們店裏有彩蠟燭。我們插了一支上去,給悶油瓶戴好附贈的生日王冠帽,一起唱了生日歌。然後讓他吹蠟燭。
我們錄了視頻還還拍了照。照片要放在照片牆上,視頻也留著用於紀念。
動刀切蛋糕時,我們隻是把最上麵的那一層切下來分點。
下麵那些剩下沒動過的部分當做免費贈品送給周邊的村民,借了村裏的大喇叭通知來這裏領。
領蛋糕的村民都說了些吉祥話,跟開流水席似的。連隔壁跟胖子吵架的大媽也難得和顏悅色,說小夥子平安健康,長命百歲。
胖子小聲嗶嗶說:“這不是咒我們小哥嗎?”
張海桐說:“那都過期了,不算。實在不行呸兩聲,而且族長早就過了百歲大壽了!”
“張海客說得給族長補辦一下,這個叫歡迎英雄凱旋。”
胖子咦了一聲,說:“你們這排場怎麽跟開業大促銷似的。”
張海桐:“土是吧?”
我猛點頭。
他說:“賺錢就是為了花,不花給自家人花給誰?”
“總不能放在那兒讓賊偷賊惦記吧?”
胖子說:“那你真是活明白了。”
我:“那你真是活明白了。”
我倆都想起墨脫的那些金子,瞬間覺得十分正確。張家用了那麽多黃金,地下還剩了不少。那些庫存都讓人搬了許多,還不如給悶油瓶享受享受。
我不由自主去想他坐在主位跟個老壽星似的,家裏年紀比他大的或者更小的給他祝壽,實在有點詭異和滑稽。
又一個第二天。
喜來眠收到了一些信件。
寄送地址五花八門,落款更是各有千秋。無一例外全部姓張。
信件裏裝的全是手寫賀卡,有的會附帶明信片。
張海桐十一月到十二月初,每天都會有信件送過來。這是族人的心意,寄太多物品這裏沒地方放,寄信倒是正合適。
我說這是變相朝聖。張海桐也沒反駁。
“畢竟這是張家曆史上,第一次有族長這麽平易近人的過生日。我們都隻是人而已,大家都願意這樣過日子,挺好的。”
他這樣說著,又開始往背包裏放私人物品。
“你要走了?”我問。
他說是。
臨行前,他塞給悶油瓶一個小巧瑩潤的平安扣,說去旅遊的時候挑的,品質挺好。讓他戴著玩兒。
後來我在微信上問:“你不是說不給實際的東西,怕留不住嗎?”
張海桐回答:“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
“現在,什麽都留得住。”
“以後都是好日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