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 師範學堂
字數:4012 加入書籤
【昭景大帝是個腳踏實地的人,也沒錯,雖然,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她大概率是懶得取名字。】
【臨泉數字還有另一個名字,出現在《安盡正傳》裏,叫“阿拉伯數字”。】
【但是不知道這三個字作何解釋,反正《安盡正傳》也是野史,裏麵的記載非必要情況下也不會被采納,我們也就不多說了。】
【對於“阿拉伯”這三個字,也有人在嚐試分析,也有人覺得就是隨便編的,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搜一搜。】
安盡揉了揉太陽穴,她的《安盡正傳》已經寫到了這裏,要不把解釋給加上?
【至於《傻子也能學會的數學》這個書名,也有玩梗的意思在裏麵,不算是正式的書名。】
【那正式書名是什麽?】
【《中學數學第一冊》(昭景九年新編版)】
【啊?教材?】
【對啊,昭景五年,張歲已經不是數學老師了,但是新編教材的時候邀請了她做顧問。】
【那時,張歲在數學界的影響力,除了昭景大帝也沒有人能和他匹敵了,很多研究數學的人把他當做神來崇拜。】
【張歲覺得這教材太簡單了,甚至比第一版還要簡單,就說這是傻子也能學會的數學,這名字就這麽傳下來了。】
【張歲後來還覺得這名字挺合適,打算再出一本《智障也能學會的數學》,不過還是有理智的人的, 把她給攔下來了。】
張歲鬆人了口氣,張林也鬆了口氣,還好,沒把人得罪的太過。
【那張歲後來在做什麽,潛心研究數學?】
【人家也是有正式工作的,她最主要的就是做安玉姝的算術顧問,不算正式官員,但待遇非常好。】
【稅收的工作畢竟還是太重要、太複雜了,那是昭景大帝已經發明了算盤,但麵對龐大複雜的數字,還是每天忙得腳不沾地。】
【張歲這種天才,連算盤都用不上,直接出答案,看幾眼就能發現不對,再看幾眼就能直接指出具體哪裏不對。】
安玉姝眼神瞬間亮了,“太子殿下,那我就不客氣了,等天幕結束,我便去張府尋她。”
安盡看了一眼徹底放鬆下來的尚書令張林,又看向安玉姝,“大姐姐倒是反應快。”
張林確實徹底放鬆了,他深知自己孫女不適合官場,但天幕昭告天下,張歲是有才能之人,太子若是下旨,他又不能反抗,遊離在官場邊緣倒是最好的選擇。
張歲對此也很滿意,揚名立萬就好,還是她喜歡的事業。
【隻不過,張歲和陸敏進的隻是培訓班,不算是正式的師範學院。】
【後來也有了專門的師範學院,第一所還得等到昭景大帝登基之後,那個時候叫師範學堂,也就是現在的錦京師範大學,西雲師範大學其實也可以算。】
【師範學堂曾經因為戰亂搬遷到雲州過,後來一部分遷回了錦京,也就是錦京師範大學,一部分留在了雲州,改名西雲師範大學。】
【這兩個大學還經常爭誰是正統,誰是第一所師範大學。】
天幕下有人不解,“這是用來做什麽的?”
“看這個名字,大概就是用來培養老師的吧?”
“老師還需要培養?專門教怎麽做老師嗎?”
大夏除了官方所辦的太學之外,也有學館和經館,裏麵的老師,自己讀過經書之後,並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教學,專門培養老師的學校,倒是沒有聽說過。
【提醒一下各位,如果這兩個大學又因為“師範學堂到底是誰的前身”而打起來了,路人看戲就好,不要去勸架,尤其不要說“它們兩個都是由師範學堂發展而來的,同根同源,一家人”之類的話。】
【為什麽?勸架也不行嗎?而且還說的是實話。】
【你會被兩所學校的人一起罵。】
【我一直想不明白,這兩所學校為什麽會視同水火,離得又不近,還同根同源,不應該你誇誇我,我誇誇你,合作共贏?】
【我們錦京師範大學是想和西雲合作共贏來著呢,他們先引戰的。】
【扣帽子冤枉人是吧,當時都說了那是個人行為不要上升學校,你們非要抓著不放,還讓我們把牌匾送回去!】
【什麽牌匾?】
【昭景大帝寫的牌匾!】
安盡:……
怎麽幾百年後兩個大學吵架也能拐到她身上?!
【又要吵起來了,說了不要說這個問題!】
【好奇,到底怎麽回事?】
【別吵別吵別吵!主播簡單說一下,咱們就過。】
【師範學堂剛建立的時候,昭景大帝賜了一塊兒匾額,上麵寫著“百年樹人”,一直掛在學堂,定期維護,是很重要的文物。】
【後來因為戰亂留在了雲州,有一個西雲師範大學的學生發出來以此證明自己的學校是正統,錦京師範大學不樂意了。】
【就這樣!】
【這有什麽值得吵的?】
【過了,說別的!】
安盡心中好笑,要不多寫幾個匾額備用?
給每個學校都發一個兩個的,省的以後再為了這件事吵起來。
雖然發上百個都不會有用,該吵還是要吵。
【說起來,這個師範學堂,當時還有好多人不理解。】
【那個時候的老師,主要是看自身的才學,隻有才名,那就是好老師。】
【但是,昭景大帝說,很多學生其實沒必要學到至臻,尤其是對於需要開蒙的小孩子來說,方法最重要,你再才高八鬥,教一個簡單的字或者算式都覺得煩,那還真的不適合做老師,比如張歲。】
張歲:“……那就不做老師了嘛。”
【很多教育理論也在這個時期誕生,教育學成為獨立的學科,不再僅僅是文學的附代品。】
“有道理。”有人呢喃道。
“我們現在可不能講這個道理呢,”旁邊的妻子瞥了他一眼,“我們現在給兒子請夫子,是為了要這個名師的名頭,說出去好聽,能有個舉薦的名額,可不是真的為了讓他學到點什麽東西。”
“唉,”先前那人歎了口氣,“我們為了讓兒子能夠被貴人舉薦,不知送了多少禮,花費了多少銀錢,又求了多少人,還是沒個結果。”
“若是公主的學堂能夠盡快辦起來就好了,咱兒子大概是沒有這個機會了,女兒說不定還能趕上,若是學的好,被提前預訂,出了學堂就是官,那該多好。”
“快了,我聽說,太學已經增加了不少學閣,如今公主主政,大權在握……天子門生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