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模仿者與“集點卡”

字數:7704   加入書籤

A+A-


    第十二章:模仿者與“集點卡”
    如同李謹誠所預料的那樣,模仿者比想象中來得更快也更拙劣。
    第一個跳出來的,正是那個賣調料的幹瘦老頭老張。
    在親眼目睹了“家家福淨菜”連續一周的火爆生意,尤其是那利潤驚人的“方便菜包”之後,老張內心的嫉妒和貪婪,終於壓過了他那點可憐的自尊。
    這天一早,當李謹誠和劉軍照常支起攤位時,赫然發現就在他們斜對麵,老張的調料攤旁也多出了一個菜攤。
    幾盆用臉盆裝著的“淨菜”歪歪扭扭地擺在地上,旁邊一塊用粉筆寫在破木板上的招牌,字跡潦草,幾乎是在公然挑釁——“老張淨菜,全場最平!”
    劉軍的火氣,“噌”地一下就上來了。
    “我操!這老東西,還要不要臉了!”他把手裏的抹布往攤位上一摔,壓低了聲音,對李謹誠怒道,“誠子,你看見沒?他媽的,連名字都抄咱們的!前幾天還說咱們是傻子,今天自己就當上傻子了!”
    李謹誠順著他的目光望去,臉上卻沒有絲毫怒意,反而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他看到了老張所謂的“淨菜”。
    那盆青菜,隻是在水裏隨便晃了晃,最外層的黃葉子是摘掉了,可菜根上還帶著明顯的泥土,葉片間夾雜著黑色的沙粒。那盆土豆,說是削了皮,但坑坑窪窪,像是被狗啃過一樣,上麵還殘留著不少黑色的斑點。
    最可笑的是,老張也在旁邊放了一小捆蔫頭耷腦的小蔥,顯然也是學著李謹誠,準備搞“買菜送蔥”的把戲。
    “誠子,你還笑得出來?!”劉軍急了,“這老家夥把價格定得比咱們低一成!這不明擺著搶咱們生意嗎?我得過去跟他理論理論!”
    “別去。”李謹誠拉住了他,語氣平淡,“讓他賣。”
    “讓他賣?!”劉軍不解,“等他把客人都搶走了,咱們喝西北風啊?”
    “搶不走的。”李謹誠的眼神裏,充滿了自信,那是一種源於絕對實力和超前認知的從容,“軍子,你記住,商場如戰場,但最低級的競爭,才是拚刺刀,打價格戰。而高級的競爭,是製定規則,建立壁壘,讓你的對手,連跟你拚刺刀的資格都沒有。”
    他指了指老張的攤位,循循善誘道:“你看他,他學了我們的‘形’,也就是賣淨菜、送小蔥。但他學得到我們的‘神’嗎?”
    “什麽是‘神’?”劉軍愣愣地問。
    “‘神’,就是我們的標準。”李謹杜拿起一根自己處理過的黃瓜,那黃瓜通體碧綠,光滑如玉,“我們的黃瓜,皮削得幹不幹淨?厚薄均不均勻?我們的土豆,有沒有一個芽眼?我們的青菜,是不是洗到水裏看不見一粒沙子?我們的方便菜包,肉絲切得是不是粗細一致?醬汁的味道,是不是每天都一樣?”
    “這……”劉軍被問住了,他每天都在執行這些標準,卻從未想得這麽深。
    “老張他隻想掙快錢,他舍不得花那個功夫,也根本沒有這個意識。他以為把菜在水裏涮涮就是淨菜,他以為把價格定低一點就能搶走顧客。他不懂,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從來不是‘淨菜’這個概念,而是‘家家福’這三個字所代表的——品質和信譽。”
    李謹誠頓了頓,繼續說道:“所以,讓他賣。他賣得越差,就越能反襯出我們的好。他就是我們免費的、用來做對比的‘反麵教材’。”
    果然,如李謹誠所料,好戲很快就上演了。
    一個提著菜籃子的大媽,被老張那塊“全場最平”的牌子吸引了過去。
    “老板,你這青菜怎麽賣?”
    “嘿,大妹子,有眼光!”老張立刻來了精神,擠出滿臉的褶子,“我這淨菜,剛開張,便宜賣!比對麵那家便宜一分錢!一毛五一斤!”
    “是嗎?那我來一斤。”大媽圖便宜,便讓老張稱了一斤。
    老張手腳倒也麻利,稱好遞過去,也學著李謹誠的樣子,殷勤地抓了兩根蔫了吧唧的小蔥:“送你的!”
    大媽高高興興地提著菜,可沒走兩步,她停了下來,把菜葉子翻開仔細看了看,眉頭立刻就皺了起來。
    她徑直走到了李謹誠的攤位前。
    “小李師傅,你看看,這叫什麽淨菜!”大媽把手裏的青菜往攤位上一放,滿臉的氣憤,“根上全是泥,葉子裏全是沙子!這買回去,我還得自己再洗一遍!還不如直接買毛菜呢!”
    劉軍在一旁看著,心裏那叫一個解氣。
    李謹誠則笑著對大媽說:“王大媽,您消消氣。一分價錢一分貨嘛。您要是信得過我,今天這菜錢,我給您出了。您把他那菜扔了,我這兒的,您隨便挑。”
    “哎喲,那怎麽好意思!”王大媽連連擺手,但臉上的怒氣已經消了,取而代之的是感動,“我就是氣不過!他這不是騙人嘛!得,我以後啊,就認準你‘家家福’了!貴點,心裏踏實!”
    說著,她自己又在李謹誠這裏,買了兩樣淨菜和一個方便菜包,才滿意地離開。
    這一幕,被周圍許多顧客都看在眼裏。
    老張的攤位前,瞬間冷清了下來。他站在那裏,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尷尬得無地自容。
    有了老張這個“先驅”,接下來幾天,市場裏又陸陸續續出現了三四家模仿者。他們無一例外,都隻學到了皮毛,產品粗製濫造,服務態度生硬。有的甚至連送小蔥都舍不得,跟顧客為了一根蔥吵得麵紅耳赤。
    這些拙劣的模仿者,非但沒有搶走李謹誠的生意,反而像一群跳梁小醜,用自己的拉胯,不斷地強化著“家家福”在顧客心中的“正品”地位。
    “家家福”的生意,不降反升。
    但李謹誠知道,這隻是第一波。隨著他掙錢的消息傳得越來越廣,一定會有更聰明、更下本錢的模仿者出現。
    他必須,打出第三張牌了。
    這天晚上,在那個小小的“中央廚房”裏,李謹誠叫住了正準備回家的劉軍。
    “軍子,明天你早點來,跟我去辦件事。”
    “啥事啊?誠子。”
    李謹誠從抽屜裏,拿出一張自己畫的設計圖,和一百塊錢,遞給他:“去城東的文具批發市場,找一家刻章的店,把這個東西,給我做出來。要最好的硬卡紙,印兩千張。再按照這個圖案,給我刻一個銅章。”
    劉軍接過圖紙,好奇地看了起來。
    那是一張名片大小的卡片設計圖。
    卡片的頂端,是三個漂亮的藝術字——“家家福”。字的旁邊,是一個憨態可掬的笑臉。
    中間,是二十個整齊排列的空白小方格。
    最下麵,是一行醒目的小字:
    “家家福貴賓集點卡:每消費一斤淨菜,即可蓋章一枚。集滿二十枚印章,可免費兌換新鮮雞蛋一斤!”
    而在設計圖的旁邊,還畫著那個銅章的樣式,是一個古樸的、篆書的“福”字。
    “集點卡?貴賓?”劉軍又一次被這些新名詞搞蒙了,“誠子,這……這是幹嘛的?送雞蛋?一斤雞蛋現在可要一塊五呢!二十斤菜才送一斤雞蛋,這……劃算嗎?而且,咱們現在生意這麽好,幹嘛還要白白送東西?”
    李謹誠笑了。他知道,這種超越時代的營銷理念,需要一點時間來解釋。
    “軍子,我問你,咱們現在最寶貴的財富是什麽?”
    “錢啊!”
    “不對。”李謹誠搖了搖頭,“是我們攤位前,那些每天都來排隊的熟客。是像趙老師、王大媽那樣,認準了我們‘家家福’的這些人。他們,才是我們真正的財富。”
    “這張卡,不是給新顧客的,而是專門為這些老顧客準備的。你想想,當王大媽拿到了這張卡,上麵已經蓋了三五個章了。第二天她來買菜,是會去一個新開的、便宜一分錢的攤位,讓她的卡變成廢紙一張呢?還是會繼續來我們這裏,再多蓋一個章,離那免費的一斤雞蛋更近一步?”
    劉軍的眼睛,慢慢亮了起來。
    “我……我好像有點明白了!這東西,就像一條繩子,能把老顧客,牢牢地拴在咱們攤上!”
    “沒錯!”李謹杜打了個響指,“這叫‘用戶粘性’,也叫‘客戶忠誠度計劃’。我們送出去的不是雞蛋,我們送出去的是一個讓他們無法拒絕、必須繼續選擇我們的理由!模仿者可以模仿我們的菜,但他能模仿王大媽卡上那五個紅彤彤的‘福’字印章嗎?他不能!這就叫壁壘!”
    “高!實在是高!”劉軍一拍大腿,對李謹誠的佩服,已經到了五體投地的地步,“誠子,你放心!這事包在我身上!明天保證給你辦得妥妥的!”
    第二天,“家家福”的攤位前,再次升級。
    一張嶄新的海報立了起來:“感恩回饋!家家福貴賓集點卡,傾情放送!”
    當老顧客趙老師再次光臨時,李謹誠親手將一張編號為“001”的集點卡,和那個嶄新的、黃銅打造的“福”字印章,遞到了她的麵前。
    “趙老師,感謝您一直以來的支持。這是我們專門為您這樣的老顧客準備的貴賓卡。您今天買了三斤菜,我給您蓋三個章。”
    李謹誠說著,拿起銅章,在紅色的印泥上蘸了蘸,然後在卡片的小方格裏,鄭重地蓋下了三個紅色的“福”字。
    那古樸的字體,配上精良的卡片,顯得格外有分量。
    “哎呀!這……這太好了吧!”趙老師驚喜地接過卡片,翻來覆去地看,“貴賓卡?我還是頭一回有這種東西!集滿了還送雞蛋?小李師傅,你這生意,真是做到我們心坎裏去了!”
    她小心翼翼地將卡片收進錢包,臉上洋溢著一種被重視、被尊重的滿足感。
    這張小小的卡片,瞬間就引爆了顧客們的熱情。
    “小李師傅,也給我辦一張!”
    “我要!我要!我天天在你這買菜,我得是超級貴賓!”
    “快看看我的,我今天買了五斤,能蓋五個章呢!”
    攤位前,顧客們興奮地展示著自己的集點卡,互相比較著誰的印章更多。買菜,這件事,突然之間,變得有了一絲“遊戲”的樂趣。
    而那些模仿者們,則徹底傻眼了。
    他們眼睜睜地看著,李謹誠的顧客,一個個都像領了寶貝一樣,把那張小卡片揣進懷裏。他們想不通,為什麽送一斤八毛錢的雞蛋,會有這麽大的魔力?
    調料攤老張,也想學。
    他弄了些破紙片,自己用筆畫了些格子,也說集滿了送東西。
    可當一個顧客問他:“我昨天在你這買的,能補上嗎?”
    老張一瞪眼:“去去去!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哪有補的道理!”
    顧客撇了撇嘴,扭頭就走:“人家小李師傅都給補!你這算什麽事啊!”
    老張再次完敗。他到死也想不明白,自己明明什麽都學了,為什麽就是不行。他不懂,李謹誠賣的是服務和體驗,而他,隻是在東施效顰。
    “家家福集點卡”,像一道無形的、堅不可摧的城牆,徹底鎖定了李謹誠的核心客戶群。他的生意,已經穩如泰山。
    月底清算時,這個月的總利潤,赫然突破了五千元大關!
    劉軍抱著那個裝滿了錢的鐵皮盒子,激動得又哭又笑,像個瘋子。
    李謹杜的心情也很好。他不僅收獲了財富,更重要的是,他通過這一係列的商業操作,成功地驗證了自己腦海中的知識,在這個時代,是何等的所向披靡!
    他站在攤位後,看著眼前這片繁榮的景象,心中充滿了掌控自己命運的豪情。
    然而,就在他意氣風發之時,他沒有注意到,自己的一個習慣,即將在這場即將到來的、真正的危機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每天收攤後,他都會去市場門口的報刊亭,買一份《江城晚報》。他關心的不是新聞,而是報紙中縫裏,那個小小的、豆腐塊大小的天氣預報。
    這是他前世在商海沉浮多年,養成的習慣——永遠敬畏市場,永遠敬畏自然。
    這天晚上,他照例展開報紙,目光落在了天氣預告那一欄。
    他的瞳孔,猛地一縮。
    隻見上麵清晰地寫著:“受強冷空氣南下影響,預計未來48小時內,我市將有一次特大暴雨過程,並可能伴有雷電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特大暴雨!
    李謹誠的心,瞬間沉了下去。
    他太清楚,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對於西門菜市場這種露天、簡陋、排水係統幾乎為零的地方,意味著什麽。
    那將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他立刻對還在數錢的劉軍說道:“軍子,別數了!明天進貨量減半!然後馬上去一趟百貨大樓,不管花多少錢,給我買最大、最厚、最結實的塑料防雨布,越多越好!”
    劉軍一愣,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誠子,你也太小心了吧?不就是下個雨嘛,多大點事?咱們這攤位有頂棚,怕啥?現在生意這麽好,幹嘛要減量啊?”
    李謹誠看著他那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臉色變得無比嚴肅。
    “這不是普通的雨!”他一字一句地說道,“聽我的,馬上去!這關係到我們的身家性命!”
    看著李謹誠前所未有的凝重表情,劉軍雖然不理解,但還是被震懾住了,不敢再多問,立刻動身。
    李謹誠則抬起頭,望向窗外那片看似平靜的夜空。
    他知道,一場來自大自然的考驗,即將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