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懶人福音“淨菜包”

字數:7703   加入書籤

A+A-


    劉軍的加入,像一劑強效催化劑,讓“家家福淨菜”這個初生的攤位,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李謹誠負責運籌帷幄,坐鎮後方,專注於產品處理和質量把控。劉軍則像一員衝鋒陷陣的猛將,負責一切體力活和前台銷售。他嗓門洪亮,性格外向,帶著一股闖蕩過南方的“江湖氣”,跟大爺大媽們插科打諢,跟年輕姑娘們笑臉相迎,很快就成了攤位前的一塊活招牌。
    而李謹誠的父母,則徹底成了這個“家庭作坊”最穩固的後勤保障。母親張桂英包攬了所有蔬菜的清洗工作,父親李大山則負責維護車輛、準備工具,甚至還發揮自己的鉗工手藝,用鐵皮和角鋼,給攤位焊了一個更結實、更美觀的貨架。
    一家人,擰成一股繩,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熱火朝天地奮鬥著。
    攤位的日淨利潤,也從一百五,穩步攀升到了一百八,甚至偶爾能突破兩百元大關。
    每天晚上,當劉軍數著那一大堆零錢,興奮得滿臉通紅時,李謹誠卻總是顯得異常冷靜。
    “誠子,你看見沒!今天又快兩百了!照這個速度下去,不出一個月,咱倆都能成‘萬元戶’了!”劉軍激動地搓著手,仿佛已經看到了金山銀山。
    “別高興得太早。”李謹杜坐在燈下,正在一本新的筆記本上寫寫畫畫,“我們的護城河,還不夠深。”
    “護城河?啥護城河?”劉軍一愣,沒聽懂這個新鮮詞。
    李謹誠抬起頭,看著他,眼神深邃:“軍子,你覺得,我們現在能掙這麽多錢,靠的是什麽?”
    “靠你的腦子,我的力氣,還有咱們的菜幹淨唄!”劉軍不假思索地回答。
    “你說對了一半。”李謹杜搖了搖頭,“我們能掙錢,本質上,是因為我們為顧客提供了‘方便’,幫他們節省了‘時間’。但是,擇菜、洗菜這件事,有門檻嗎?”
    劉軍想了想,搖了搖頭:“沒啥門檻,誰不會啊?”
    “這就對了。”李謹誠用筆敲了敲桌子,“沒有門檻的生意,是最容易被模仿的。你信不信,不出一個星期,市場上就會出現第二家、第三家賣淨菜的。到時候,他們也學我們,把菜洗幹淨,也學我們送小蔥,我們的優勢,還剩多少?”
    劉軍臉上的興奮,漸漸冷卻了下來。他不是傻子,李謹誠一點就透。
    “那……那怎麽辦?”他有些慌了。這種躺著掙錢的好日子才剛開始,他可不想就這麽結束了。
    “所以,我們必須在模仿者出現之前,挖出一條更深、更寬的護城河。”李謹誠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幫顧客節省洗菜的時間,而是要幫他們,節省從買菜到做菜的,一整個流程的時間!”
    他將筆記本推到劉軍麵前。
    劉軍湊過去一看,隻見上麵畫著幾個方框,方框裏寫著幾個讓他既熟悉又陌生的菜名。
    第一個方框裏寫著:“魚香肉絲包”。
    下麵還有一行小字注解:內含切好的豬裏脊肉絲(100克)、泡發洗淨的木耳絲(50克)、切好的青椒絲(50克)、切好的胡蘿卜絲(30克),附贈秘製魚香醬汁一小包。
    第二個方框裏寫著:“番茄炒蛋包”。
    注解:新鮮番茄兩個(已洗淨)、本地土雞蛋四個。
    第三個方框裏寫著:“麻婆豆腐包”。
    注解:內酯豆腐一盒、豬肉末(50克),附贈秘製麻婆醬料一包。
    ……
    劉軍一個字一個字地讀著,眼睛越睜越大,嘴巴也越張越開。
    “誠……誠子……你這是……”他震驚地抬起頭,看著李謹誠,感覺自己的腦子又不夠用了,“你這是……要把飯店的後廚,直接搬到咱們的菜攤上啊?!”
    “這叫‘預製菜’,或者叫‘方便菜包’。”李謹誠微微一笑,說出了一個在幾十年後才會火遍大江南北的名詞,“你想想看,我們的顧客,那些上班的叔叔阿姨,他們下班回到家,最頭疼的是什麽?”
    劉軍想了想:“做什麽菜?”
    “對!做什麽菜,這是一個。然後呢?想好了做什麽菜,要去買菜,買肉,買各種配料。回家了,要洗、要擇、要切絲、要切片、要剁末……等這一切都準備好了,半個多小時過去了,人也累得不想動了。可如果,我們直接把一道菜所需要的所有材料,都給他們準備好,洗好、切好、配好,甚至連調料都配好,他們買回去,隻需要開火,倒油,一股腦倒進鍋裏翻炒幾下,十分鍾不到,一道香噴噴的大菜就出鍋了。你覺得,他們會不會買?”
    劉軍聽得目瞪口呆。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那些被家務和工作壓得喘不過氣的雙職工阿姨們,在看到這種“神器”時,那兩眼放光的模樣!
    這哪裏是賣菜啊!
    這簡直就是賣“救星”啊!
    “會!肯定會!搶著買!”劉軍一拍大腿,激動地吼道,“誠子,你腦子到底是怎麽長的?!這種主意都能想出來!這要是幹成了,別說模仿了,他們連咱們的影子都摸不著!”
    “這,就是我們的第二道護城河。”李謹誠的眼神,充滿了自信。
    這個計劃,說起來簡單,但執行起來,卻遠比單純的“淨菜”要複雜得多。
    首先,是肉類的來源問題。
    蔬菜可以在批發市場解決,但豬肉,必須保證絕對的新鮮和衛生。
    第二天一早,李謹誠就找到了隔壁攤位的肉鋪老板王哥。
    “王哥,跟你商量個事。”李謹誠開門見山。
    “小李啊,啥事?你說!”王哥對這個給自己帶來了不少人氣的“鄰居”,態度好得不得了。
    “我想每天從你這兒,固定訂購一批豬裏脊和五花肉,要最新鮮的。你幫我用絞肉機絞成肉末,或者切成肉絲。價格,咱們按市場價走,我絕不讓你吃虧。怎麽樣?”
    王哥一聽,眼睛都亮了。
    這等於是給他送來了一個穩定的大客戶啊!而且隻是多一道加工的工序而已。
    “行啊!這有啥問題!”他拍著胸脯保證,“小李你放心,你王哥我這兒的肉,絕對是每天從屠宰場拉來的頭槽貨!保證給你用最好的部位!”
    就這樣,李謹誠輕鬆搞定了最關鍵的肉類供應鏈。
    其次,是工作流程的再造。
    李家那個小小的廚房,顯然已經無法滿足如此複雜的加工流程。
    李謹誠當機立斷,將家裏那間堆放雜物的、隻有七八平米的小儲藏室,給騰了出來。他和父親李大山一起,動手將裏麵重新粉刷了一遍,又從舊貨市場淘來一張巨大的不鏽鋼工作台,和幾個儲物架。
    這個簡陋的儲藏室,搖身一變,成了“家家福淨菜”的第一個“中央廚房”。
    每天下午收攤後,這裏就成了李家最忙碌的地方。
    李謹誠是總指揮,負責製定第二天的生產計劃和菜品搭配。
    劉軍和李大山,負責當“采購員”和“運輸員”,按照李謹誠開出的單子,去肉鋪取肉,去調料店買調料。
    而張桂英,則成了這個“中央廚房”的“主廚”。她一輩子的廚藝,在這裏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切絲、切片、調配醬汁,每一道工序,都做得井井有條。李謹誠隻需要在旁邊,將後世那些更科學、更標準化的調味比例,告訴她即可。
    比如魚香汁,李謹誠讓她嚴格按照“一勺鹽、三勺糖、四勺醋、五勺水、再加一勺生抽和半勺澱粉”的黃金比例來調配。張桂英一開始還不信,覺得做菜哪有這麽死板的。可當她調出來一嚐,那酸甜適口、鹹鮮入味的複合口感,讓她這個老廚師都為之驚歎。
    一家人,加上一個幹勁十足的劉軍,這個小小的“家庭作坊”,爆發出驚人的效率。
    一個星期後。
    “家家福淨菜”的攤位,煥然一新。
    那塊寫著“幹淨、方便,回家直接下鍋”的招牌旁邊,又多了一塊更大的招牌,上麵用醒目的紅字寫著:
    “懶人福音!家家福方便菜包,全新上市!”
    “不用洗、不用切,十分鍾做大餐!”
    攤位上,用一個個透明的塑料袋包裝好的“菜包”,被整齊地碼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魚香肉絲包”裏,紅的胡蘿卜絲、綠的青椒絲、黑的木耳絲、白的肉絲,色彩分明,煞是好看。
    “番茄炒蛋包”裏,兩個滾圓的紅番茄,配上四個碼放整齊的土雞蛋,簡單又溫馨。
    每一個菜包上,都用油性筆,標注了菜名和價格。
    “魚香死肉絲包,兩塊五一包。”
    “番茄炒蛋包,一塊二一包。”
    ……
    這個全新的產品,一經亮相,立刻在整個菜市場,引起了軒然大波!
    “我的天!這……這連肉都給配好了?”
    “兩塊五一包魚香肉絲?這也太貴了吧!我自己買肉買菜,一塊錢都用不了!”
    “瘋了,這小子徹底瘋了!賣菜賣出花來了!”
    周圍的攤販們,再次開啟了群嘲模式。他們覺得,李謹誠這次,絕對是玩脫了。淨菜雖然貴,但大家還能理解。可這種比原材料貴了一倍多的“菜包”,誰會當這個冤大頭?
    然而,他們再次低估了“方便”這兩個字,在特定人群心中的分量。
    “小李師傅!你這又搞出新花樣了啊!”
    第一個被吸引過來的,又是那位忠實客戶——趙老師。
    “趙老師,您來啦!”李謹誠笑著迎上去,“今天試試我們的新產品?方便菜包,拿回家,油一熱,倒進去炒幾下就能吃。”
    趙老師好奇地拿起一包“魚香肉絲包”,看著裏麵搭配得整整齊齊的各色食材,眼睛裏充滿了驚奇。
    “這……真的這麽方便?”
    “您試試就知道了。”李謹杜自信地說道,“您算算,您自己買肉、買木耳、買青椒,回來又是泡發又是切絲,沒有半個小時下不來吧?現在,您買我這一包,十分鍾,一道和我身後飯店裏味道差不多的魚香肉絲就上桌了。您多花了塊把錢,省了半個小時的時間和精力,值不值?”
    這番話,精準地戳中了趙老師的內心。
    作為一名教師,她的時間寶貴無比。中午回家,多出半個小時,就意味著可以多批改幾本作業,或者能踏踏實實地睡個午覺。
    “值!太值了!”她毫不猶豫地說道,“給我來一包這個魚香肉絲!再來一包番茄炒蛋!”
    “好嘞!”
    第一單生意,輕鬆成交!
    有了趙老師這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其他原本在觀望的老顧客,也紛紛動了心。
    “小李,給我來一包麻婆豆腐,我兒子最愛吃這個!”
    “我要那個番茄炒蛋的,看起來不錯!”
    “這東西好啊!我這種不會做飯的,也能露兩手了!”
    方便菜包的受歡迎程度,甚至遠遠超出了李謹誠自己的預料。
    尤其是“魚香肉絲包”,因為搭配合理、醬汁味美,幾乎成了爆款。不到上午十點,準備的三十份,就全部售罄!
    而那些買回去的顧客,在體驗了“十分鍾做大餐”的極速快感後,更是對“家家福淨菜”佩服得五體投地。
    當天晚上,李謹誠清點收入時,劉軍看著錢盒裏那幾張嶄新的“大團結”,激動得渾身發抖。
    “誠子……今天……今天純利……破三百了!”
    三百塊!
    一天,三百塊!
    這個數字,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了窒息般的幸福。
    李謹誠的“方便菜包”,不僅為他挖下了第二道深深的護城河,更讓他的攤位,徹底成為了整個西門菜市場,最耀眼、最獨一無二的明星!
    每天,他的攤位前都人頭攢動,甚至有人從城市的另一頭,慕名而來。
    隔壁的王哥,因為給他供應豬肉,每天的營業額都翻了一番,見人就誇李謹誠是“財神爺”。
    而周圍那些曾經嘲笑過他的攤販們,此刻,再也笑不出來了。
    他們看著李謹誠攤位前的火爆景象,又看了看自己門可羅雀的攤位,眼神裏,隻剩下了兩種情緒——嫉妒,和貪婪。
    終於,在“家家福淨菜”推出方便菜包的第二個星期。
    第一個模仿者,出現了。
    那個曾經斷言李謹誠會虧死的調料攤老張,在他的攤位上,也擺出了幾盆洗得發黃的青菜,和幾個削得坑坑窪窪的土豆,旁邊立著一塊歪歪扭扭的牌子——“老張淨菜”。
    而菜市場那個最陰暗的角落裏,飛機頭掐滅了煙頭,對身旁的彪哥說道:
    “彪哥,那小子現在一天少說掙三百。咱們……是不是該動手了?”
    彪哥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殘忍的微笑。
    “不急。等那些想學他的人,都冒出頭來,把水攪渾了,咱們再出手。到時候,他才知道,這西門菜場,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規矩’。”
    一場由模仿者掀起的低級價格戰,和一場由地痞流氓主導的暴力威脅,正在同時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