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華妃娘娘的哥哥(37)

字數:4291   加入書籤

A+A-


    “此話不必多說,朕去意已決。”
    “在此期間,由張廷玉,鄂爾泰兩位大臣輔助三阿哥監國!若非是舉國震驚的大事,一切皆由三阿哥做主。”
    “隆科多隨朕一同出征,前往西北。”
    皇帝的口諭一下,是不容任何人反駁和質疑的。
    隆科多如今已經成為百官之首了,隻要皇帝出征,哪怕朝中還有皇帝的心腹,但朝廷也是他一人說了算了。
    可如今皇帝要帶著他一起出征,這是怎麽回事?
    隆科多不願意,想站出來以身體為由推辭。
    但是皇帝卻看出了他的心思,不容他反駁:
    “此事就這麽說定了,舅父回去準備一下,兩天後隨朕出征!”
    說完這話,皇帝起身欲要離去。
    可身後的眾人不同意皇帝出征,急忙又跪了下去,齊聲喊道:
    “皇上三思啊,戰場可不是兒戲。”
    可皇帝已經憤憤遠去,根本不聽身後人的高呼。
    等皇帝走遠之後,剛才還跪著的朝臣們紛紛麵麵相覷,麵上一片為難惶恐之色,其實心裏想的是什麽,也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皇帝要親自出征,這可是一個大消息。
    不過一天之後,就傳遍了整個京城。
    為了能讓自己的名望更上一層樓,能更有把握的推倒年羹堯。
    皇帝特意調令了很多守在其他地區的將士,一同前往西北。
    洋洋灑灑的大軍,一共又帶上了20萬。
    加上先前果郡王帶去西北的人,如今他的隊伍裏,已經有了接近四十萬人。
    這個是大清一大半的兵力了。
    若是此舉還拿不下年羹堯,那大清的朝廷可就岌岌可危了。
    而在他要出征的消息傳遍以後,首先第一個反對的人便是後宮裏的太後和皇後。
    婆媳二人紛紛來到了皇帝跟前,苦口婆心的勸說著,試圖改變皇帝要出征的想法。
    可如今皇帝真是被年羹堯氣壞了,一心隻想殺了這個亂臣賊子。
    無論太後和皇後怎麽勸,他都倔強著:“此事朕心意已決,母後和皇後別勸了。”
    “年羹堯狼子野心,在西北虎視眈眈。”
    “若是朕不親自去除了這個禍害,日後朝堂如何能安穩?”
    太後和皇後被他這話懟的一噎,隨後皇後含淚道:
    “皇上,哪怕要出兵攻打年羹堯,也不必你親自領兵出征啊,朝中若是沒有能人可用,那我們就放眼去民間招。”
    “民間能人異士多的是,重金之下,必有勇夫,皇上龍體尊貴,若是去到西北不小心發生了……”
    皇後話還沒說完,就被皇帝嚴厲斥責了一嘴:“閉嘴。”
    “皇後這話,是篤定了朕一定會敗給年羹堯嗎?”
    皇後被皇帝這斥責的語氣嚇得眼淚都憋在了眼睛裏。
    還想說些什麽,可是看見皇帝眼裏的不耐煩,頓時千言萬語,都哽咽在了脖子中。
    她是真的喜歡皇上也在乎皇上,因此而擔憂。
    可是皇上如今眼裏全是戰勝年羹堯的勝負欲,已經根本管不了其他的了。
    眼看著皇帝心意已決,皇後卻還要再說什麽,太後心裏打著主意,壓住了皇後的手。
    假裝理解的道:“罷了,皇帝要親自領兵也行,太祖在建國的時候,也曾多次領兵出征,在軍中威望很高。”
    “皇帝才剛登基不滿兩年,八王九王的事情還沒弄清楚,年羹堯這邊又亂了起來,確實也需要你上戰場,去穩定一下軍心。”
    “既然皇帝執意要去,那哀家也不阻攔了,隆科多雖然沒上過戰場,但他到底有經驗,帶他去也好。”
    “隻是皇帝要記住一點,凡事不要逞強,若是實在攻不下年羹堯,退一退也沒什麽,切不可讓自己瘦身到危險之中,你要記住你是一國之君!”
    太後說的這些話,也算是做盡了一個母親對兒子的責任。
    皇帝見終於有人理解自己了,這個人還是自己一直以來敬愛的母親,頓時他臉上也露出了一個久違的笑。
    “好,兒子謹記母親教誨,必定會平安歸來。”
    見此,太後也不再多說什麽。
    又交代了皇帝幾句之後,帶著皇後就走了。
    皇後不理解姑母為什麽突然就同意皇上出征了。
    離開了養心殿,看著姑母急匆匆回了慈寧宮以後。
    皇後突然想到了還在守皇陵的十四阿哥。
    太後這麽輕易就答應了皇上出征,該不會……
    回到宮裏以後,她一直覺得皇帝出征的事情還是不妥。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萬一到時候皇帝真在戰場上出了事情,而太後又真有扶持十四爺的心,那她的位置……
    不行,還是得做好準備才行。
    皇後仔細思索了一番以後,招來了剪秋:“你去把莞常在請過來。”
    她得讓甄嬛去勸勸皇上,如果能改變皇帝的心意,讓皇上留下來,那她的後位很穩。
    如果皇上執意要去,那她不得不為之後做打算了。
    —
    甄嬛如約見到了皇帝,隻是如今皇帝正在氣頭上。
    想著對付年羹堯的事情。
    所以哪怕看見了甄嬛的那神似亡妻的容顏,也隻是怔了片刻。
    隨後召了甄嬛侍寢。
    甄嬛按照皇後的提示,在此期間也曾多次向皇帝委婉的提出,讓他不要前往西北的事情。
    可帝王決定的事情,哪是她一個婦人能改變的?
    她侍寢結束以後,皇帝還要安排接下來的事,便吩咐小太監把她送走了。
    甄嬛成功受到了皇帝的寵愛,卻與她想象中的一點都不一樣。
    皇帝對她毫無愛戴,毫無珍惜,隻有對待普通妃嬪的模樣。
    這讓一向心高氣傲的甄嬛有些挫敗,總覺得不該如此,可到底也無可奈何。
    —
    皇後見甄嬛也沒法勸動皇帝,最後隻能死心。
    隔天,眼含熱淚的帶著眾嬪妃,送別了皇帝。
    前腳剛送完皇帝,後腳她就把齊妃召來了跟前 。
    皇帝臨走前,親口留下口諭,讓三阿哥監國,若是皇帝一旦發生不測,那三阿哥就會是名正言順的皇帝。
    而齊妃,也會成為聖母皇太後。
    可一山難容二虎,宮裏怎能有兩個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