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謝管家的行動
字數:3362 加入書籤
薛綠不知道石家母子正謀劃著要算計自己。
她在小宅裏等到中午,就等回了大伯父與大堂兄父子倆。
薛德民與薛長林今天也出門拜訪了幾位薛德誠生前的故交,不過沒有留飯。他們帶回了一個有些令人吃驚的消息,關於洪安在春柳縣殺人的原因,似乎已經在德州城部分人中傳開了。
薛德民今日從幾個不同的人口中聽說了相同的說法,都道洪安昔日好色紈絝,輕薄了舉人家的女兒,還企圖逼良為妾,對方不堪受辱,自盡身亡,父兄要為女兒伸冤,反被洪安毆打至重傷。
之後便是春柳縣令依法對其收監判罰,以及春柳縣士紳們對這等無恥之徒口誅筆伐的情節了。
而洪安被判充邊後,依靠家族勢力成為了軍中武官,居然還得了耿大將軍的賞識,借著大將軍的威勢重回春柳縣,報複殺人,這實在令人發指。
德州城中的士紳名士們平日也沒少評論城裏城外、周邊地區新冒頭的讀書人,以及各富貴人家的子弟,倘若當中有好色紈絝者,更是他們鄙夷訓斥的對象。
他們將洪安視作其中劣行突出的一員,想象一下自己隻是出於公義,批評了對方幾句,就被對方一刀劈死,頓時冷汗直冒,都覺得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了。
就連德州城的官員,也覺得春柳縣令死得太冤。哪怕是判了洪安充邊的汪縣令,也隻是秉公執法,將公然在自己麵前打人、還打傷了官差的犯人明正典刑罷了,更何況謝縣令還是今年才上任的,與此事根本不相幹,卻也被洪安殺了。
這等凶狠的惡徒,耿大將軍居然還要重用他?!
別拿什麽軍糧說事兒了,河間府各縣本來沒有供給大軍糧草的職責,卻還是支援了一部分軍資糧草,春柳縣也沒拒絕二次供糧,隻是需要時間籌集糧草罷了。洪安以此為由,誣告春柳縣官民附逆,根本就是強辭奪理!
況且,就算春柳縣眾人有罪,那也不是他區區一個催糧官說定罪就定罪,說殺人就殺人的。他不是事急從權,而是純粹找了個借口報複殺人而已!
這些說法已經在德州城中傳開了,許多人都對耿大將軍包庇凶徒的做法十分不滿。
有人想起山東要負責供給朝廷大軍軍餉,他們都已進獻了一批糧食,有小道消息說軍方猶嫌不足,還怨地方上運送軍糧速度太慢,大家都很擔心,接下來洪安該不會跑到德州來殺人搶糧吧?
還有人想起洪安昔日被抓之後,洪家也曾有人來德州找人求助,可那是鐵案,證據確鑿,判得又不是很重,憑洪家的本事,完全可以護住兒子的性命,德州這邊的親友就沒有伸手,會不會因此也被洪家懷恨在心,如同李家一般遭遇報複?
一時間,曾經拒絕過洪家求助的人家都有些慌了,害怕的同時也很生氣。他們並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麽,洪安若因此就要記恨報複,根本就是無理取鬧!
德州本地的人家中,有一家是洪家的姻親,他家的二少奶奶正是洪安長姐婆家的小姑子。本來這位少奶奶有兒有女,在夫家地位穩固,但出了洪安的事,頓時就不受待見起來,已經被禁了足。
雖說她不曾做過些什麽,跟洪安也談不上有交情,可若不是她與洪家有親,洪家當初也不會仗著這層姻親關係,跑到德州來求助呀。
德州眾人無緣無故招惹上洪安那個殺星,不都是拜洪家這門姻親所賜麽?洪安與洪家人都不在眼前,洪安的姐姐也不在,他們也隻能去尋洪安姐姐夫家小姑的晦氣了。
薛德民與薛長林說起今日聽說的各種小道消息,都忍不住感歎:“昨日還沒那麽多說法的,今日倒是人人都知情了,也沒人再說春柳縣慘案的苦主們有附逆嫌疑了,眾人都明白,那是洪安尋的借口而已。”
這件事對薛家以及其他苦主家屬們都是有利的。若是有人把消息傳到朝中去,想來皇帝與朝臣們也不會抱著“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想法,非要給春柳縣慘案死者們定下附逆罪名了。
薛綠隱隱約約能猜到這是誰的功勞:“消息是謝管家放出去的吧?興許肖夫人也幫了大忙。否則短短兩三天的時間,消息怎會傳得這麽快?”
薛德民撫須微笑道:“謝管家素來是個能幹人,又不缺人脈與人手,他辦事確實比咱們利索許多。”
侄女把伸冤的事都托付給了謝管家。薛德民雖然知道謝家有能耐,但心裏還是忍不住擔心。如今見識到了謝管家的本事,他總算能安下心來了。
謝管家能把消息傳遍德州城,想必京城那邊,也會很快得到消息的。到時候,就算耿大將軍一意孤行,非要包庇洪安這個凶徒,後者為了小過節就要大開殺戒,這等危險的性情,朝廷又怎會願意提拔他?說不定很快就要尋個罪名將他免職了。
沒有了官職權勢護身的洪安,不過是個尋常紈絝,有的是辦法能對付他。
薛德民安心了不少,便轉頭微笑著對侄女道:“我還打聽到一些石寶生的消息,十六娘可有興趣?”
薛綠不是很有興趣。關於石寶生在德州城裏的事,她上輩子基本都了解得差不多了,閑暇時聊聊當作消遣無妨,但眼下她還有更重要的事。
她把早上與石六娘見麵的經過說了出來。
薛德民本來心情挺好的,聽完後臉色已黑得跟鍋底一般:“豈有此理!石寶生到底想做什麽?!他既然已經另攀了高枝兒,聰明的就該知道要盡快退婚才是,拖著不肯辦,到底打著什麽主意?!”
薛長林已經猜到了答案:“他這是怕哄不住魯大小姐,攀不上高枝兒,因此想留著十六娘做保底吧?以他家的門風行事,我絕對沒有冤枉了他!”
薛綠道:“不管他心裏有什麽打算,我都不耐煩再與他糾纏下去了,因此就跟石六娘約好,今兒天黑前,我就會帶著大伯父與大哥過去,與他把退婚的事辦妥當,再把東西全都要回來。”
“這是正理。”薛德民板著臉道,“咱們是清正守禮的人家,實在沒必要與那等厚顏無恥之徒糾纏不休,早些退婚,了斷孽緣,大家都省心。大伯一會兒就陪你一塊兒去。
“倘若石寶生還想無理取鬧,我們便直接上官府告他一狀,奪了他的功名!沒了秀才的身份,我看他還有什麽底氣去騙婚貴女,借勢欺人!”
他們薛家往日真是對石家人太好了,倒叫對方蹬鼻子上眼,膽敢欺上門來了。
今兒就讓石家人好好看看,他們薛家能在春柳縣日益興盛,靠的可不僅僅是老七薛德誠的進士功名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