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打磨

字數:4699   加入書籤

A+A-


    “畢竟高手在民間,我也沒想到這次,能見識到這麽多厲害的工廠。”有些工廠,提供的都不是複刻品,而是優化品。
    華國作為工業大國的底蘊,是所有人想象不到的。這次不光是采購了零件,還擴展了供應鏈下端。
    ……
    深夜。
    無數個工廠負責人躺在燕京的酒店睡不著,他們想著,是不是要取個好聽的名字?
    要是以後造出光刻機!
    別家的牌子,名字取得高端上檔次!
    自己的什麽鄔大姐焊接加工廠,那多掉價呀!
    怎麽著也得讓老外,驚的牙都掉價!
    這樣想著。
    無數人翻身起來,看著手中的樣品。
    紛紛開始起名字。
    【女媧】
    【樂山】
    【博倫精造】
    【華星製造】
    ……
    三天後。
    光刻機研究所。
    簽訂完采購合同的企業,陸陸續續將訂購的零件送貨過來,隨著一箱又一箱零件堆滿了空地,研究員痛並快樂,一邊忙著編碼分類,一邊把貨搬到倉庫。
    “媽的!這也太沉了吧!!”
    扛著實打實的一箱金屬,年輕研究員麵色猙獰,直到把箱子搬到老人麵前。
    “鄧教授!”
    “您要的配件!我都檢查過了,在規格上沒問題!完全可以取代戴納的管線。”
    “好!”
    鄧浩輝激動的上前,拿起手指粗的管線,打量了一番,原來以為要花上一個月研究的管線,現在節省了不少力氣。
    “我們先把這些新零件裝到機器上去看看能不能配套!”
    “是!”
    隨著上千個由華國自己生產的零件重新安裝到機器上,剩餘的200多個沒有更換,這次實驗,隻是簡單的測試磨合度!
    三天後。
    “沒問題!這批零件,跟國外的沒有差別!那剩下的研究小組重新排,重點攻克剩下的239!”
    “趙牛、黃良吉、袁熙柔,你們補進鏡片組!”
    “卓盛、尚飛宇、許涵潤,你們進我這組,攻破雙平台晶元車床!”
    “是!”
    隨著有條不紊繼續研發的研究員,白發蒼蒼的老人一個電話搖來行業最頂尖的大佬,共同參與研發。
    年輕研究員坐在電腦前,控製著車床的精確度,隻見嗡嗡作響的車床上一個嶄新的零件不斷的被打磨出來。
    與此同時,一個破舊的工廠,潦草的裝修和一台台價格昂貴的拋光打磨設備。
    中年人看著一個個從壓機中出來的鏡片,隨手拿起一片,指腹摩擦了幾下,不對,還是不對。
    差一點。
    那國外的鏡片和我廠子的到底有什麽區別?
    要知道這個鏡片廠,雖然外表破爛了一點,實際上也開了二十幾年,幾乎從國外望遠鏡、攝像機,剛興起時,就加入了代工行業。
    可以說他這裏的機器和國外的機器沒有區別!
    鏡片,無非是玻璃、合石英、樹脂,注膠成型後用切割拋光技術,留下的一塊高透石頭。
    一片好的鏡片,無非是拋光打磨技術的區別,機械拋光、振動拋光、離子束拋光、電解拋光!
    根據拋光技術的不同,成本差不多大的鏡片,售價卻能差到百倍不止!
    “問題差在哪。”
    中年人一直覺得,靠著自己的經驗,就算是索尼、佳能這些大品牌,他們的鏡片想仿照樣能仿!就是人家賣得出價!自己賣不出價!
    “拋光技術?還是模具精度差了?”
    中年人換上更細的模具,隨著拋光機器重新開始運用,細膩的沙一層層抹掉表皮,以肉眼看不見的速度抹掉表皮。
    三個小時後,一塊通體透明,在燈光下,微微反射著牆上畫像的玻璃出來。
    中年人拿起來,上手一摸。
    “這個……成嗎?”
    他沒有騰盛專業的測試設備,並不能確定鏡片有沒有達標。
    次日,一個巴掌大小的快遞寄到騰盛芯片廠。
    年輕的研究員拆了後,愣了一下,看著被氣泡紙裹著光學鏡片,上麵貼著一張便簽,寫了一行字。
    【樣品請麻煩測試一下】
    “哪個廠寄過來的?一點知識都不懂,這樣包裝肯定不達標!”
    專業的人測都不想測,放在一邊。
    幾天後,又一個快遞寄了過來,照樣是一對鏡片,上麵的備注。
    【達標麻煩通知一聲!】
    三天後,又一個快遞。
    【達標請通知!】
    【麻煩告知一下測試數據】
    【微信rgd**】
    【標,通】
    負責接收快遞的研究員看著貨架上第3層逐漸堆成小高山的快遞,終於有一天,忍不住拿起快遞對著上麵的電話,撥打。
    “你好?請問是賀文棟先生嗎?”
    對麵愣了一下,“你是?”
    “騰盛研究所的。”
    ?!
    中年人一下子興奮起來,“我參數達標了??”
    “沒有,請你以後不要寄過來,你的鏡片這樣包裝,就算寄到也是磨損嚴重,根本達不到標。”
    根本達不到標——
    中年人愣了一下,“為什麽?”
    “為什麽??你網上搜搜就知道了,光學鏡片是很容易被劃傷的,劃傷了一點精準度就下降的厲害,你用這些包著,基本每一個都會劃傷!”年輕研究員沒好氣,隨後開口:“你如果不把周邊固定住,你寄得再多都沒用!”
    “我明白了!”
    你明白啥明白!
    三天後,又有快遞寄了過來,這次拆開,是一個被固定在真空包裝中間的玻璃片。
    旁邊依舊是一張便利貼。
    【謝謝提醒,幫忙測試一下】
    “……都說了別寄還寄,這東西不是小廠能研究出來的。”年輕人無奈,人卻是拿著快遞乖乖的走進測試室,隨著一道激光落下來,紅外線探測儀中,紅色的光落在鏡片表麵,隨後被反射到對麵,聚焦出一個鬆散的圓。
    右上角顯示的數據,反射率99%、平整度0.19納米。
    “嗯?”
    雖然達不到0.12納米,但已經是一個相對平整的鏡片,要知道目前實驗室的進度是0.35納米!
    “喂!你這塊鏡片還可以,不過還是沒達到標準。以後…再接再厲。”
    “好!謝謝!!”
    電話掛斷,工廠裏的中年人信心倍增,他看見堆滿工具台的各種型號的砂紙,從300目到30000目。
    旁邊專門定製的拋光模具,更是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