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遠見的疑惑
字數:3875 加入書籤
他手指點在地圖上,沉聲道:“好!好一個‘航空技術應用與保障基地’,按你們的思路,列入規劃!
但是陳朝陽,你們記住:第一,絕對保密,建設以‘交通備用場站’或‘大型農機試驗場’名義進行;
第二,腳踏實地,從撿破爛、修機器、教學生開始;
第三,隨時報告!你們這是在摸著石頭過一條很深的大河!這個擔子,比你們想象的,還要重!”
“是,首長放心絕對保密。”陳朝陽立聲回應!
“好,你剛才隻說了農業和未來儲備…但老子看到的,不止這些!” 羅重文的軍事思維瞬間被激活:
1. “這條跑道…戰時就是緊急起降場、物資轉運點!山區有了它,等於多了條生命線!”
2. “這批懂維護的地勤苗子… 稍加訓練,就是野戰機場的骨幹!能快速搶修戰損飛機!”
3. “修複舊機的經驗…攢下的就是戰時飛機搶修能力!
前線的飛機被打壞了翅膀,能拖回來在你這裏‘接骨續命’!”
他猛地轉身,目光如炬:“這哪是什麽單純的農業航空基地?這是嵌在華北腹地的一顆‘航空鉚釘’!
平時默默積累,戰時就能立刻頂上去,成為支援前線、維係空權的關鍵節點!
陳朝陽,你這份規劃,表麵是給昌平農業插翅膀,骨子裏,是在給咱們未來的國防,打一顆深樁啊!”
陳朝陽心中大定,羅重文完全理解了他的戰略意圖!
他不再猶豫,走到牆角掀開帆布,露出那份“昌平1型通用履帶底盤”圖紙。
“首長明鑒!航空的‘鉚釘’需要紮根大地。”陳朝陽的指示棒點在底盤圖紙的強化結構上,
“而讓這顆‘鉚釘’真正發揮戰時價值的,是它能快速連接的地麵力量!
我們拖拉機廠的‘三化’(標準化、模塊化、數字化),核心目標之一,就是為量產這種具備承載潛力、越野能力和快速改裝接口的通用底盤鋪路!”
他指向圖紙上的預留接口和強化點:
“預留裝甲基座,稍加改造,它就是輕型裝甲偵察車、防空機槍車、前線指揮車的底盤!”
“強化動力與傳動,足以驅動輕型野戰火炮,成為簡易的自行火力平台!”
“模塊化設計,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模塊與拖拉機通用,生產、維修、補給鏈條完全共享!”
“空中基地,航空保障點是樞紐,通用底盤是觸手。”陳朝陽的結論重重落地,“當敵人以為摧毀了我們的機場就萬事大吉時,我們可以依托基地存活下來的地勤力量,
可以快速修複或隱藏少量飛機執行關鍵任務或是偵察、或是聯絡、或是緊急投送;
同時,由通用底盤構建的機動分隊,能在地麵快速響應空中情報,打擊敵人薄弱點,或為基地提供貼身防護!
這才是‘航空鉚釘’在戰時真正的生存和反擊之道!而這一切的基礎——”
他用力點了點底盤圖紙和牆上的技校積分表,“是我們正在打造的標準化生產體係和技術工人隊伍!”
會議室再次陷入沉寂,但這次是震撼後的沉思。
羅重文死死盯著那份底盤圖紙,又抬頭看向“航空基地”的規劃,最後目光落在陳朝陽身上。
沒有誇張的拍案,沒有失態的喊叫,隻有眼中翻湧的驚濤駭浪和深深的讚賞。
他緩緩坐回椅子,手指在桌麵上重重一叩:
“散會!陳朝陽,跟我去小湯山!現在!我要聽你們把‘鉚釘’怎麽造,‘觸手’怎麽接,‘根’怎麽紮得更深…一五一十,全盤托出!”
………
小湯山溫泉特有的硫磺氣息混合著夏夜草木的清香,在靜謐的庭院中彌漫。蒸騰的水汽在月光下氤氳流轉,模糊了遠處山巒的輪廓。
羅重文沒有泡湯,隻是在濕漉漉的青石板小徑上來回踱步,周邊隨行而來的參謀,秘書警衛都被遠遠的支開,隻有陳朝陽落後半步,沉默地跟隨,心知真正的考驗即將來臨。
果然,羅重文忽然停下腳步,轉過身,銳利的目光穿透夜色,直射陳朝陽眼底,聲音低沉卻帶著不容回避的力量:
“朝陽啊,這一圈看下來,拖拉機、暖棚、技校、甚至那個航空基地的念想…樁樁件件,都透著股子…不是當下昌平該有的氣象。”
他向前逼近半步,無形的壓力彌漫開來,“跟老子交個底,這些超前的章程、精準的算計,到底是從哪塊石頭縫裏蹦出來的?別拿糊弄旁人的話搪塞我!”
問題如刀,劈開了溫泉氤氳的溫情麵紗。
陳朝陽的心跳漏了一拍,但臉上依舊沉靜。
他抬起頭,目光並未躲閃,而是投向溫泉池中不斷翻湧又消散的熱氣旋渦,仿佛在凝視時光的流逝。
片刻後,他緩緩開口,聲音平穩,帶著一種經過歲月沉澱的篤定:
“首長明察秋毫。有些見識,確實不是蹲在昌平炕頭上能琢磨透的。”
他頓了頓,選擇性地吐露部分真實,“四七年冬,東北,‘三下江南’打德惠,我挨了發炮彈。
重傷昏迷,被擔架隊從死人堆裏扒出來,一路往北抬…在佳木斯的後方醫院,撿回條命。”
他頓了頓,目光變得悠遠,仿佛重回冰天雪地中的生命驛站:
“那醫院,是小鬼子留下的底子,加上蘇聯援助的設備藥品。養傷時無聊,就跟一個腿腳不便的蘇聯軍醫顧問聊了起來。
老毛子愛喝咱的燒刀子,喝多了就愛念叨他們烏拉爾山那邊的事…”
陳朝陽的語速放緩,帶著回憶的質感:
“老毛子說,他們打退德國人後,在烏拉爾的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重建了巨型鋼鐵廠…他說,那場麵才叫震撼!
方圓幾十裏都是工地,高爐像山一樣立起來。關鍵不是機器多新,是人怎麽‘織’在一起——像打仗布陣一樣!
設計圖紙出來,立刻拆解成幾萬份零件單和工序卡;
剛放下槍的工人,按‘專長’分組,有人專砌耐火磚,有人專焊一種管道,有人專調一種儀表…考核!
就看你砌的磚縫夠不夠直、焊的接口夠不夠平、調的參數夠不夠準!
幹得好,等級升,麵包多,勳章亮!”
他的眼神聚焦,仿佛從回憶中提煉出精髓:
“他說,這叫 ‘用組織戰役的方法打生產仗’!!”